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裡面關於行政級別的是哪塊

行政法裡面關於行政級別的是哪塊

發布時間: 2022-03-21 14:38:19

1. 行政法.區政府屬於五級政府中的哪一級

市轄區一般屬縣一級,該區區政府與其他該市級別相同。少數幾個區屬市級。如重慶涪陵區。

2. 行政法中職級和級別的區別

行政職務和行政級別是不同的兩個概念:行政職務是公務員所處的工作崗位,比如內說局長、副局容長、科長、副科長、縣長等,屬於行政職務;行政級別是指公務員所享受的級別,比如科級、處級、廳級、省級等。一般行政職務對應相應的行政級別,但也不是絕對的,比如縣長屬於縣處級,科長可能是科級,也可能沒有科級。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包括哪幾種法

主要分兩種:一般行政法和特別行政法。

一般行政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

特別行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海關法》、《教育法》等。

1.《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制定本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教育法》的頒布是關系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件大事,對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促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制度,維護教育關系主體的合法權益,加速教育法制建設,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

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為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利益,加強海關監督管理,促進對外經濟貿易和科技文化交往,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制定的法律。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而制定的法律。

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促進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制定本法。

4. 行政法上的行政是

選B

行政來,通常自具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廣義的行政是指一定的社會組織對一定范圍的事務進行組織與管理的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說,行政存在於所有的社會組織之中。國家機關、工商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都有其組織管理活動,當然也就都存在著行政。狹義的行政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和其他享有公共權力的社會組織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組織和管理的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說,行政是與立法司法相並列的國家職能活動,是實現社會公共利益、維護公共秩序、增進公共福利的公共行政。行政法上的行政是指狹義的行政,即公共行政。

5. 行政法級別管轄的原則

1.所有的行政事務應當由縣、市級行政主體處理。確立此原則的理由是,首先,縣、市級行政主體接近需要處理的行政事務的發生地,了解當地的民風民情,能夠充分考量與所處理的行政事務相關的各種因素,從而使行政相對人和當地民眾接受所作出的行政決定。其次,在實踐中,提高行政事務管轄的級別與行政相對人所承的負擔是成正比的,因此,將行政事務的管轄級別確定為縣、市級行政主體,可為行政相對人行使權利提供許多便利條件,從而減輕行政相對人的經濟負擔。再次,社會心理學認為:「空間上的距離越小雙方越接近,則往往容易引為知己,尤其在交往的早期階段更是如此。因為地理上的接近使互相接觸的機會更多,相互之間更容易熟悉對方。」因縣、市級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共同生活在雙方能接觸、了解的一個不大的社會圈內,雙方具有共同的社會習俗、價值觀念等認知基礎,有利於行政事務的處理決定的執行。

2.省級以上行政主體進行業務政策領導。首先,省級以上的行政主體的工作人員一般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和政策水平,掌握的信息比較豐富,有條件對下級行政主體處理行政事務提供業務和政策的指導。其次,雖然省級以上行政主體不具有縣、市級行政主體與行政事務發生地之間那種互相了解、熟悉的客觀條件。省級以上的行政主體可能會擁有遠遠大於縣、市級行政主體的行政職權,但是,權力的大小與公民的服從程度從來不是成正比的,經驗往往可以顛覆意識形態的邏輯。正如有學者所說:「對於任何一種權力的考察,在福柯看來,應當是在微觀層面,應當在權力運作的末梢,在一種權力與另一種權力交界的地方;只有在這里,我們才能真正了解權力是如何實現的。」再次,省級以上行政主體不介入具體行政事務的處理,可以用更多的時間來考慮宏觀的行政管理問題,制定更加切實可行的公共政策,以指導下級行政主體的行政執法活動。如果省級以上的行政主體經常陷於瑣碎、繁雜的行政事務中,可能難以發揮上級行政主體應有的作用。

3.例外情形應當以法律、法規為准。例外情形是指以上述兩原則不能確定有效的級別管轄,需要作出變通規定時各種客觀情形。為了確定級別管轄的可行性,法律、法規可以作出相應的變通規定。從各國立法和我國的行政執法實踐看,例外情形主要有:(1)涉外的行政事務。(2)縣、市級行政主體提請處理的行政事務,如因地方保護勢力的干擾導致其無法開展正常的行政事務的處理活動,通過法定程序提請省級以上行政主體行使管轄權。(3)涉及兩縣或兩市以上的行政事務,當地縣、市級行政主體無法處理的行政事務,如有的環境污染引起的行政事務,經常是涉及到兩個以上的行政區域,甚至省級行政區域,在這樣的情況下,變通級別管轄權是非常必要的

6. 我國現行的行政級別制度是怎麼劃分的

行政級別定義
中國行政級別採用行政五級劃分為:國家級、省部級、地市級、縣處級、鄉科級,即平常大家所說的「國、部、司、處、科」五級。除國家級以外,其他四級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地方四級行政劃分。 行政級別中是沒有股級的,股級是介於副科級和科員之間的,是一種習慣的稱呼。
編輯本段國家公務員行政級別劃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的行政級別按,1993年8月14日國務院頒布《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 有如下規定:
第三章 職位分類
第八條 國家行政機關實行職位分類制度。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在確定職能、機構、編制的基礎上,進行職位設置;制定職位說明書,確定每個職位的職責和任職資格條件,作為國家公務員的錄用、考核、培訓、晉升等的依據。國家行政機關根據職位分類,設置國家公務員的職務和等級序列。 第九條 國家公務員的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 非領導職務是指辦事員、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助理調研員、調研員、助理巡視員、巡視員。 第十條 國家公務員的級別分為十五級。 第十一條 國家公務員的級別,按照所任職務及所在職位的責任大小、工作難易程度以及國家公務員的德才表現、工作實績和工作經歷確定。 第十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因工作需要,增設、減少或者變更職位時,應當按照規定程序重新確定。
職務與級別的對應關系是:
(一)國務院總理:一級; (二)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二至三級; (三)部級正職,省級正職:三至四級; (四)部級副職,省級副職:四至五級; (五)司級正職,廳級正職,巡視員:五至七級; (六)司級副職,廳級副職,助理巡視員:六至八級; (七)處級正職,縣級正職,調研員:七至十級; (八)處級副職,縣級副職,助理調研員:八至十一級; (九)科級正職,鄉級正職,主任科員:九至十二級; (十)科級副職,鄉級副職,副主任科員:九至十三級; (十一)科員:九至十四級; (十二)辦事員:十至十五級。
編輯本段國家機關幹部行政級別劃分
中國行政級別,基本上分為五套班子,即黨委、政府、政協、人大、紀委。
國家級正職:
包括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全國政協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等國家頭號人物
國家級副職:
包括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最高人民檢察院院長、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等
省部級正職:
包括各個省級行政區的省委書記、省長、省政協主席、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等、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直轄市市委書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政委和司令員等以及國家各部部長等) 國務院各部委正職幹部(如教育部部長、國家發改委主任)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政府正職幹部(如江蘇省省長、天津市市長、新疆兵團司令員)
省部級副職:
包括各個省級行政區的省委副書記、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省人大常委會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直轄市市委副書記以及國家各部副部長等 國務院各部委副職幹部(如公安部副部長、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 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正職幹部(如國家文物總局局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政府副職幹部(如吉林省副省長、重慶市副市長、新疆建設兵團副司令員) 各副省級市政府正職幹部(如南京市市長) 各直轄市下屬副省級新區正職幹部(如浦東新區區委書記)
廳局級正職:
以前叫地廳級,主要是地級市(各自治州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師)市委書記、市長、市人大主席、市政協主席、省級下屬單位,(如省公安廳廳長、國家各部下屬單位,如外交部新聞司司長 ) 國務院部委各司正職幹部,部分副職(如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長,國家安監總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廳局正職幹部(如河北省交通廳廳長,北京市財政局局長、新疆兵團林業局局長) 各副省級市政府副職幹部(如寧波市副市長) 各地級市政府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師正職幹部(如廣元市市長、新疆兵團農八師師長) 註:以上為高級幹部
廳局級副職:
地級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師)市委副書記、市委常委、副市長、市人大副主席、市政副協主席,省級下屬單位,如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國家各部下屬單位,如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等 國務院部委各司副職幹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動開發司副司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廳局副職幹部(如黑龍江省建設廳副廳長、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長、新疆兵團農二師副師長) 副省級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正職幹部(如長春市朝陽區區長)
縣處級正職:
包括縣(縣級市、區、旗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團級等)委書記、(區)縣長、(區)縣人大、(區)縣政協主席、市各單位局長,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 國務院部委各司所屬處室正職幹部(如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經濟作物處處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廳局所屬處室正職幹部(如江蘇省科技廳農村科技處處長) 副省級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副職幹部(如廣元市衛生局副局長、蒼溪縣副縣長) 地級市(新疆兵團各師)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正職幹部(如綿陽市勞動局局長、三台縣縣長)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團正職幹部(如新疆兵團農八師142團團長、政委)
縣處級副職:
包括縣(縣級市、區、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團級等)委副書記、縣(區)委常委、(區)副縣長、(區)縣人大、(區)縣政協主席、市各單位局長,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 國務院部委各司所屬處室副職幹部(如農業部獸醫局防疫處副處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廳局所屬處室副職幹部(如江蘇省教育廳人事處副處長) 副省級市所屬各局處室及區縣各局正職幹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處處長、玄武區衛生局局長) 地級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副職幹部(如德陽市民政局副局長、佛山市順德區副區長)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團副職幹部(如新疆兵團農八師150團副團長、副政委、武裝部長、工會主席、總農藝師、總會計師)
鄉科級正職:
包括各鄉、鎮、辦事處、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團場各營黨委書記、鄉長、鎮長、辦事處主任、以及鎮級人大等,還有處級下屬,如縣公安局長等
鄉科級副職:
包括各鄉、鎮、辦事處黨委副書記、黨委委員、副鄉長、副鎮長、辦事處副主任、以及鎮級人大副主任等,還有處級下屬,如縣公安副局長等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團場機關科室科長各營(分場)黨委書記、營長(分場場長)等,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六師芳草湖農場工交建商科科長、芳草湖農場工會副主席、芳草湖六場書記、六場場長)
鄉科級以下
就是所謂的股級,是中國行政當中最小的,一般是鄉里邊財政所、派出所之類的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連級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連級及副連級,(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1團1連連長、指導員、副連長)
特別說明
1、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院等事業單位,其各級幹部參照政府各級幹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級別,不屬於公務員編制; 2、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行政級別是正省(部)級,故兵團司令員、政委的行政級別均為正省(部)級,下屬各個師的師長、政委的行政級別均為正廳(局)級,下轄的農牧團場的團長、政委為正處級 3、政府各級幹部如為上一級黨委常委,則其行政級別升一級。如張家港市市長為正處級幹部,若為蘇州市市委常委,則為副廳級幹部。按例,高級幹部在60或65歲以後往往調往相應級別的人大、政協擔任領導職務,俗稱「退居二線」 4、備註: 副省級市有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濟南 青島,南京,杭州,寧波,廈門,廣州,深圳,武漢,成都,西安等共15個。 直轄市下屬副省級新區有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 准副省級:包括除上外的所有省會城市和國務院批準的唐山市、大同市、包頭市、鞍山市、撫順市、吉林市、齊齊哈爾市、無錫市、淮南市、洛陽市等十個市為「較大的市」。 重慶市曾經一直是副省級城市,1997年2月成為省級的直轄市。 副省級城市、副省級新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名,受省(直轄市)級行政區管轄,副省級市的市長、副省級新區的區長與副省長行政級別相同。最初的十六個副省級城市是根據1994年2月25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的發文(中編[1994]1號)經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成為副省級城市的。副省級城市與地級市或地級行政區一起納入各省的直接管轄之下,沒有被單列。
編輯本段軍隊(武警)職務與地方行政級對應關系
軍隊軍銜 軍隊職務 地方行政級別
上 將 軍委副主席、軍委委員、正大軍區職 國務委員、副總理
中 將 正、副大軍區副職、個別正軍職 省、部級
少 將 正軍 職、副軍職 、個別師職 省部級、 副省部級,個別司局(國家部委所轄)
大 校 師 職、副師職、個別副軍職 地級市、廳、司局(國家部委所轄)、個別 副省部級
上 校 正團職、副團職、個別副師職 正縣處級、副縣處級、副司局(國家部委所轄)
中 校 副團職、正團職 副縣、處級、正縣、處級
少 校 正、副營職 正、副科級(或主任科員)
上 尉 正連職、副營職 副科級(或副主任科員)、 股級
中 尉 副連職 科員級
少 尉 排 職 辦事員級

備註:
1、軍銜與軍隊職務有一定的對應關系,與地方行政級別並無直接對應關系;而軍隊職務與地方行政級別才有對應關系。 2、軍委委員享受國家領導人待遇,實際是不低於國務委員。這從我們國家的軍委與國務院是平行並列對全國人大負責就可看出。而且軍委委員的工資也是對照國務委員並高20%。 3、兵團級在1989年正式取消。 4、大區級、四總部、軍委委員級大體上可以對應地方國務委員級別。軍委副主席對應副總理。但是,由於軍隊的等級為15級,地方為10等13級。所以,大區級、三總部、軍委級對應地方級別是略微顯得有些不完全對等 人民警察警銜及等級與地方行政級別對應關系:
人民警察警銜:
(一)總警監、副總警監; (二)警監:一級、二級、三級; (三)警督:一級、二級、三級; (四)警司:一級、二級、三級; (五)警員:一級、二級。 擔任專業技術職務的人民警察的警銜,在警銜前冠以「專業技術」。
警銜與地方行政級別:
(一)部級正職:總警監; (二)部級副職:副總警監; (三)廳(局)級正職:一級警監至二級警監; (四)廳(局)級副職:二級警監至三級警監; (五)處(局)級正職:三級警監至二級警督; (六)處(局)級副職:一級警督至三級警督; (七)科(局)級正職:一級警督至一級警司; (八)科(局)級副職:二級警督至二級警司; (九)科員(警長)職:三級警督至三級警司; (十)辦事員(警員)職:一級警司至二級警員。 備註: 擔任專業技術職務的人民警察實行下列職務等級編制警銜: (一)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一級警監至二級警督; (二)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一級警督至二級警司; (三)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三級警督至一級警員。
編輯本段現代行政級別與清朝對比
正省級幹部 約略相當於清代之巡撫與布政使,為從二品
副省級幹部 約略相當於清代之按察使,為正三品
正廳級幹部 約略相當於清代之知府,為從四品
副廳級幹部 約略相當於清代之同知,為正五品
正處級幹部 約略相當於清代之知縣,為正七品
副處級幹部 約略相當於清代之縣丞,為正八品

7. 行政法司級是什麼級別

司級一般指廳局級。
廳局級是我國公務員的一個級別(正職為行政五級,副職為行政六級),正廳局級及其以上級別為國家高級幹部。
廳局級也就是司局級、地市級,廳、司、局(非市局、縣局)。地市級為一個級別,平級。

熱點內容
江蘇省預防未成年犯罪條例 發布:2025-07-28 20:11:54 瀏覽:256
法律服務案例庫首個 發布:2025-07-28 19:59:48 瀏覽:786
道德經治企 發布:2025-07-28 19:54:06 瀏覽:103
西方國家法治 發布:2025-07-28 19:54:05 瀏覽:997
大三報考司法考試 發布:2025-07-28 19:49:22 瀏覽:84
民法五要素 發布:2025-07-28 19:42:49 瀏覽:847
法院太慢 發布:2025-07-28 19:42:46 瀏覽:916
在職研究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8 19:39:03 瀏覽:365
2017注會經濟法考後討論 發布:2025-07-28 19:35:55 瀏覽:581
有法律效力的貿易合同 發布:2025-07-28 19:29:57 瀏覽: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