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退休金怎麼算呀
1. 退休金怎麼計算的
參加工作、個人交費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按月發基本養老金。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一般是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及本人指數化月平均交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交費每滿1年發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是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按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來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2. 退休金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現在的退休金計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
1、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加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除以2乘繳費年限乘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各省市並不相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乘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乘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3. 我的養老金如何計算
肯定是違規了.
看得出用人單位極不負責任.
你不用擔心,可以使用法律來保護自己,根據《勞動法》的相關規定,用人單位必須跟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並購買保險,因此購買社保是必須的,屬於強制保險,因此你可以跟用工單位協商解決,無果的情況下,申請勞動仲裁或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反映並投訴,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等,是可以得到有效解決的。
其證據就是證明跟單位有勞動關系,比如工資條,工牌等。
一般需要補交所欠的月份.
單位方式參保,以實際工資作為交納基數。
以單位買全社保為准,計算如下所示:
醫療保險:個人承擔2%,單位承擔8%;
養老保險:個人為8%,單位承擔20%;
失業保險:個人為1%,單位承擔2%;
工傷保險:個人無,單位1%;
生育保險:個人無,單位1%;
公積金:個人3.5%,單位3.5%。
而工傷和生育保險的費用均由單位承擔。
舉個例子,以工資為6000元/每月,那麼其需要交納的保費為:
醫療保險:6000*2%=120元,單位6000*8%=480元;
養老保險:6000*8%=480元,單位6000*20%=1200元;
失業保險:6000*1%=60元,單位6000*2%=120元;
工傷保險:個人無,單位6000*1%=60元
生育保險:個人無,單位6000*1%=60元
公積金:6000*3.5%=210元,6000*3.5%=210元。
因此個人總計為:870元,單位總計為:2130元。
計算的數據可能會與實際的有出入,但計算的方式是這樣的.
4. 退休金怎麼計算
您有視同繳費年限.
5. 退休金怎麼算
法律分析:退休員工的退休工資是參照未退休時的工資進行計算的。即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因此退休工資會受到工作年限和退休前薪級工資的影響,工作越久的退休工資越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6. 退休金是怎麼計算的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l%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l/Al+a2/A2+……+an/An)÷N
公式中,al、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繳費工資額;
Al、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
N為企業和職工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
(6)勞動法退休金怎麼算呀擴展閱讀:
按退休金籌措方式
在實務中,企業制訂的退休金的籌措方式可分為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和未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
1、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
企業提取退休基金,交給獨立的信託機構,如銀行或保險公司,由其保管運用,在職工退休時,由信託機構從退休基金中支付退休金。企業除非已完全履行退休金給付義務,否則不得將退休基金收回。
2、未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
企業未提取退休基金交付信託機構保管運用,或者企業雖提取了退休基金,但自行保管運用,而未交付給信託機構保管使用,在職工退休時,企業自行籌措資金支付退休金。這種辦法與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相比,職工的退休金缺乏保障。
7. 退休職工的退休金到底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呀
基本養老金=基 礎 養 老 金+個 人 賬 戶 養 老 金 老政策退休時基本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20/100+ 實際繳費工資累計額的11%/10年×12月(/代表除號) 註:1、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交滿15年,便按以上公式給付養老金。2、單位繳費工資總額20%(其中17%進入統籌賬戶,3%進入個人賬戶),個人繳費8%進入個人賬戶。新政策退休時基本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數/100+實際繳費工資累計額的8%/(平均預期壽命-退休年齡)×12月 註:1、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 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 本人繳費指數; 「本人繳費指數」為「本人當月繳費工資」除「當月當地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後的歷年算術平均值。2、單位繳費工資總額20%全部進入統籌賬戶,個人繳費8%進入個人賬戶。3、本決定實施後到達退休年齡但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不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存儲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4、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只點明「個人賬戶」有利率,沒承諾未來利率水平,如何盡快解決空賬運轉狀況實現可能的增值是問題的關鍵。大部分進入「統籌賬戶」的資金沒有利息收益。5、所謂「平均預期壽命」又稱「人口平均期望壽命」,是指在現階段每個人如果沒有意外,應該活到的年齡,其數值呈逐年上升趨勢。 例如,北京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京社保發[2004]9號)通知「2003年4月1日至2004年3月31日期間,計算預提社會保險費用時,北京市人口平均壽命期望值以78歲做為計提參數;2004年4月1日至2005年3月31日期間,以80歲做為計提參數」。
8. 退休金怎樣計算
在的上班族都有參加社保,眾所周知社保最低繳費年限滿15年,退休後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但是很多人並不清楚,我們月月都在繳納社保,退休後究竟可以領多少養老金?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退休人員養老金是如何計算的。
社保繳費滿15年就可以享受養老金待遇,其實是指社保中的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要求為15年,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公式都是全國統一的,具體如下:
1、基礎養老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通過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影響基礎養老金的因素比較多,退休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繳費年限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基礎養老金。比如你所在的退休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5000元,而你的指數化月平均工資也是5000元,社保累計繳費年限為30年,那麼退休時領取的基礎養老金為(5000+5000)÷2×30×1%=1500元。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的余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其中60歲計發月數139,55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70,50歲退休計發月數195。
假設你60歲退休,退休時個人養老金賬戶的總額為10萬元,那麼可以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為100000÷139≈719元。
通過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影響退休人員養老金的因素比較多,退休人員所在地區的工資水平越高,那麼養老金水平就越高,所以通常北上廣這些一線城市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普遍比三四線城市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要高一些,另外與退休人員自身工資水平也有關系,現在上班族的社保繳費基數都是根據自身工資水平來確定的,自身工資越高,社保繳費基數就越高,所以養老金也就越高。
另外退休以後,國家每年還會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進行統一調整,養老金調整一般是採用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調整的,不同地區具體調整方案不同。
參加社保後,如果參保人不幸去世,那麼個人賬戶余額是可以被繼承的,並且繼承人還可以領取喪葬費、撫恤金等待遇。這些退休待遇各省市並不相同,具體以當地政策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