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作業2
1. 民事訴訟案例分析2
1.不能。理由:此案是人身損害侵權糾紛案件,劉英是由王娟所傷,劉英之母是由王娟之女所傷,不符合合並審理或一個案件。
2.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版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權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3. 民事訴訟2,選擇
1d
2c
3b
4a
5d
6c
7b
8a
9b
10b
11b
12c
13c
14a
15c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規定的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規定的內容是: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fa院應當再審: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5. 民事訴訟法多選題,求高手幫助2
ABC CD ACD ABCD BC ABCD AC BD AB ABC C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的規定: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所謂缺乏證據證明,指的是缺乏能夠證明案件基本事實所必不可少的證據,主要是基本證據或者主要證據,同時應注意缺乏證據證明與證據不足的區別。
(6)民事訴訟法作業2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二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反駁對方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
沒有證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
第五條:在合同糾紛案件中,主張合同關系成立並生效的一方當事人對合同訂立和生效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主張合同關系變更、解除、終止、撤銷的一方當事人對引起合同關系變動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對合同是否履行發生爭議的,由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
對代理權發生爭議的,由主張有代理權一方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
第六十四條:審判人員應當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觀地審核證據,依據法律的規定,遵循法官職業道德,運用邏輯推理和日常生活經驗,對證據有無證明力和證明力大小獨立進行判斷,並公開判斷的理由和結果。
第七十三條:雙方當事人對同一事實分別舉出相反的證據,但都沒有足夠的依據否定對方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案件情況,判斷一方提供證據的證明力是否明顯大於另一方提供證據的證明力,並對證明力較大的證據予以確認。
因證據的證明力無法判斷導致爭議事實難以認定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舉證責任分配的規則作出裁判。
7. 如何理解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
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理解如下: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銀發(1990)328號《利率管理暫行規定》的有關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是利率管理的主管機關,代表國家統一行使利率管理權。國務院批准和國務院授權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各種利率是法定的利率,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均無權變動。金融機構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規定的浮動幅度內、以法定利率為基礎自行確定的利率為浮動利率。金融機構確定浮動利率後,要報中國人民銀行備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94條規定中的銀行同期最高利率是指法定利率,即由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利率;同時,其他金融機構的利率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制定的利率范圍內均有所浮動,但一般是確定的。故應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規定的法定利率范圍內確定最高利率。
(7)民事訴訟法作業2擴展閱讀:
在明確各自分工的情況下,對拒不按照規定執行的違規者也制定了處罰辦法。
1、對擅自降低、提高或以變相形式降低、提高存款和債券利率的金融機構,轄區內中國人民銀行按其少付或多付利息數額處以同額罰款。對少付利息的,責令其向存款方如數補付;對多付利息的,責令其將非法吸收的存款,專戶、無息存入中國人民銀行直至該存款到期。
2、對擅自降低、提高或以變相形式降低、提高貸款利率的金融機構,轄區內中國人民銀行按其少收或多收的利息處以同額罰款。多收利息後,責令其向借款方如數退還。
8. 民事訴訟法2
1-10 B D D B C B A B B B
11- C A A A A D C B A
第14、15不太確定
9. 民事訴訟法問題2:
相關復依據:
(1)《最高人民法制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七條:「 經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組織當事人在開庭審理前交換證據。
人民法院對於證據較多或者復雜疑難的案件,應當組織當事人在答辯期屆滿後、開庭審理前交換證據。」
(2)第三十八條:「交換證據的時間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
人民法院組織當事人交換證據的,交換證據之日舉證期限屆滿。當事人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准許的,證據交換日相應順延」。
(3)第三十九條:「證據交換應當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進行。
在證據交換的過程中,審判人員對當事人無異議的事實、證據應當記錄在卷;對有異議的證據,按照需要證明的事實分類記錄在卷,並記載異議的理由。通過證據交換,確定雙方當事人爭議的主要問題」。
(4)第四十條:「當事人收到對方交換的證據後提出反駁並提出新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當事人在指定的時間進行交換。
證據交換一般不超過兩次。但重大、疑難和案情特別復雜的案件,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再次進行證據交換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