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試卷判斷題
『壹』 勞動法試題解析需要答案
勞動法明確規定,如果勞動合同到期,用人方不願與勞動者續簽勞動合專同,應當支付賠償屬金。如果是隨意解除勞動關系,應當支付雙倍賠償金。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可以要求支付雙倍賠償金。賠償金支付標准為一年工齡補償一月工資,未滿半年補償半月工資,已滿半年按照一月工資進行賠償。
『貳』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試題
1、商場要求「吳某需先交200元風險抵押金,如果吳某違約,則200元押金不再退還」。
2、試用期內約定為容6個月。因為本合同約定的期限才2年,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
3、試用期工資低於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
4、約定勞動者「患病住院懷孕」,用人單位有權解除勞動合同,並且不對吳某進行任何經濟補償。屬於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
『叄』 勞動法試題,幫忙解答,要詳細!
1、三班倒屬於綜合計算工時制,應當經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批;公司應當按照實際加專班時長計算屬加班工資、法定節假日加班,應當按照三倍工資標准計算工資;
2、法律規定企業應當給予職工帶薪年休假待遇,工作滿一年不滿十年,帶薪休假5天,十年以上不滿二十年,帶薪休假10天,二十年以上15天。如果沒有給予帶薪休假待遇,應當按照三倍工資標准支付帶薪休假工資;
3、正常來說,加班證據通常需要勞動者舉證,帶薪休假超過兩年的部分,也需要勞動者舉證。
以上答案供參考。
『肆』 勞動法考試
B、甲公司可抄以解除與李某的勞動合襲同
D、某俱樂部招用體操運動員
C、應當由該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A、一年
C、宋紅應退出房屋,並支付違約金
C、可以是主體雙方的合法行為,也可以是違法行為
C、6個月
D、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D、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B、150%
『伍』 2008年7月全國自學考試《勞動法》試題的案例分析題的答案
1.
(1)根據《勞動法》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書》
甲公司與王某於2006年10月5日簽訂勞動合同時確立勞動關系。
(2)根據《勞動法》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甲公司應當對王某工作進行培訓或者調崗後,認為王某依然不能勝任,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解除勞動關系。
(3)王某不能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與公司達成的和解協議,因為和解協議是雙方協商簽訂的,不具備強制性。
(4)法院處理該案的准則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根據《勞動法》第八十二條之規定,以當事人的仲裁申請超過六十日期限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書面裁決、決定或者通知,當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對確已超過仲裁申請期限,又無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的,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
2
(1)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若劉某接受培訓後回廠工作。工作2年後,劉某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合同,劉某最多應當承擔12000元違約金。而且,劉某不需退回培訓期間的工資。
(2)若劉某接受培訓後未回廠工作,而是去了另一家公司,是明顯的不誠信行為,用人單位因此而遭受的損失可以要求劉某和新公司賠償損失,但需要舉證證明損失是因為劉某而造成的,要求二者承擔連帶責任。
註:
第一題不適用《勞動合同法》,因為《勞動合同法》是2008.1.1實施的。
『陸』 知識產權法試題和勞動法試題
C.取得趙某和張某的許可並支付報酬
題目未做說明 理解為公開表演,演唱的曲子受到趙某所享有的 表演權的控制,而唱的歌詞受到張某 享有的 表演權的控制。
B.現役軍人
C.農業勞動者 D.與事業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人
勞動法只調整工商業僱傭關系,以上三類不是僱傭關系。所以不選
『柒』 勞動法試卷4
29.BCD 30.ABCD
簡答:
31.勞動法屬於經濟法部門,是調整勞動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
民法屬於民法部門,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財產關系、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32.勞動法律關系特徵:1、勞動法律關系主體雙方具有平等性和隸屬性。2、勞動法律關系具有以國家意志為主導、當事人意志為主體的特徵。3、勞動法律關系是在社會勞動中形成和實現的。
33.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
(一)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三)勞動生產率;
(四)就業狀況;
(五)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34.我國《勞動法》規定了我國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有四個,即:(1)公民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的原則。(2)按勞分配原則。(3)男女平等原則。(4)勞動者民主管理原則。
案例:
35.(1)能。因為合同里並未約定李某要做到多少業績才能拿到多少工資。
(2)生效。因為集體合同自簽訂之日起生效。
(3)不合法。因為法律規定: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是有效的,勞動仲裁部門應該受理。
(4)法院應當受理李某的訴訟請求。
36.(1)能領取。因為只要個人依法繳納了失業保險,那麼當他失業時,只要申請在規定的時間內就能領取。
(2)不合法。因為《勞動法》第四十二條第三項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捌』 電大勞動法考試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lo分。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弧內)
1.在勞動關系中,勞動者提供()。D.勞動能力
2.下列社會關系中,屬於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是()。C.四川一農家女被廣州一飯店錄用為服務員而發生的關系
3.勞動法律關系的核心和實質是()。c.勞動法律關系的內容
4.工資法屬於下列哪項勞動法律制度(). B.勞動標准法
5.在我國,就業訓練中心是培訓下列哪類人員的主要基地()C.失業人員
6.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按以下方式處理()。
B.用人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7.下列人員實行綜合計算工作時間的有()。C.鐵路巡檢工_
8.根據有關規定,未婚職工探望父母的探親假時間為每年()。C.20天
9.《失業保險條例》規定,失業人員失業前所在單位和本人按照規定累計繳費時間滿1年不足5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D.24個月
lo.根據有關規定,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由下列人員擔任()。B.工會代表
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個以上的正確答案,並將其序號填在括弧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
1.國際勞工組織的組織機構主要有(ABD)。A.國際勞工大會B,理事會D.國際勞工局
2.以下屬於勞動法凋整的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社會關系包括(.ABCE)。
A.勞動行政部門與用人單位之間田就業、培訓等問題而發生的關系
B.勞動行政部門與職工之間因就業、培訓等問題而發生的關系
C.工會組織與介業在執行勞動法過程中發生的關系E.社會養老保險關系
3.下列屬於特殊就業群體的是(ABCDE)。
A.婦女B.殘疾人C.未成年人D.少數民族人員E.退役軍人
4.以下關於試用期的表述,正確的是(AB)。
A.試用期的約定不得超過6個月 B.試用期內,勞動者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
5.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當參考的因素有(ABCD)。
A.勞動者本人最低生活費用B,勞動者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恬費用
C.社會平均工資水平D.勞動生產率
6.根據《女職工禁忌勞動范圍規定》的規定,女職工在月經期間禁忌從事的勞動包括(ACE)。
A.食品冷庫及冷水等低溫作業C.國家標准中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作業E.高空架線作業.
7.未滿「周歲的少年兒童從事以下勞動,不視作童工(AB)。
A.參加家庭勞動B.學校組織的勤工儉學
8.根據《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罰的種類具體包括(ABC)。
A.行政處分B.經濟處罰C.刑事制裁(或刑事處罰)
9.按照1993年實施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管理規定》的要求,目前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渠道主要包括(BCDE)。
B.銀行定期存款C.購買國庫券D.購買國家銀行發行的債券E.委託國家銀行、國家信託投資公司放款
10.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下列爭議應屬於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受理范圍的是(ABE).
A.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B.因企業開除、辭退違紀職工發生的爭議E.因職工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20分)
1.勞動就業權,是指具有勞動權利能力與勞動行為能力,並且有勞動願望的勞動者依法從事有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的勞動權利。
2.下崗職工,是指由於用人單位的生產和經營狀況等原因,已經離開本人的生產或工作崗位,並已不在本單位從事其他任何工作,在社會上沒有再就業,但仍與用人單位保留勞動關系的職工。
3.津貼,是對在特殊情況下工作的職工所付出的額外勞動消耗和生活費用進行合理補償的附加勞動報酬和物質鼓勵,是勞動報酬的一種補亢形式。
4.工作時間,是指依國家法律規定勞動者在一晝夜之內和一周之內用於完成本職工作的時間。
5.疾病保險,是指勞動者及其供養的親屬由於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後,在醫療和生活上獲得物質幫助的—種社會保險制度。
四、簡答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1.簡述勞動法中勞動的特徵。
特徵:(1)勞動法上的勞動,一般是人們在爭取與實現勞動全過程中的勞動。(3分)
(2>勞動法上的勞動是有償性勞動,它區別亍無償的義務性勞動。(2分)
(3)勞動法上的勞動帶有勞雇關系,或勞雇關系的勞動;區別於單個的家務勞動。(3分)
2.簡述職業安全法律保障的特徵。
(1)職業安全法律保障以保護勞動者人身安全為目的。(2分)在我國憲法和《勞動法》確立的勞動者的各項權利中,勞動者的生命權是最首要的權利,通過安全技術規程,督促企業不斷改善勞動條件,嚴格科學管理,使勞動者能夠按照科學和安全的方法進行操作,以防止和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的發生,實現保護勞動者生命安全的目的。(2分)
(2)職業安全法律保障是對各種勞動條件和生產設備的安全規定。(2分)
(3)職業安全法律保障具有突出的技術性特點。(2分)
五、論述題(14分)
試述社會保險與社會保障的關系。
答題要點:
我國1982年在國家「七五計劃」中提出的社會保障體系主要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四項內容。(1分)社會保險,是指國家依法對遭遇勞動風險的職業勞動者,提供一定物質補償和幫助,以維持其基本生活水平的社會保障制度。(2分)社會救濟也稱社會救助,是指國家和社會對因遭遇意外事件或自然災害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難而處於生存困境的社會成員,提供物質幫助,口使其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會保障制度。(2分)社會福利,是指國家在保障全體社會成員享受基本生存權利的基礎上,通過發屜福利事業,興建公共福利設施等政策措施,逐步改善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社會保障制度。(2分)優撫安置又稱為社會優撫,是指國家和社會對軍人或其家屬提供生活救濟、傷殘撫恤、退伍安置及其他社會優待的保障制度。(2分)
社會保險屬於社會保障的范疇,它同社會福利、社會救濟和社會優撫共同構成了社會保障的主要內容體系。(3分)由於社會保險的適用范圍是城鎮職業勞動者,一般情況下,通過社會保險就能使大多數暫時遇到經濟困難的社會成員獲得基本生活保障,因此,社會保險制度是社會保障體系的基礎和支柱部分。(2分)
六、案例分析題(20分)
某化工廠在2002年8月招收了一批工人並與之簽訂了三年的勞動合同。合同履行開始後,化工廠只在開始的兩個月按照合同約定給工人發了工資,之後一直拖欠工人工資達半年之久。工人多次請求發放工資,化工廠均以效益不好為由予以搪塞,同時卻經常要求工人加班,使得每位工人的平均日工作時間達到了13小時,如果有工人不願加班,就以所拖欠工資不予發放相威脅。
因為從事的是有化工產品的加工生產,化工廠又未向工人提供必要的衛生保護措施,致使許多工人患上了職業病,工人上醫院就診時發現,化工廠並未按照合同上的承諾,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
為此,工人們組織起來,推選代表准備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申訴,被化工廠得知後,派人對職工代表進行威脅和毆打。
試分析:
化工廠的上述行為侵害了勞動者的哪些權利,請一一列舉。
答題要點:
化工廠的行為侵害了工人的下列權利:
1.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2分)包括報酬請求權和報酬支配權。(1分)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1分)
2.獲得休息休假的權利。(2分)休息權是憲法規定的基本勞動權。國家規定了每天8小時,每周40小時的工作時間制度,同時規定了休息休假制度,對於延長工作時間的,要求必須出於勞動者自願,並做出了相應的限制規定。(2分)
3.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2分)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2分)
4.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2分)用人單位應當技照合同的約定,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保證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2分)
5.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2分)勞動法規定勞動者享有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明確了勞動者在勞動爭議處理中的主動地位和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平等地位。(2分)
『玖』 勞動法 人力資源試題
1、謝某提出終止合同是合法的,從兩個方面說,第一個方面謝某的情況應該是延續至謝某產假期結束,謝某主動解除的話完全合法。第二方面是謝某依據公司更改崗位(勞動合同變更)解除,這樣的話就有經濟補償,但如果用人單位不承認變更的話,則要等哺乳期結束才能解除與謝某的勞動關系。
2、公司不合法,變更崗位應該協商,而且關鍵是降低了勞動報酬。
3、08年前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也有經濟補償,只是標准與08年的《勞動合同法》有所不同。
『拾』 勞動法試題
1、法定節假日加班不得以調休辦法處理:
【加班勞動 標准】《勞動法》第四十四條專規定:有下列情形屬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2、法定節假日遇公休日,公休日可以順延或者調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