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有關於勞動法的案例

有關於勞動法的案例

發布時間: 2022-03-24 21:38:39

⑴ 有關勞動法的案例

「案例」

嚴某是某市一家外資企業的員工,該企業經營效益一直不錯,員工的工資及獎金均是按月發放的。1998年由於該企業生產的產品出口數量劇減,企業的資金周轉出現困難,員工的工資無法按月結清。於是,經過企業領導與員工協商,該企業財務部以企業的名義向嚴某等員工出具欠條。嚴某的欠條上寫著:某外資企業欠嚴某1998年4月份工資及獎金人民幣一千五百元,於明年1月還清。1998年4月至12月,嚴某共收到這樣的欠條9張。1999年1月,嚴某等拿著欠條向企業財務部領取現金,可是財務部只付給員工兩個月的工資和獎金,嚴某等人不服,拿著「工資欠條」訴諸法院,法院以勞動爭議未經仲裁為由不予受理。企業領導對嚴某等人說:「按照法律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只有60天,4至10月的工資已經超過申請仲裁的時效了,你們不要再告了,等公司經營情況好轉就把工資補發給你們。」嚴某不知該如何是好?

「評析」

這起勞動爭議並沒有超過申請仲裁的時效,嚴某等人完全可以通過申請勞動仲裁要求企業支付1998年4月到10月的工資和獎金。首先,嚴某等人與企業之間有關「工資欠條」不能兌現的糾紛屬於勞動爭議,必須先申請勞動仲裁,法院不予受理的做法是正確的。本案中嚴某等人與企業之間的糾紛雖然在形式上體現為欠條不能兌現,但嚴某與企業之間並不是一般的債權債務關系。「工資欠條」糾紛在本質上仍屬於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關於拖欠工資的糾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二條的規定,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規定發生的爭議屬於勞動爭議。

因此,嚴某必須先申請勞動仲裁,只有在對仲裁裁決不服的情況下,才能向法院起訴。其次,本案並未超過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勞動法》第82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85條進一步規定:「勞動爭議發生之日」是指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就本案而言,嚴某的工資和獎金雖然是從1998年4月份開始無法按月領取的,但由於企業向嚴某出具了工資欠條,並承諾在1999年1月份還清。因此,在1999年1月之前嚴某並不知道自己領取工資的權利受到侵害。本案中「勞動爭議發生之日」應該指嚴某向企業要求兌現「工資欠條」但遭到拒絕之日,從這一天起的六十日內嚴某均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企業支付1998年4月至10月的工資和獎金。

⑵ 有關勞動法的案例分析,請高手幫忙

【案例】小李托親戚找朋友好不容易進了一家公司,當時沒有簽合專同,進去後乾的屬活很雜,工作崗位不固定,每個月領的工資也不一樣。一年後,他多次與公司協商簽訂勞動合同,想把工作崗位、內容、工資等各方面固定下來,可公司總是以「我們需要的就是一個能幹雜活的人」,「公司效益不固定工資也不能固定」,「如果不想干就另謀高就」等各種理由予以推託。結果,他幹了一年多,合同也沒簽成。後來公司換了個老闆,一上任就把他辭退了。
【解析】《勞動法》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但未規定法律責任方面的保障條款。為此,《勞動合同法》在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因此,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小李的要求是合法合理的,而公司辭退他是違法的,因為公司實際上與他已經訂立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⑶ 有關勞動法案例2

仲裁委員會應當支持趙小姐的請求,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根據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意見的規定,除了勞動法25條規定的情形之外,勞動者在醫療、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自動順延至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期滿為止。趙小姐正處於孕期,已經符合該規定的條件,因此單位這時中止勞動合同不僅不合情理,也是不合法的。所以應當支持趙小姐的請求,將勞動合同順延。

⑷ 關於勞動法的案例分析

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中應規定勞動內容。對於勞動內容法律沒有明確專規屬定,但是單位根據員工工作能力有權調整工作崗位,這一點毋庸質疑。因此雖然公司具有侵犯勞動者權利的嫌疑,但勞動者舉證相當困難。一般勞動仲裁首先調節,達到雙反認可的程度,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確實適應這一崗位,勞動仲裁最終很可能駁回你的仲裁請求。

⑸ 關於勞動法方面的案例

你這樣的勞動糾紛首先要到勞動仲裁委員會仲裁,只有對仲裁不服才可以向法院起訴。回

你與該單位是否有簽答訂勞動合同? 如果沒有的話,你可以以你上說的證據證明你與該單位有事實勞動關系。在仲裁的時候,你可以申請調取錄像,以及當時發放工資的你有簽名的資料,以及凡是單位持有的對你有利的證據。

依據勞動合同法,你可以主張 未簽訂合同的 雙倍工資,和辭退的經濟補償金。

只要當地司法環境還可以,勝訴很大。

⑹ 關於勞動法,我求教案例一條。

可以肯定地說甲某的權益受到了侵害。
1、單位應該給甲某簽定勞動合同,並辦理社保繳費。
2、雖然甲某與報社未簽訂合同,但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因此如果單位要求甲某離崗(我的理解是辭退,專業術語:解除勞動關系),是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

⑺ 有關勞動法的案例問題

張某在該單位有14年的工齡,根據《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張某的醫療期應當是12個月,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在勞動者的法定醫療期內不得解除勞動合同,而用人單位在其治療6個月後與其解除勞動合同屬於違法,所以張某可以依法要求單位繼續履行合同至12個月法定醫療期結束,再視其是否能夠勝任工作由單位決定是否依法解除勞動合同。張某不要求繼續履行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雙倍經濟補償金的賠償金,按照張某的工齡,2008.1.1前的工齡每滿一年賠償一個月工資,不滿一年算一年。2008.1.1後的工齡每滿一年賠償二個月工資,不滿半年賠償一個月工資,滿半年不滿一年賠償二個月工資。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⑻ 一個關於勞動法的案例

1. 該航空這么做(僅以你提問中的描述而言), 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迄今沒有任何法律法規禁止此類行為.
2. 不知你所說的"加強此類員工的保護"是指什麼, 是他們的勞動合同么?
至少從現有的信息看來, 該公司並沒有侵害"此類員工"的任何權利, 自然也無從談起什麼"保護"

⑼ 關於勞動法的案例

保險不是廠子里自行進行的保險公司的保險.社會保險應當是單位直接繳納給國家指定的經授權的保險經營機構.

工傷認定,其中一條是"上下班途中,遭遇機動車傷害的",所以你的朋友屬於工傷,並且應當享受到工傷保險.

這不是單位可以決定的,而是由法律規定的.

補充:

助動車的確不是機動車. 你朋友不能享受工傷. 只能向助動車肇事人要求賠償,協商不成的可以提起民事訴訟.

熱點內容
警方去法院 發布:2025-07-27 16:10:05 瀏覽:385
行政法律責任的風險 發布:2025-07-27 16:08:28 瀏覽:379
公安執法規范細則2017 發布:2025-07-27 16:08:24 瀏覽:177
加油吧喬麥社會與法 發布:2025-07-27 16:02:50 瀏覽:479
北京大學勞動法作業 發布:2025-07-27 15:41:06 瀏覽:95
葯事法規新 發布:2025-07-27 15:34:20 瀏覽:116
2017會修改勞動法嗎 發布:2025-07-27 15:28:23 瀏覽:12
刑法競合形態 發布:2025-07-27 15:19:46 瀏覽:611
瓷磚銷售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7 15:10:54 瀏覽:342
法律法規規章的關系 發布:2025-07-27 15:09:54 瀏覽: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