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如何規定離職後社保
① 勞動法是怎麼規定離職後的社保
如果有新單位由新單位續交,如果沒有也可以自己交,個人只能繳納養老和醫療兩險。
② 員工離職後勞動法規定社保什麼時候停
摘要 離職後社保多久才會停要看當地的社保機構的繳費申報期和繳費時間,離職後原單位一般情況會下個月停止繳費。可攜單位出具的解除勞動關系證明去辦理 具體事宜建議咨詢社保部門。我國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③ 勞動法對社保的規定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勞動者離職當月,用人單位應當依法給勞動者繳納社保。
《社會保險法》
第六十三條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
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者補足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查詢其存款賬戶;並可以申請縣級以上有關行政部門作出劃撥社會保險費的決定,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劃撥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賬戶余額少於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要求該用人單位提供擔保,簽訂延期繳費協議。
用人單位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且未提供擔保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賣其價值相當於應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財產,以拍賣所得抵繳社會保險費。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④ 勞動法關於社保的規定
單位一般不會這樣做的,錢又不多,沒人給她計較的。但嚴格的講人家公司可以根據你的工作天數扣繳多給你交的部分。
⑤ 《勞動法》關於員工離職當月公司停交社保法律依據
如果勞動者有出勤滿15天,用人單位應當在當月為其繳納社保。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5)勞動法如何規定離職後社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
⑥ 離職後要求原單位社保補交,在《勞動法》中那一條可以做為依據
你的這兩個問題都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作為依據,具體應該是版:
第十七條勞動合權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另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具體可向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仲裁部門申訴。
⑦ 員工離職後勞動法規定社保什麼時候停
員工離職一般情況下是你離職當月的社保就會停掉了 但是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應該上完一個月以後再離職 這樣這個月的社保就有了
⑧ 勞動法中關於辭職後的社保問題和其他待遇問題
你提出辭職後30日,不管單位是否批准你都可以離開單位。如果你為單位提供了正常勞動,單位應支付你相應的報酬和為你繳納社會保險。如果你認為單位侵犯了你的權益,你可以到當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者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
⑨ 勞動法是否有規定員工離職後最後一個月社保可以折現工資發放
沒有這樣的規定。
勞動者在職,用人單位就應當為勞動者繳納社保,否則是存在勞動風險的。
⑩ 勞動法規定:辭職了社保問題怎麼辦
辭職後,如果有新單位,社保可以轉到新單位續交,如果沒有可以暫停,以後再續交,社保可以累計計算。也可以以靈活就業方式自己繳納,自己只能繳納養老和醫療兩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