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關於五險
A. 新勞動法 五險一金是指的什麼
「五險一金」講的是五種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
B. 五險一金是勞動法規定的嗎
一、《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繳納社會保險,即養老保險、工傷保險、醫療內保險、生育容保險、失業保險。
二、依據國務院頒布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新設立的單位應當自設立之日起30日內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並自登記之日起20日內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設立手續;單位錄用職工的,應當自錄用之日起30日內為職工辦理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的設立或轉移手續。單位應當按時、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不得逾期繳存或者少繳。
因此五險一金是必須繳納的。
C. 給員工買五險一金,勞動法是怎樣規定的
《勞動法》
第九章 社會保險和福利
第七十條國家發展社會保險,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第七十一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
第七十二條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七十三條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第七十四條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收支、管理和運營社會保險基金,並負有使社會保險基金保值增值的責任。
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依照法律規定,對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和運營實施監督。
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和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的設立和職能由法律規定。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挪用社會保險基金。
第七十五條國家鼓勵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為勞動者建立補充保險。
國家提倡勞動者個人進行儲蓄性保險。
第七十六條國家發展社會福利事業,興建公共福利設施,為勞動者休息、修養和療養提供條件。
用人單位應當創造條件,改善集體福利,提高勞動者的福利待遇。
D. 勞動法關於五險一金的規定
不是的勞動法規定的。國家有專門的法律。
根據我國《社會保險法》第二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十五條單位錄用職工的,應當自錄用之日起30日內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繳存登記,並持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審核文件,到受委託銀行辦理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的設立或者轉移手續。
(4)勞動法關於五險擴展閱讀:
五險一金的政策
1.生育、醫療保險試點合並部分地區待遇或將提高
2017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並實施試點方案》對外公布,將在河北省邯鄲市、山西省晉中市。
遼寧省沈陽市、江蘇省泰州市、安徽省合肥市、山東省威海市、河南省鄭州市、湖南省岳陽市、廣東省珠海市、重慶市、四川省內江市、雲南省昆明市開展兩項保險合並實施試點。
2017年6月底前啟動試點,試點期限為一年左右。一些地方已經出台了生育和醫療保險合並實施的具體實施方案。
2.全國社保一卡通102項功能隨你用
根據人社部相關消息,2017年底社保卡全部102項功能將全部開通,社保卡可跨業務、跨地區直接辦理個人各項人社事務,開放向各類政府公共服務領域的集成應用,基本實現全國社會保障一卡通。
屆時,社保卡不僅能看病就醫、刷卡買葯,還能領取養老金、失業金等各項社保待遇,可以當做一張銀行卡使用。
而且,2017年一些地方還會試點第三代社保卡,增加「一晃而過」的非接觸功能,應用場景更加廣泛。可以說,以後手拿著一張社保卡,走遍神州都不怕。
3.公積金異地轉接平台6月底前上線實現「賬隨人走、錢隨賬走」
據悉,住建部正加快推進全國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平台建設,將在6月底前上線,實現「賬隨人走、錢隨賬走」。同時,大力推進異地貸款服務,滿足繳存職工跨地區購買住房的資金使用需求。
平台開通後,全國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可以統一在平台上為跨省就業的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業務。今後跨省、市就業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業務,無需再往返兩地,只要在轉入地即可辦理完成。
E. 關於勞動法對於五險一金的詳細解釋分別是
《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繳納「五險」,未規定應繳納「一金」回。
五險,即養老答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繳費;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承擔,勞動者不繳費。
《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第二十三條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三條職工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四十四條職工應當參加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失業保險費。
第五十三條職工應當參加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生育保險費,職工不繳納生育保險費。
F. 勞動法關於請假繳納五險的規定細則
勞動法里沒寫關於請假繳納五險的細則。
勞動法規規定必須繳納的:內
養老保險容、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與員工以員工繳費工資為基數,按規定比例分別繳納,員工個人繳納部分,有用人單位代扣代繳。
生育保險、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以全部職工繳費工資為基數,按規定的比例繳納。
G. 勞動法多少條規定,必須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
勞動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需要要為員工購買社會保險。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二條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一百條
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的,可以加收滯納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七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內憑營業執照、登記證書或者單位印章,向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予以審核,發給社會保險登記證件。 用人單位的社會保險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或者用人單位依法終止的,應當自變更或者終止之日起三十日內,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變更或者注銷社會保險登記。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民政部門和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及時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報用人單位的成立、終止情況,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報個人的出生、死亡以及戶口登記、遷移、注銷等情況。
第八十四條
用人單位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用人單位處應繳社會保險費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八十六條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H. 勞動法規定至少要交三險還是五險
「五險一金」講的是五種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
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五險」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I. 現在勞動法是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給工人上五險嗎謝謝
1、《勞動法》還是原來的,沒有新的,2008-01-01開始實施的是《勞動合同法》,這是兩回個不同的法律,答現在都有效的,沒有新舊之分;
2、按規定,應當是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五險都上,其中養老、醫療、失業三險是由單位和個人按不同的比例一起交費,而工傷、生育兩險是全部由單位交費,個人不交費的,所以有時候個人感覺是上了三險,其實應當是五險;
3、有些地區,對於外地戶口是不能上生育保險的,那就是四險的;
4、有些地區,另外強制上住房公積金,那就是五險一金了。
J. 勞動法規定五險中哪些不用個人交
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由全部用人單位繳納,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由單位和個人分別按規定的比例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