行政訴訟法前頒布的行為
⑴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什麼時間頒布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於1989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專過。
根據2014年11月屬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修正。
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1)行政訴訟法前頒布的行為擴展閱讀: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⑵ 行政訴訟法的頒布和構成基礎
屬於立法行為。
⑶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法實行以前法律未規定由法院受理的案件應如何處理問題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內)第33條(1991年6月11日)容:
法律、法規沒有規定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當事人對行政機關在行政訴訟法實施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是,當事人在行政訴訟法實施後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受理。
不過這個司法解釋已經被2000年新司法解釋取代了,但是應當還是可以參照適用的。
到現在為止,除了涉及不動產的行政行為之外其他行政行為已經過了訴訟時效了。
⑷ 新行政訴訟法到底是把以前的具體行政行為全部改成行政行為還是只是部分修改
2014年11月修訂的新《行政訴訟法》,從法律文件內容上看,是將以前的全部具體行政行回為都改成了行政行為,答全文不再有具體行政行為的表述。
行政訴訟法,主要是為了規范和保障人民法院能夠正確、及時的審理行政案件,是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國家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行政訴訟法是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和行政訴訟參加人(原告、被告、代理人等)進行訴訟活動必須遵守的准則。它規定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程序方面的法律規范和行政訴訟參加人行使權利、承擔義務的各種法律規范,是現代國家據以建立行政訴訟制度的法律依據。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從而根據憲法的規定製定的一部程序性法律。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2014年11月1日表決通過了修改行政訴訟法的決定,這是行政訴訟法自1989年制定後作出的首次修改。
⑸ 行政訴訟法頒布之前的行政行為可以起訴嗎
可以,不過要盡快起訴了。訴訟時效最長是20年,也就是說應該在2010.9.20前起訴。
⑹ 行政訴訟法頒布前政府錯發的林照,如何撤銷
行政訴訟法為程序法,你方可以依照該法規定提起訴訟,但實體法應以作出該行為時的法律為依據.
⑺ 行政訴訟法頒布之前的具體行政行為如何進行訴訟八九十年代某市統戰部有關的具體行政行為
第十一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的訴訟內:
(一)對拘留、容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
(三)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
(四)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
(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六)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只要滿足訴訟范圍就應該可以進行訴訟,滿足六)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雖然時間比較久,但是應該可以吧,因為是一直沒有實行類似的照顧。
我覺得還是應該討論一下
⑻ 我國行政訴訟法1990年頒布,能否追溯到1985年前發生的事情
不能追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法>施行前法律未規定由法院受理的案件應如何處理內問題的批復》,如果當時的法律沒有規定可以受理,在行政訴訟法生效後也不能受理。該批復內容是: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豫法(告)請(1991)38號《關於不服工商行政機關的查封、劃撥通知書能否按民事或行政侵權案件受理的請示》收悉。經我院審判委員會討論,同意你院請示報告中的第二種意見,即:開封市工商局1988年對開封市曹門經銷部作出凍結劃撥酒款通知書,並以「白條」為收據提走其件川曲酒替開封市豫川副食品聯營公司沖抵貨款的行為,是行政侵權行為,但案發在行政訴訟法施容行之前,當時的法律沒有規定法院受理此類案件,因此,人民法院不能受理。曹門經銷部應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解決。
此復
⑼ 行政訴訟法頒布以前涉及不動產的 案件沒有超過20年法院不予受理有 沒有 人知道有什麼 可以受理的 條文謝謝
最高人民法院來關於《行政源訴訟法》施行前法律未規定
由法院受理的案件應如何處理的批復
(1993年2月15日(199)民他字第10號)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豫法(告)請(1991)38號《關於不服工商行政機關的查封、劃撥通知書能否按民事或行政侵權案件受理的請示》收悉。經我院審判委員會討論,同意你院請示報告中的第二種意見,即:開封市工商局1988年對開封市曹門經銷部作出凍結劃撥酒款通知書,並以「白條」為收據提走其件川曲酒替開封市豫川副食品聯營公司沖抵貨款的行為,是行政侵權行為,但案發在行政訴訟法施行之前,當時的法律沒有規定法院受理此類案件,因此,人民法院不能受理。曹門經銷部應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解決。
只能向行政機關申訴或者上訪解決了。
⑽ 行政訴訟法施行前行使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訴訟法施行後未過訴訟時效,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首先,行政訴訟法,主要是為了規范和保障人民法院能夠正確、及時的審理行政案件,是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國家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它規定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程序方面的法律規范和行政訴訟參加人行使權利、承擔義務的各種法律規范,是現代國家據以建立行政訴訟制度的法律依據。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從而根據憲法的規定製定的一部程序性法律。
其次,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一條規定,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第三條 規定,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第四條規定,人民法院依法對行政案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設行政審判庭,審理行政案件。
第五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