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規解釋權

行政法規解釋權

發布時間: 2022-03-20 21:37:35

❶ 下列關於行政法規解釋的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國務院各部門法制機構請求國務院法制機構解釋,國務院法制機構專可以研究答復。沒有條文規定屬國務院部門可以解釋行政法規。

最高院怎麼能解釋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呢?這個是常識問題,不需要理由吧?最高院在行政案件中如果發現不知該如何適用行政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的問題,應當中止行政案件的審理,逐級上報最高人民法院送請國務院裁決。

對具體應用行政法規的問題,各級政府法制機構請求國務院法制機構解釋的,國務院法制機構可以研究答復。不是各級政府。

❷ 法律解釋權屬於誰

在中國,享有法律解釋權的機關有: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國務院及其主管部門。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4、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5、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門。

凡關於法律、法令條文本身需要進一步明確界限或作補充規定的,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進行解釋或用法令加以規定。凡屬於法院審判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法令的問題,由最高人民法院進行解釋。

凡屬於檢察院檢察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法令的問題,由最高人民檢察院進行解釋。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解釋如果有原則性的分歧,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或決定。不屬於審判和檢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令如何具體應用的問題,由國務院及主管部門進行解釋。

凡屬於地方性法規條文本身需要進一步明確界限或作補充規定的,由制定法規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進行解釋或作出規定。凡屬於地方性法規如何具體應用的問題,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門進行解釋。

(2)行政法規解釋權擴展閱讀

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研究擬訂法律解釋草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法律解釋草案經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進行審議、修改,提出法律解釋草案表決稿。

法律解釋草案表決稿由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由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各級國家機關、各人民團體,都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和問題,並利用典型案例,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宣傳教育工作,使廣大幹部,群眾了解有關的法律規定,逐步普及法律的基本知識。

司法機關是否有權解釋行政法規

經過授權的司法機關,比如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對法律、法規進行細化解釋。一般的司法機關無權解釋。

❹ 據《立法法》的規定,法律解釋權屬於哪個部門

《立法法》的規定,法律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四十五條法律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律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

(一)法律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的;

(二)法律制定後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的。

第四十六條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解釋要求。

(4)行政法規解釋權擴展閱讀:

關於行政法規解釋許可權和程序問題

1、凡屬於行政法規條文本身需要進一步明確界限或者作補充規定的問題,由國務院作出解釋。這類立法性的解釋,由國務院法制局按照法規草案審查程序提出意見,報國務院同意後,根據不同情況,由國務院發布或者由國務院授權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發布。

2、凡屬於行政工作中具體應用行政法規的問題,按照現行做法,仍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感到解釋有困難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對其作出的解釋有不同意見,提請國務院解釋的,由國務院法制局提出答復意見,報國務院同意後,直接答復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同時抄送其他有關部門。

3、凡屬於國務院、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的解釋問題,仍按現行做法,由國務院辦公廳承辦。涉及行政法規的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可徵求法制局的意見;涉及法律解釋的,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辦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❺ (法律)地方性法規是由什麼部門制定的誰擁有解釋權觸犯法規有被法院起訴的可能嗎

地方性法規的制定機關是本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或者設區的市的人大,制定機關有解釋權。地方性法規也是廣義上的法律,論到效力只比行政法規低一些,只不過適用范圍只在本行政區域內,不是全國性的。如果違反了照樣是會被追究責任的,法院在審理案件的時候可以援引地方性法規來判案。地方性法規的規定,如果與上位法抵觸會被認定無效。

❻ 規章解釋權屬於誰

法律分析:解釋權屬於全國人大常委會,不屬於全國人大。憲法解釋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解釋也屬於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南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六十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下列職權:(一)解釋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二)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三)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四)解釋法律;(五)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預算在執行過程中所必須作的部分調整方案;(六)監督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國家監察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七)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八)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和決議;(九)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部長、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十)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十一)根據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的提請,任免國家監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十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提請,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員、審判委員會委員和軍事法院院長;(十三)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提請,任免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員、檢察委員會委員和軍事檢察院檢察長,並且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任免;(十四)決定駐外全權代表的任免;(十五)決定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定的批准和廢除;(十六)規定軍人和外交人員的銜級制度和其他專門銜級制度;(十七)規定和決定授予國家的勛章和榮譽稱號;(十八)決定特赦;(十九)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如果遇到國家遭受武裝侵犯或者必須履行國際間共同防止侵略的條約的情況,決定戰爭狀態的宣布;(二十)決定全國總動員或者局部動員;(二十一)決定全國或者個別省、自治區、直轄市進入緊急狀態;(二十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❼ 最高院解釋與行政法規發生沖突該如何解決

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這是一個前提。至於司法解釋效力,個人分析如內下:
從法律解釋容主體上看,根據憲法,法律解釋權應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其他國家機關並無解釋法律的權力。從法律解釋的效力上看,根據立法法的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然而司法解釋的主體與效力問題,法律卻並沒有明確規定。
目前兩高進行司法解釋的權力來源主要是依據一九八一年六月十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該決議明確了法律解釋工作的分工,應當視為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兩高進行法律解釋的權力,即司法解釋權。既然兩高的司法解釋權是來源於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授權委託,那麼依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委託而制定司法解釋應當具有與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律解釋同等的法律效力,因此,司法解釋也應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綜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與行政法規發生沖突時,應採用高位法優於低位法原則,優先適用司法解釋。

❽ 法律的解釋權歸誰所有

法律分析:法律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六十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下列職權:(一)解釋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二)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三)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四)解釋法律(五)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預算在執行過程中所必須作的部分調整方案(六)監督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國家監察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七)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八)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和決議(九)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部長、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十)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十一)根據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的提請,任免國家監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十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提請,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員、審判委員會委員和軍事法院院長(十三)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提請,任免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員、檢察委員會委員和軍事檢察院檢察長,並且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任免(十四)決定駐外全權代表的任免(十五)決定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定的批准和廢除(十六)規定軍人和外交人員的銜級制度和其他專門銜級制度(十七)規定和決定授予國家的勛章和榮譽稱號(十八)決定特赦(十九)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如果遇到國家遭受武裝侵犯或者必須履行國際間共同防止侵略的條約的情況,決定戰爭狀態的宣布(二十)決定全國總動員或者局部動員(二十一)決定全國或者個別省、自治區、直轄市進入緊急狀態二十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❾ 某卡或者是什麼活動,在條例或者是說明的最後一條好多都是「最終解釋權歸。。。所有」。這有什麼用

一般這只會見於企業內部的文件。
正規的法規、標准,都有專門的釋法機構,版也就是全國人大權。
一般道理上說,是誰發布誰負責解釋。企業發布這種措辭,主要是因為文字語言的多義性,以及具體的場景不可能在一份文件中全面解釋清楚,始終會有例外的情形。那麼,這時候,對於例外、特殊情形的處置,企業的確有一定的解釋權和解釋義務。
本來是一條正常的條款,現在卻常被奸商拿來忽悠人,不過,人並不好忽悠,他的解釋權也只限於合理、合情、合法的基礎上,單方面只維護自己利益的說法,要麼會被告上法庭,要麼被人們用腳投票、被唾棄

❿ 行政法規的解釋與行政法具有同等效力

立法法
第五十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熱點內容
嘰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9 11:42:03 瀏覽:339
承運人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9 11:25:41 瀏覽:447
婚姻法24條全文 發布:2025-07-29 11:17:46 瀏覽:491
北理工2012法律碩士錄取名單 發布:2025-07-29 11:14:24 瀏覽:512
開展端正執法司法理念大討論 發布:2025-07-29 10:54:52 瀏覽:201
審判庭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9 10:52:06 瀏覽:834
2015司法考試民事訴訟法卷四 發布:2025-07-29 10:46:24 瀏覽:679
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總結 發布:2025-07-29 10:30:41 瀏覽:979
棗庄市薛城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29 10:30:39 瀏覽:343
思想道德治理 發布:2025-07-29 10:30:08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