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中的第三人

行政法中的第三人

發布時間: 2022-03-20 20:09:32

Ⅰ 行政訴訟中第三人是不是當事人

是當事人。因為他與案件有權利義務關系。
依據法條:《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七條 同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
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但是比之原告被告,第三人享有不同的訴訟權利與義務,列如,第三人不能撤訴。

行政法中的第三人是有獨三嗎

你好!
行政法不分有獨三和無獨三,而是分為原告型第三人和被告型第三人。第三人是行政管理相對人的,是原告型第三人;第三人是行政機關的,是被告型第三人。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Ⅲ 行政訴訟法中的第三人和民事訴訟法中的第三人有何不同

區別很明顯:最直接的就是:行政訴訟是對行政行為的違法性進行審查。被告是行政行內為作出者,第三人是由此容產生相關法律關系的相對人。他在行政訴訟中不承擔責任。
而民事訴訟第三人分為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有獨立請求第三人參加訴訟可以參加主訴的參加之訴,也可另行起訴。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參加到主訴中,且不可自己提出訴訟。有獨第三人和當事人地位相同。無獨第三人只有在判決承擔民事責任時才有上訴權。

Ⅳ 如何確定行政訴訟中的第三人

行政訴訟中確定第三人的規定是:自己申請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也可以由人民法院通知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法律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同被訴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但沒有提起訴訟,或者同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人民法院也可以通知第三人參加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九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同被訴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但沒有提起訴訟,或者同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人民法院判決第三人承擔義務或者減損第三人權益的,第三人有權依法提起上訴。

Ⅳ 行政法第三人的指定是什麼意思

第三人履行的意思是,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履行合同義務的人或接受義務履行的人不是合同當事人,而是合同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的情形。第三人代為履行的前提是要經過合同雙方的協商一致,具體的操作是由債務人和第三人確定。第三人的代為履行不能損害債權人的利益。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三條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第五百二十四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第三人對履行該債務具有合法利益的,第三人有權向債權人代為履行;但是,根據債務性質、按照當事人約定或者依照法律規定只能由債務人履行的除外。債權人接受第三人履行後,其對債務人的債權轉讓給第三人,但是債務人和第三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Ⅵ 行政法中相關人和第三人區別

相關人,指的是與某一具體行政行為存在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
第三人主要是指:一,工具所有人作第三人 二,與行政相對人簽訂民事協議的對方作第三人。
三,土地、房屋、交通工具的使用人作第三人。 四,另一被處罰人作第三人

Ⅶ 行政訴訟參加人中的第三人是什麼意思

當然不是證人,
行政訴訟第三人的種類
一)行政機關作為第三人參加行政訴訟:行政機專關以機關法人的身屬份參加訴訟,並與案件有利害關系。
二)治安行政案件中的受處罰人或者被侵害人:這二者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維護自己權益。
相關資料參照法學大學本科教材
三)在確權案件中被授權的人和被駁回申請的人:確權簡單說就是確立某種權力如所有權等等。
四)行政機關對平等主體之間的賠償問題或補償問題作出裁決,沒有起訴的另一方當事人
五)與行政機關共同署名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非行政機關,非行政機關一般沒有行政權,不能作為行政訴訟 的被告,所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六)因同一違法事實被處罰的兩個以上共同違法人中沒有起訴的人,因為沒有起訴,但又與案件有密切聯系,為維護其合法權益,追加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下面解釋一下什麼是第三人的含義,有助於理解。
第三人,行政法上所說的第三人,是指在某些情況下,原告和被告之外的某個人,其認為原、被告所打官司(或訴訟標地)與自己有直接的利害關系所以自行申請或由法院追加進入原、被告之間已進行的官司中,這樣的人稱為第三人,
第三人又可以分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兩種。

Ⅷ 如何正確理解行政訴訟法中有關設定第三人的法律規定

您好!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29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同被訴內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容但沒有提起訴訟,或者同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行政訴訟第三人是指同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或者同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在行政訴訟過程中申請參加訴訟或有法院通知參加訴訟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
如能提出更加具體的問題,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Ⅸ 行政訴訟的第三人有何權利

行政訴訟第三人的法律地位與原告、被告類似。第三人在訴訟中有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主張的權利和對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不服提起上訴等權利。但是因第三人有類似於原告地位的第三人與類似於被告地位的第三人,因此,他們各自的法律地位均獨立但卻不相同,類似於原告地位的第三人因大部分均具有原告資格,在訴訟中的權利、義務幾乎和原告相同;而類似於被告地位的第三人,因行政訴訟被告不得反訴及不能在行政訴訟期間向原告和證人自行搜集證據的限制,類似於被告的第三人因其在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中所處的地位,也可能有這樣的限制。在應當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參加訴訟的情形下,第三人的法律地位與被告相同,在享有相應訴訟權利的同時也要受相應的限制。

Ⅹ 行政訴訟的第三人如何確定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27條的規定,所謂行政訴訟第三人,就是指因與被提起行政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通過申請或法院通知形式,參加到訴訟中來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行政訴訟第三人的種類

行政訴訟第三人從總體上可以分為原告型第三人、被告型第三人和證人型第三人。

1、原告型第三人,是指享有訴權的公民沒有在法定期限內起訴,而是參加他人提起的行政訴訟的第三人。

2、被告型第三人,是指應當作為被告參加訴訟,但因原告不指控,而被法院作為第三人通知參加訴訟的行政機關。

3、證人型第三人,是指在案件審理過程中主要作用是協助法院查明案件事實的第三人。

(10)行政法中的第三人擴展閱讀:

行政訴訟第三人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

(一)行政訴訟第三人是與本訴所爭議的訴訟標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

行政訴訟第三人同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利害關系,具體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l、在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以兩個以上當事人為對象所形成的行政法律關系中,原告以外的當事人與作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

2、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影響到原告與他人之間特定的民事法律關系。

3、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涉及原告與其他行政機關之間的特定行政法律關系。

(二)行政訴訟第三人須是參加到他人訴訟中來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

(三)行政訴訟第三人在法律上有獨立的訴訟地位

熱點內容
嘰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9 11:42:03 瀏覽:339
承運人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9 11:25:41 瀏覽:447
婚姻法24條全文 發布:2025-07-29 11:17:46 瀏覽:491
北理工2012法律碩士錄取名單 發布:2025-07-29 11:14:24 瀏覽:512
開展端正執法司法理念大討論 發布:2025-07-29 10:54:52 瀏覽:201
審判庭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9 10:52:06 瀏覽:834
2015司法考試民事訴訟法卷四 發布:2025-07-29 10:46:24 瀏覽:679
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總結 發布:2025-07-29 10:30:41 瀏覽:979
棗庄市薛城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29 10:30:39 瀏覽:343
思想道德治理 發布:2025-07-29 10:30:08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