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對未簽定合同的賠償
1. 新勞動法對工作兩年又未簽訂合同如何賠償
超過一年沒簽合同可以視為已簽無固定期合同,需要補簽合同,但沒有補償金。如果沒有繳納社保,可以要求補繳,也可以以未繳納社保為由提出辭職,並要求按工作年限支付補償金。
2. 新勞動法中不簽勞動合同的賠償明確標准
1、首先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2、其次很多人將"雙倍工資"簡單理解成了"工資的雙倍",實際上"雙倍工資"的含義,是指勞動者每月實發的工資的雙倍,已發放的工資部分應該扣除。一般來說在要求另一倍,具體按照實際發放的工資來計算。
3、錄音或錄像證據是法律允許的證據形式之一。在《民事訴訟法》第63條規定了八種形式的證據,其中第四項是「視聽資料」也就是錄音錄像證據。在《繼承法》中,也有「錄音遺囑」的規定。所以,視聽資料法律允許的證據形式,是沒有任何爭議的。
《勞動法》相關條例:
第八十九條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並可以處以罰款。
第九十一條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第九十二條用人單位的勞動安全設施和勞動衛生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或者未向勞動者提供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和勞動保護設施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決定責令停產整頓;對事故隱患不採取措施,致使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勞動者生命和財產損失的,對責任人員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十三條用人單位強令勞動者違章冒險作業,發生重大傷亡事故,造成嚴重後果的,對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十四條用人單位非法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九十五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保護規定,侵害其合法權益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對女職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勞動法對未簽定合同的賠償擴展閱讀:
1、《勞動合同賠償》除了收錄常用法律法規司法解釋部門規章外,還收錄了部分對法律文件的解釋性批復和復函,可以幫助讀者更加全面掌握法律規定。
2、「編排合理」,《勞動合同賠償》按照損害賠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形設計結構分類,並在每類中按文件的重要程度排列先後順序。讀者朋友可以根據自己需要迅速查找法律信息。
3、「文本標准」,書中所涉法律文件皆為國家法律、行政法規正式文本,除標明施行日期。還逐一標注公布文號,方便讀者查找核對。
4、「內容實用」,能為讀者提供實用、廣泛的損害賠償信息。包括典型案例、疑難問題和常用文書、實用性腳注等。
5、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
6、勞動合同的概念及結構:
(1)勞動合同期限和試用期限。
(2)工作內容和工作時間。
(3)勞動報酬和保險、福利待遇。
(4)生產條件或工作條件。
(5)勞動紀律和政治待遇。
(6)勞動合同的變更和解除。
(7)違約責任。
(8)當事人約定的其他事項。
3. 勞動法未簽訂勞動合同辭退可以得到賠償嗎
法律分析:勞動法未簽訂勞動合同辭退可以得到賠償。法律上規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產生勞動關系一個月內必須訂立勞動合同,未訂立勞動合同的每月支付勞動者雙倍工資。如果勞動者工作滿一年以上,則視為和單位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如果未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在勞動者無錯的的情況下,用人單位要支付賠償金。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一條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4. 急!新勞動法未簽合同賠償
仍要按程序提出,勞動合同法》37條規定提前30天。82條規定,未簽勞動合同雙倍支付工資11個月。一年補償一個月。詳見《勞動合同法》37、47、82。還可參考實施勞動合同法條例
5. 勞動法中未簽訂勞動合同賠償是否有期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訴訟時效是一年,看有沒有中斷或者中止的情形。超過時效的為自然之債,單位可以支付,也可以不支付,支付了不能以不當得利要求返還。詳見 http://tieba..com/p/4331339755律師的具體回答。
6. 勞動法 未簽勞動合同賠償的問題
1、你分配到該公司上班已經3年了,卻始終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公司的做法違反了《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的規定,需要承擔支付第八十二條規定的二倍的工資的法律責任,時間從進入公司工作滿一個月的次日起開始計算。
2、由於你辭職不會得到任何經濟補償,因此,建議你等著公司通知你終止勞動關系,那樣公司需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