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國稅收行政法規
A. 求稅收行政法規 包括哪些法規, 不下於5個.最經常用的稅收法規
A 屬於稅收法律,不屬於稅收法規
B 由國務院頒布,屬於稅收法規
C 由屬於部門規章,不屬於稅收法規
D 由國家稅務總局頒布,屬於規范性文件,不屬於稅收法規。
B. 國務院制定的稅收行政法規 包括
1、國務院制定的稅收行政法規比較重要的還有《增值稅暫行條例》、《營業稅暫行條例》…版…目權前除了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其他各稅種都是以國務院制定的稅收行政法規作為基本法規。
3、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的稅收地方性法規 如山東省的《山東省地方稅收保障條例》、江西省的《江西省契稅實施辦法》等,幾乎每個省都有。
2、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的稅收部門規章有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制定頒布的《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等單項稅種的實施細則。國家稅務總局頒布的《稅務稽查規程》、《稅務代理試行辦法》、《稅務登記辦法》等等。
C. 我國稅收行政法規的制定機關是
我國稅收行政法規由4部分組成:
1、稅收法律:人大常委會通過,國家主席簽署回頒布;
2、稅收行政答法規:國務院常務委員會通過,國務院總理令公布;
3、稅收部門規章:財政部制定,以部長令公布;
4、稅收規范性文件:財政部、稅務總局一部門形式印發。
D. 國家稅務總局可以制定稅收行政法規嗎
不可以。
1、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回且按照《中華人民答共和國立法法》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2、規章是行政性法律規範文件。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在它們的職權范圍內,為執行法律、法規,需要制定的事項或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七十一條規定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
國家稅務總局是國務院的直屬機構,它制定的文件只能稱之為規章,它只能制定稅收方面的規章。
E. 我國稅收行政法規有哪些至少5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F. 稅收規章和稅收行政法規各有哪些
稅收行政法來規是指源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一種調整稅收關系的規范性文件。其效力僅次於憲法和法律,它是目前我國最主要的稅法法源。我國稅收實體法除個人和外資所得稅制定為法律外,均為稅收行政法規,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等均屬行政法規。
稅收規章是有權的國家稅收行政管理機關為執行稅收法律和法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是稅法的具體化,其作用在於使稅法具有可操作性。稅收規章的法律效力低於稅收法律和法規,但也是廣義上稅法的組成部分。在我國,有權制定稅收規章的部門包括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及地方政府。
G. 稅收行政法規由什麼制定
法律分析:稅收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稅收行政法規是指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一種調整稅收關系的規范性文件。因此有權根據稅收法律制定稅收行政法規的機關是國務院。稅收行政法規其效力僅次於國家根本大法和法律,它是目前國家最主要的稅法法源。國家稅收實體法除個人和外資所得稅制定為法律外,均為稅收行政法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八十九條國務院行使下列職權:(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二)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議案;(三)規定各部和各委員會的任務和職責,統一領導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工作,並且領導不屬於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全國性的行政工作;(四)統一領導全國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規定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職權的具體劃分;(五)編制和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國家預算;(六)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七)領導和管理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和計劃生育工作;(八)領導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九)管理對外事務,同外國締結條約和協定;(十)領導和管理國防建設事業;(十一)領導和管理民族事務,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利;(十二)保護華僑的正當的權利和利益,保護歸僑和僑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十三)改變或者撤銷各部、各委員會發布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規章;(十四)改變或者撤銷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十五)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劃分,批准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的建置和區域劃分;(十六)依照法律規定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范圍內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十七)審定行政機構的編制,依照法律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行政人員;(十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H. 稅收行政法規
法律分析:稅收行政法規 是指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根據憲法和 法律制定 的一種調整 稅收關系 的 規范性文件 。 其效力僅次於憲法和法律,它是目前我國最主要的稅法法源。 我國 稅收實體法 除個人和外資所得稅制定為法律外,均為稅收行政法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I. 下列屬於稅收行政法規的是()
下列屬於稅收行政法規的是(c:稅收征管法實施條例)。
其他的是基本法規。
J. 現行稅法中屬於法律的有哪幾部屬於行政法規的有哪幾部
現行稅法中屬於法律的有9部。分別是: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法》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法》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
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現行稅法中屬於行政法規的有28部,分別是: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8修訂)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7修訂)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7修訂)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3修訂)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
八、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九、外國公司船舶運輸收入征稅辦法(2011修訂)
十、中華人民共和國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五、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船舶噸稅暫行辦法(2011修訂)
十六、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2008修訂)
十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十八、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稅暫行條例(2007)
十九、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的實施辦法(2007修訂)
二十、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
二十一、外國在華常住人員攜帶進境物品進口稅收暫行規定
二十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
二十三、殘疾人專用品免徵進口稅收暫行規定
二十四、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稅收政策的規定
二十五、關於對進出口產品征、退產品稅或增值稅的規定
二十六、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徵收進口稅辦法
二十七、國務院關於現役革命軍人在徵收農業稅時如何計算農業人口的規定
二十八、財政部關於稅收管理體制的規定
(10)我說國稅收行政法規擴展閱讀
稅法是各種稅收法規的總稱。是稅收機關征稅和納稅人據以納稅的法律依據。稅法包括稅收法令、條例、稅則、施行細則、徵收辦法及其他有關稅收的規定。稅法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頒布,或由國家立法機關授權國家機關制定公布。
稅法體系中按稅法的功能作用、許可權劃分、法律級次的不同,可分為不同類型的稅法。
一、按照稅法的職能作用的不同,可分為稅收實體法和稅收程序法。稅收實體法主要是指確定稅種立法,具體規定各稅種的徵收對象、徵收范圍、稅目、稅率、納稅地點等。稅收程序法是指稅務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稅收管理法、納稅程序法、發票管理法、稅務機關組織法、稅務爭議處理法等。
二、按照主權國家行使稅收管轄權的不同,可分為國內稅法、國際稅法、外國稅法等。
三、按照稅收立法許可權或者法律效力的不同,可以劃分為稅收法律、稅收行政法規、稅收規章和稅收規范性文件等。
參考資料國家稅務總局-稅收政策
參考資料網路-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