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的離職員工的經濟賠償

勞動法的離職員工的經濟賠償

發布時間: 2022-03-19 22:11:06

勞動法對自動離職的員工賠償的經濟金計演算法

自動離職沒有經濟補償金。

Ⅱ 勞動法員工正常離職的補償

法律分析:員工主動正常離職用人單位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用人單位按照上述第36條、第40條、第4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下列人員:(一)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二)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三)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Ⅲ 新勞動法辭職補償金,是怎麼規定的

隨著法治化的發展,新勞動法辭退員工補償的規定有哪些呢?如何才能獲得補償呢?新勞動法辭退員工補償標准有哪些規定呢?或許很多人想要知道答案吧,接下來小編就為您收集了這方面的知識,希望對您有幫助。

一、公司解除合同補償

有無補償金和多少補償金與自辭、被辭沒有直接關系,關鍵問題要看原因。

1、自己主動辭職的。如果用人單位有以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11種情形」,就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否則就不需要支付。

以上的回答是否有幫助到大家,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謝謝。

Ⅳ 新勞動法規定員工主動辭職怎麼補償

提起30天主動辭職解除勞動合同是沒有經濟補償的。

勞動者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三十八條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有經濟補償,補償按照第四十七條標准。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4)勞動法的離職員工的經濟賠償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十一條解除勞動合同法,應該給勞動者經濟補償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Ⅳ 新勞動法如何規定長期員工的離職賠償

員工自主離職的一毛沒有補償,公司辭退的都是N+1的賠償。

Ⅵ 勞動法怎麼規定公司對離職員工的補償的

法律分析: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 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Ⅶ 新勞動法關於員工離職補償的規定

看你如何離職,如抄果在勞動合同未到期之前自己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即通常所稱自動離職),則不存在補償。如果因用人單位法定過錯導致勞動者依法提前解除勞動合同,則按自己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的N個月計算補償。
如果是合同到期,用人單位不再同意在原合同條件或更高條件與勞動者續簽勞動合同,則按自己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的N個月計算補償。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精神病的醫學鑒定 發布:2025-07-30 12:07:22 瀏覽:702
民事訴訟法少數服從多數 發布:2025-07-30 12:04:29 瀏覽:64
新勞動法主動法 發布:2025-07-30 12:04:29 瀏覽:691
銀行查詢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30 11:55:30 瀏覽:548
公積金提取司法拍賣 發布:2025-07-30 11:54:44 瀏覽:543
形勢與政策道德 發布:2025-07-30 11:54:08 瀏覽:152
香港國安法立法之前 發布:2025-07-30 11:46:53 瀏覽:996
勞動法課程教學要求 發布:2025-07-30 11:46:11 瀏覽:921
道德經典誦讀工作方案 發布:2025-07-30 11:43:47 瀏覽:250
南京法官選調 發布:2025-07-30 11:43:44 瀏覽: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