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天勞動法
① 公司26天制合法嗎
合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相關規定: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1)26天勞動法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相關規定: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1、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2、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② 公司規定每月必須出勤26天,沒有任何補助,低於26天罰錢,這違反勞動法嗎
這違反勞動法。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公司已要求每月出勤二十六天,這已經是公司的規定了,不足二十六天扣工資不合理。因為國家沒有規定企業具體上班的時間天數。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是指與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工作崗位職位相對應的工資。工作日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一般每天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需要時,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本條中的休息日是指公休假日,即周六和周日;若勞動者的休息日採取輪休制,則以其輪休之日為休息日。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單位在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作的,應首先安排補休,補休時間應等同於加班時間,不能補休時,才可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一般不安排補休。注意的是,用人單位在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作的,應首先安排補休,補休時間應等同於加班時間,不能補休時,才可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本條中的法定休假日包括新年一天,一月一日,春節三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勞動節三天,五月一日、二日、二日,國慶節三天,十月一日、二日、三日。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一般不安排補休。所以公司規定每月必須出勤二十六天,沒有任何補助,低於二十六天罰錢,這違反勞動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③ 勞動法規定26天合同制是怎麼算的
勞動法規定26天制的每月工資的計算辦法:月工資等於基本工資加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等費用。而基本工資等於月工作天數乘以日工資。每月的總工資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三條
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
工資總額的計算應以直接支付給職工的全部勞動報酬為根據。
第四條
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
(一)計時工資;
(二)計件工資;
(三)獎金;
(四)津貼和補貼;
(五)加班加點工資;
(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④ 最新勞動法規定基本工資是按26天還是30天計算。
1新勞動法下的工資計算
新勞動法規定,月工作時間是20.83,月月計薪天數是21.75。
解析:
1、月工作時回間,僅僅指勞答動者全年法定工作日時間平均到每個月究竟是多少,其計算方法是: 年工作日定為250天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⑤ 《勞動法》今年新規定服務人員每月26天工作制嗎
沒有26天工作制規定,也沒有新規定服務人員每月26天工作制.
《勞動法》沒有修改.
⑥ 勞動法規定的26天制每月工資怎麼計算
勞動法規定的工資的計算方式是:
月實際工資=月工資÷21.75×26。
月實際工資=月工資÷21.75×實際出勤天數。
工作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1.5倍。
雙休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2倍。
法定節假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3倍。
法律依據:
《勞動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就是7休1制度,推算每月最長工作約26天。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四十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第四十五條?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五十一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⑦ 最新勞動法規定基本工資是按26天還是30天計算
21.75天。
365天減去周六日,再減去法定假日,然後除以12個月。
⑧ 勞動法規定的26天制怎麼算
公司休假是什麼情況的休假,如果是國家規定的就是全額工資減去事假一天的工資加上加班工資。
⑨ 勞動法每月21.75天,勞動合同如果簽26天算不算是合法合同
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勞社部發[2008]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
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513號)的規定,全體公民的節日假期由原來的10天增設為11天。據此,職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數和工資折算辦法分別調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二、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三、2000年3月17日勞動保障部發布的《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0]8號)同時廢止。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二○○八年一月三日
我來幫你分析:
根據以上法規,勞動合同簽訂26天工作日,顯然是不合法的。這個勞動合同也不會得到勞動管理部門的認可。一旦發生勞動仲裁,將對企業不利。
⑩ 26天制上班時間,符合勞動法嗎!
違法。
1、每天10.5小時,顯然每月加班時間超過了36小時;
2、回26天制不能保證每周至少休答息一天;
3、在有加班安排的情況下,固定工資制違法,視同未支付加班費。
相關法律條文:《勞動法》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