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適用聽證范圍
『壹』 聽證會制度體現了行政法的什麼原則
行政公開原則
行政公開原則的內涵概括為行政機關的議事活動及其過程公開和行政機關制定或決定的文件、資料、信息情報公開。行政公開的方式有旁聽、報道與轉播、刊載和查閱。實現行政公開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建立與健全一整套與之相匹配的法律制度,包括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情報信息公開制度、行政會議公開制度和公職人員財產申報制度等。
『貳』 請問行政法中聽證的問題
聽證分為廣義聽證與狹義聽證,廣義聽證泛指行政機關聽取當事人意見。狹回義聽證答特指行政機關以聽證會的形式聽取當事人意見的形式,狹義聽證又稱為正式聽證或審判式聽證。
廣義聽證是行政程序的一個基本要求,沒有什麼特別需要說明的。狹義行政在我國適用范圍較窄,除了行政處罰、行政許可外,還包括政府價格決策、行政立法、城市規劃、反傾銷與反補貼、醫療事故鑒定等等。
當事人申請聽證的,各相關法規一般都規定,只要符合條件,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
『叄』 我國哪些法律屬於行政法的范疇
首先要確定是廣義的法律還是狹義的法律,如果是廣義的法律,行政法有很多。
1、國務院頒布的行政法規,例如《工傷保險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事實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等。
2、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頒布的規范性文件,是行政規章,具有法律效力,屬於行政法的范疇。
3、由國務院部委頒布的規范性文件,是部委規章,屬於行政法的范疇。
狹義的法律,是全國人大或者其常委會通過的行政法律文件,例如:
《中華人民公告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等。
(3)行政法適用聽證范圍擴展閱讀
特徵
(1)行政法尚沒有統一完整的實體行政法典,這是因為行政法涉及的社會領域十分廣泛,內容紛繁豐富,行政關系復雜多變,因而難以制定一部全面而又完整的統一法典。
行政法散見於層次不同、名目繁多、種類不一、數量可觀的各類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之中。凡是涉及行政權力的規范性文件,均存在行政法規范。
重要的綜合性行政法律在我國和國外主要有:行政組織法、國家公務員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強製法、行政許可法、行政程序法、行政公開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等。
『肆』 行政法的四個聽證會有哪些
行政處罰、行政許可、稅務行政處罰、稅務行政復議聽證
『伍』 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的法律適用問題
行政訴訟法的法律適用:1、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專服提起的訴訟:屬
(一)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
(三)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
(四)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
(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六)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
2、行政法概念太大,無法回答。
『陸』 行政法的適用范圍
所謂行政法,是指調整由於國家行政權的作用而發生的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行政法法律淵源有很多,主要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法律解釋、國際條約、判例和指導性案例等。
行政法主要包括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行政主體法;
第二部分是行政行為法;
第三部分是行政監督法。
行政法的適用范圍: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行政法律關系。
『柒』 行政裁決適用范圍
親,這個是選不屬於的,應該選A,行政裁決的種類包括侵權糾紛,損害賠償糾紛和權屬糾紛。。。
『捌』 行政法中規定行政相對人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聽政
一、行政聽證,是指行政機關作出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利益的重大事項或者重大決定之前,充分聽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意見的活動。聽證制度是促進權力機關、行政機關依法決策、依法行政,維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一項重要制度。聽證制度是現代民主政治和現代行政程序的重要支柱性制度,是現代制度所追求的公正性與民主性的集中表現。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於2011年6月30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該法第十四條規定:起草法律草案、法規草案,擬設定行政強制的,起草單位應當採取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聽取意見,並向制定機關說明設定該行政強制的必要性、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聽取和採納意見的情況。
三、行政處罰法
1996年通過的《行政處罰法》第五章「行政處罰的決定」第三節專門規定了「聽證程序」,對行政處罰聽證的范圍、程序、要求等作出了具體的規定。這是我國最早提出聽證制度的一部法律。
四、立法法
2000年通過的《立法法》規定,法律、法規、規章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審核行政法規、規章送審稿時,凡送審稿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切身利益的,審核的法制機構可以舉行聽證會,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
五、行政許可法
2003年通過的《行政許可法》第四章「行政許可的實施程序」中第四節專門規定了「聽證」。第46條至48條,共三條,對行政許可聽證的范圍、程序、要求等作出了具體的規定。
六、價格法
《價格法》第23條規定,制定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公用事業價格、公益性服務價格、自然壟斷經營的商品價格等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應當建立聽證會制度,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主持,徵求消費者、經營者和有關方面的意見,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玖』 行政處罰法中,較大數額可以聽證,較大數額是多少
《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
國家工商總局制定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聽證暫行規則》第六條第一款對「較大數額罰款」作出了具體規定,即對公民處以5000元、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5萬元以上的罰款。
按以上規定,對公民處以5000元、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5萬元以上的罰款屬於告知聽證的「較大數額」。
(9)行政法適用聽證范圍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有關條款的規定,對於判決維持的具體行政行為,當事人必須履行,如果拒絕履行, 「行政機關可以向第一審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體行政行為在法定期限內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的,行政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
勞動行政處罰生效後,必然會產生國家強制力,運用這種強制力,開展勞動監察工作,可以保證勞動法律、法規及國家勞動政策得到認真的執行,及時糾正或者制止各種違法行為,保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的合法權益,從而起到預防勞動爭議的作用。
『拾』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包括哪幾種法
主要分兩種:一般行政法和特別行政法。
一般行政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
特別行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海關法》、《教育法》等。
1.《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制定本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教育法》的頒布是關系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件大事,對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促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制度,維護教育關系主體的合法權益,加速教育法制建設,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
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為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利益,加強海關監督管理,促進對外經濟貿易和科技文化交往,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制定的法律。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而制定的法律。
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促進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制定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