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新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

新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

發布時間: 2022-03-22 19:31:09

A. 關於刑訴法第一百八十一條的規定

刑訴法第一百八十一條的規定如下:
第一百八十一條 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後,對於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

B.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82條的內容是什麼

《中華人民來共和國《刑事訴源訟法》第82條之規定尋釁滋事罪拘留幾天。 有5個類似問題。 因尋釁滋事被刑事拘留一般是3日,特殊情況可延長到7日。 尋釁滋事罪屬於公安偵查的案件,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九條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後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作為一般的刑事案件,一般是3日,可以延長到7日。

C. 刑事訴訟法 182條

你去查書弄明白什麼情況用裁定,什麼情況用判決,就會知道為什麼檢察院不會對裁定抗訴..

D.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和一百八十三條的期限應當如何理解

182條所說的5天,是指被害人與檢察院的關系。5天之內去檢察院,檢察院5天之內審理,加一起最多用10天時間。
183條說的10天,使指檢察院與法院的關系。法院判決完畢,檢察院要在10日以內抗訴。
綜上,無論是被害人申請的抗訴,還是檢察院主動的抗訴,對於法院而言,都是10天以內做的。

E.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一百八十二條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 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後,應當確定合議庭的組成內人員,將人民檢容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及其辯護人。
在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可以召集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迴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排除等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意見。
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後,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上述活動情形應當寫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F. 刑事訴訟法182條講的什麼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第三款:

1、是關於審判程序的規定,不清楚回是什麼案情,更不能判答斷判用什麼刑罰。

2、《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第三款規定: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後,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G.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第三款的規定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第三款的規定是:
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後,應回當將開庭的時答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H. 刑事訴訟法一百八十二條第三款能判幾年

刑事訴訟抄法第一百八十二襲條第三款是關於審判程序的規定,不清楚是什麼案情,更不能判斷判用什麼刑罰。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第三款規定: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後,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I. 刑事訴訟法183條

該法條是關於公開審理與不公開審理的規定。完整條文如下:
第一百八十三條內 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容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

J.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82條第三款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 第三款是關於人民法院通知開庭的程序方面的規定,根據該款規定,法院在確定開庭時間後,應提前三天通知相關訴訟當事人;如果是公開開庭的,還應提前三天進行開庭公告。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 批三款的具體條文內容為: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後,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二條 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後,應當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及其辯護人。

在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可以召集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迴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排除等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意見。

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後,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上述活動情形應當寫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熱點內容
交通事故司機替換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8 13:38:17 瀏覽:988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舞者第四集 發布:2025-07-28 13:37:42 瀏覽:442
法院談話二審 發布:2025-07-28 13:28:57 瀏覽:769
律師表白 發布:2025-07-28 13:19:13 瀏覽:780
計量技術法律法規 發布:2025-07-28 13:12:56 瀏覽:68
農村土地相關法律法規 發布:2025-07-28 13:10:53 瀏覽:638
司法鑒定結案 發布:2025-07-28 13:10:36 瀏覽:69
地方性法規與自治條例的聯系 發布:2025-07-28 13:10:34 瀏覽:604
冠騰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7-28 13:05:31 瀏覽:553
婚姻法換鎖 發布:2025-07-28 12:35:56 瀏覽: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