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對上班路程的規定嗎
Ⅰ 單位提出調動,但路途較遠,勞動法是否有規定上班距離
上班地點變換,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並獲得補償嗎?關鍵是看新地點是否在原勞動合同的約定范圍內。
一、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工作地點是合同的必備條款,如果用人單位對工作地點變換,則屬對勞動合同的實質變更,那麼就需要雙方協商變更,單位不能單方做出變更,否則屬於違約。因此,你可以拒絕去新地點工作。
另外,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所以,這種情況下,用人單位也可以與你解除合同,但要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標准,給予你一定的補償金,即一個月的工資。
Ⅱ 勞動法有沒有上下班的路程在幾小時之內
沒有,暫時還沒有對這個有做規定。
Ⅲ 勞動法有沒有明文規定工作單位的距離
這個真沒有 。
勞動法主要調整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以及爭議,至於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距離並沒有規定。如果路程遠可以主動辭職。
Ⅳ 最新勞動法中對上下班途中是否屬於工作時間
上班途中不算工作時候,但新勞動法規定,工人在上下班途中發生車禍版,算為工傷。上班時權間就是指定上下班時間之間的那段時間
新修訂《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章工傷認定
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Ⅳ 中國最新勞動法對上班時間的規定是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條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的限制: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條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四十五條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Ⅵ 勞動法規定上班距離超過多少公里需班車接送
這個問題勞動法沒規定。此項是看企業規模、企業實力、企業福利和文化價值觀。一般情況下,應聘面試過程中,面試人員都會問及你的生活、住宿等問題,然後就企業情況雙方進行選擇。
Ⅶ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上下班的路程在幾小時之內
我國勞動法規沒有規定上下班的路程在幾小時之內的,只有《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工傷認定條件是上下班必經道路以及今年規定放寬的上下班接送孩童學校的必經道路。
Ⅷ 新勞動法上班路程來四小時以上可有車貼嗎
勞動法沒有規定車貼,是否給予車貼由用人單位自主確定。
對於上班是否給予車補,如何車補,對企業職工而言,法律法規並入規定。一般而言,屬於企業自主權,由用人單位依法自主規定。勞動者求職,選擇到離家較遠的單位,是自主行為,應當自行承擔責任。但是,用人單位本市行政區域內搬遷的,因為工作地點是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之一,勞動者不能乘坐本市公交工具達到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車補。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關於做好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勞資糾紛預防處理工作的意見》
粵人社規〔2013〕3號
二、指導企業理順勞動關系和社保關系應重點把握的幾個問題
(三)關於勞動合同繼續履行問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企業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股東)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企業發生合並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企業繼續履行。
「三來一補」企業轉型登記為企業法人後,勞動合同由承繼權利義務的新企業繼續履行。
企業在本市行政區域內搬遷,職工上下班可乘坐本市公共交通工具,或企業提供交通補貼、免費交通工具接送等便利條件,對職工生活未造成明顯影響的,勞動合同繼續履行。
原勞動合同繼續履行的,企業不需支付經濟補償。企業與職工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企業不得擅自降低職工薪酬待遇;職工的本企業工作年限連續計算,雙方可在勞動合同或以其他書面形式註明職工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
Ⅸ 新勞動法對上班時間是怎麼規定的
根據《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規定: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四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
1、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2、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9)勞動法對上班路程的規定嗎擴展閱讀:
勞動時間的界定:
1、准備結束時間系指勞動者在工作日(班),為完成生產任務或作業的准備和結束所消耗的時間;
2、作業時間系指勞動者直接用於完成規定的生產任務或作業所消耗的時間;
3、勞動者自然需要的中斷時間系指勞動者因自身的生理需要而必須中斷正常工作的時間;
4、工藝中斷時間系指勞動者在工作時間中,因工藝技術特點的需要使工作必須中斷的時間。
Ⅹ 勞動法職工下班到上班的時間有什麼規定嗎
勞動法規定職工每天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