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詢問聾啞人規定
1. 偵查機關在訊問聾啞人時,必須有兩名手語人員嗎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四條規定:「訊問聾、啞的犯罪嫌疑人,應當有通曉聾、啞手勢的人參加,並且將這種情況記明筆錄。」沒有規定具體人數。
2. 詢問限制責任能力人在刑法中有何規定
我國刑法中沒有規定詢問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該如何處理,但是在刑事訴訟法中有所規定。
簡言之,詢問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的,如果是未成年人,在詢問時應當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場,如果被詢問人是女性,同時應有女工作人員在場。
詢問的如果是聾啞人,應當安排翻譯人員在場,其他的沒有特殊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六十九條
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嚴格限制適用逮捕措施。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逮捕和人民法院決定逮捕,應當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對被拘留、逮捕和執行刑罰的未成年人與成年人應當分別關押、分別管理、分別教育。
第二百七十條
對於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訊問和審判的時候,應當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無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場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親屬,所在學校、單位、居住地基層組織或者未成年人保護組織的代表到場,並將有關情況記錄在案。到場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
到場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員認為辦案人員在訊問、審判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可以提出意見。訊問筆錄、法庭筆錄應當交給到場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員閱讀或者向他宣讀。
訊問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有女工作人員在場。
審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其法定代理人可以進行補充陳述。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一百八十二條:
訊問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應當針對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採取不同於成年人的方式;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外,應當通知其家長、監護人或者教師到場;訊問可以在公安機關進行,也可以到未成年人的住所、單位、學校或者其他適當的地點進行。
訊問聾、啞犯罪嫌疑人,應當有通曉聾、啞手勢的人參加,並在訊問筆錄上註明犯罪嫌疑人的聾、啞情況,以及翻譯人的姓名、工作單位和職業。
訊問不通曉當地語言文字的犯罪嫌疑人,應當配備翻譯人員。
3. 刑事訴訟法的盲聾啞人的相關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根據國家相關法律的規定,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是盲、聾、啞人的話,沒有委託辯護人的話,那麼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還有公安機關就應該通知法律援助機構為其提供辯護律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4. 詢問查詢聾啞人證人
詢問聾啞人證人的方式:法律規定,刑事案件中,如果需要訊問聾、啞證人的,應當有通曉聾、啞手勢的人參加,並且將這種情況記明筆錄。並且在訊問結束後,訊問筆錄應當交證人核對,對於沒有閱讀能力的人,應當向他宣讀筆錄。如果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證人可以提出補充或者改正。證人承認筆錄沒有錯誤後,應當簽名或者蓋章。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
訊問聾、啞的犯罪嫌疑人,應當有通曉聾、啞手勢的人參加,並且將這種情況記明筆錄。
第一百二十二條
訊問筆錄應當交犯罪嫌疑人核對,對於沒有閱讀能力的,應當向他宣讀。如果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犯罪嫌疑人可以提出補充或者改正。犯罪嫌疑人承認筆錄沒有錯誤後,應當簽名或者蓋章。偵查人員也應當在筆錄上簽名。犯罪嫌疑人請求自行書寫供述的,應當准許。必要的時候,偵查人員也可以要犯罪嫌疑人親筆書寫供詞。
5. 請問對於在審問聾啞犯罪嫌疑人的情況是否一定要有通曉說語的人在場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四條:詢問聾、啞的犯罪嫌疑人,應當有通曉聾、啞手勢的人參加,並且將這種情況記明筆錄。
這個不是你覺得有沒有必要的,注意「應當」的字眼,法律規定意味「必須」,而且是訴訟法規定,一旦沒有按照程序來,聾啞人筆錄將無效。
6. 一個18歲的聾啞人犯罪了,審問的時候需要監護人在場嗎
我國《刑法》第19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並不是說聾啞人犯罪可以不負責任還有你表弟已經成年只有訊問未成年人才需要監護人在場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四條 訊問聾、啞的犯罪嫌疑人,應當有通曉聾、啞手勢的人參加,並且將這種情況記明筆錄。也就是說只需要有通曉聾啞人手勢的人參加就好了並不需要監護人在場
7. 訊問犯罪嫌疑人翻譯人員有規定嗎
您好!馬成律師團律師為您解答:
對於訊問犯罪嫌疑人需要翻譯人員的內情況主要有三種:容少數民族、聾啞人以及外國人。
對於少數民族需要翻譯人員的規定,可根據《刑事訴訟法》 第9條的規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於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應當為他們翻譯。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雜居的地區,應當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審訊,用當地通用的文字發布判決書、布告和其他文件。」
對於聾啞人需要翻譯人員的規定,可根據《刑事訴訟法》 第119條的規定,「訊問聾、啞的犯罪嫌疑人,應當有通曉聾、啞手勢的人參加,並且將這種情況記明筆錄。」
對於外國人的情形,根據《刑事訴訟法》 第16條的規定,「對於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適用本法的規定。」由此可參考我國對於少數民族和聾啞人的規定。
如有法律問題,可到深圳知名律師團隊馬成律師團網咨詢,我們會竭誠為您提供最專業的法律服務。
8. 盲聾啞人的刑事訴訟法是如何規定的
可以入黨的,一般的行政處罰或者刑事處罰是不會影響下一代的政審的,只有較為嚴重的處罰,比如死刑或者無期徒刑才會影響的。《徵兵政治審查工作規定》第八條規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公民,不得徵集服現役:
1.
散布帶有政治性錯誤的言論,撰寫、編著、發表、出版帶有政治性錯誤的文章、著作的;
2.
曾被刑事處罰、勞動教養、收容教育、行政拘留的;
3.
因涉嫌違紀、違法正在被調查處理,或者正在被偵查、起訴或者審判的;
9. 偵查人員詢問證人和被害人應遵守哪些規定
應遵守的規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