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平等就業權勞動法

平等就業權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2-03-20 05:16:09

① 請問,我國的勞動法中關於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促進就業的職責以及平等就業權利和就業的特別規定是什麼

你可以參考一下《就業促進法》。

② 勞動法 平等權的原則的內容有哪些

勞動自由原則、勞動保障原則、勞動平等原則
憲法第4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
勞動法
第一條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十四條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

社會保險是國家為了保障勞動者在喪失勞動能力或勞動機會時的基本生活而依法強制實行的一項物質幫助制度。
勞動法
第七十條國家發展社會保險,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第七十一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
第七十二條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七十三條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平等就業原則
勞動法
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③ 勞動者的各項經濟權利的基礎是享有平等就業權。這句話是錯的,為什麼呢

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權是公民享有各項權力的基礎,勞動權是勞動者的基本權利。平等就業權只是勞動者的主要權利之一。

④ 就業平等權和平等就業權

兩者僅僅是叫法不同,

⑤ 論勞動法意義上的平等就業權

世上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平等,法律是用一種強制的手段調整已經出現的版不平等,但也無法滿足不同權人群的不同需求。
「平等就業權」的載體是「人」,是以人在不同時間、地點、環境等條件下,在求職時的一種感受。法律規定要有「平等就業權」。但一個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是有「選擇的權力」的。「選擇」就會有取捨,有取捨,就會有人感覺不公平,因為大家站的角度不同。用人單位在選擇和取捨時,必須要制定一些條件,滿足條件的人認為公平,達不到條件的人肯定認為不合理,不公平。這就是社會,這就是現實。

⑥ 關於勞動法,對勞動著的合法權益有哪些

目前,我國個體私營企業中勞動者權益受侵害的現象比較普遍,為此,各相關政府部門必須提高認識,完善政策法規,為維護勞動者正當權益提供充分的制度保證;嚴格勞動執法,建立健全規范的勞資關系;加強勞動關系督查,堅決糾正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行為
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2003年我國個體私營企業就業人數已達8936萬人,佔全國非農就業人數的23%。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中2/3以上人員在個體私營企業實現再就業。個體私營企業雇員是我國工人階級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在推動經濟和社會進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個體私營企業中勞動者權益受侵害的現象仍然比較普遍,主要表現在:一是勞動合同簽訂率低,內容不規范,履約率低。全國私營企業與雇員簽訂勞動合同的不足50%。即使部分企業簽訂勞動合同,也很不規范。有的缺少必備條款,如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勞動報酬及支付形式及時間、勞動安全衛生等。有的權利與義務明顯不對等,部分還含有「生死合同」條款。二是壓低、拖欠工資,延長工時,濫施扣罰。大多數私營企業均以當地最低工資標准作參照來支付一般雇員工資,有的甚至低於最低工資標准。有的實行計件工資制,但計件定額使多數雇員無法在8小時內完成,只得加班加點。拖欠工資特別是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現象十分普遍。三是勞動安全與衛生條件普遍較差。許多私營企業生產安全投入嚴重不足,勞動衛生設施遠不具備,雇員勞動環境條件相當惡劣,雇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得不到基本保障,傷亡事故和職業病頻繁發生。四是企業普遍沒有工會,雇員沒有共同利益代言人。據全國總工會統計,我國非公有制企業職工工會入會率不到30%。有的企業雖然建立了工會,但業主並不按《工會法》規定撥繳工會經費。許多私營企業不給雇員辦任何保險。
隨著法制建設的推進,特別是通過政府勞動保障部門及各級工會、婦聯的積極努力,上述現象近年來有一定程度改觀,但總體上看仍未根本好轉。
為了切實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必須做到:
一是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勞資關系問題。非公有制企業勞資關系已是我國一種主要的社會關系,對社會穩定有重大影響。各級政府必須將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和完善勞資關系處理機制,掌握社會動態,及時化解矛盾,避免沖突激化。
二是完善政策法規,為維護勞動者正當權益提供製度保證。我國絕大多數私營企業是中小企業,僱工的特點是,人數少、人員分散、就業方式靈活、流動性大、文化技能較低等。要針對上述特點,研究制定適合中小企業的勞動工資、社會保障、工會婦聯組織、僱工權益保護和勞動爭議等方面的具體辦法。
三是嚴格勞動執法,建立健全規范的勞資關系。私營企業必須按照《勞動法》和《集體合同規定》要求,簽訂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規范僱工行為。勞動合同中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必須公平、明確、具體和透明。私營企業必須建立工會和婦聯組織。企業必須為其開展正常工作創造必要條件,業主不得插手和干預工會婦聯活動。
四是加強勞動關系督查,堅決糾正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行為。各級政府要加大勞資關系監管力度,督促私營個體企業嚴格執行《勞動法》、《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對損害職工合法權益的行為,要及時制止與糾正,對嚴重違法違規者,要依法處理。勞動保障部門要完善勞動爭議制度,充分發揮勞動爭議調處機制和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及時化解勞資關系矛盾。

⑦ 平等就業權屬於勞動者的權利嗎

法律分析:平等就業權是勞動權和平等權共同派生的一個權利,綜合了生存權和發展權的基本人權特徵,是一項具有社會性的重要權利。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就業的權利和資格,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年齡、文化、宗教信仰、經濟能力等而受到限制;在應聘某一職位時,任何公民都需平等地參與競爭,任何人不得享有特權,也不得對任何人予以歧視;平等不等於同等,平等是指對於符合要求、符合特殊職位條件的人,應給予他們平等的機會,而不是不論條件如何都同等對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⑧ 勞動法指出:勞動者有平等就業和選擇就業的權利,這是什麼指引

勞動來法指出:勞動自者有平等就業和選擇就業的權利,這是勞動和就業權利的指引。
《勞動法》第三條中」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的規定,是對於《憲法》中」公民有勞動的權利「這一規定的具體化。就業和選擇職業是勞動權利的現實體現,只有保證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公民的勞動權利才能真正落實。這項規定也可以說是公民勞動權利的具體法律保障。

⑨ 平等的就業權利和就業的特別規定

平等的就業權利和就業的特別規定,在憲法、勞動法等法及勞動法系的行政法規中都有規定。
《憲法》第48條規定,國家保護婦女的權利和利益,實行男女同工同酬。《勞動法》第13條規定,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就業權利。在錄用職工時,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准。《勞動法》第58條規定,國家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實行特殊勞動保護(國務院〈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等)。
由此可見,男女之間的就業范圍有差別,女性享受一定的優待,可給女性職工一定的保護,但題干中所指的是平等就業的權利,D選項不能體現平等就業的要求,B選項較為符合題乾的要求。

熱點內容
法碩刑法理論 發布:2025-07-29 22:43:58 瀏覽:570
規章的地位 發布:2025-07-29 22:42:23 瀏覽:188
司法廳防疫情 發布:2025-07-29 22:18:45 瀏覽:344
民商法和經濟法知乎 發布:2025-07-29 22:13:22 瀏覽:814
設計人負百分之60責任相關法律 發布:2025-07-29 22:04:38 瀏覽:785
廣東偉倫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7-29 21:49:52 瀏覽:124
產科相關法律責任與醫療糾紛課件 發布:2025-07-29 21:39:13 瀏覽:969
法律民法典法律常識 發布:2025-07-29 21:35:29 瀏覽:327
司法改革執行局 發布:2025-07-29 21:34:06 瀏覽:773
民法典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發布:2025-07-29 21:33:26 瀏覽: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