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婦女保障細則

勞動法婦女保障細則

發布時間: 2022-03-29 17:40:52

『壹』 《勞動法》和《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了對女職工的特殊勞動保護,如何理解男女平等和特殊保護之間的關系

《勞動法》和《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了對女職工的特殊勞動保護,還有《內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容定》更為明確具體。
如何理解?女職工有其性別與社會活動中的處境特別因素,女性與男性比明顯處於弱勢,施以相應的保護則是更明確的維護男女平等。而且從社會家庭關繫上,人人有母親,或妻子、姐妹、女兒,對女職工的保護本身就是對親人的保護,延伸到對本人的保護。

『貳』 我國保障婦女的法律法規

專門保護婦女權益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女職工禁忌勞動范圍規定》、《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關於嚴懲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的犯罪分子的決定》、《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含有保護婦女權益條款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反家庭暴力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選舉法》、《企業法》、《義務教育法》、《監獄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1、《婦女權益保障法》對於婦女的人身權利作了如下規定:

第三十三條、國家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人身權利。

第三十四條、婦女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剝奪或者限制婦女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婦女的身體。

2、《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三十四條 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後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女方提出離婚的,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

第四十六條 離婚時,女方因實施絕育手術或者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處理子女撫養問題,應在有利子女權益的條件下,照顧女方的合理要求。

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第二十六條婦女懷孕、生育和哺乳期間,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特殊勞動保護並可以獲得幫助和補償。

第五十八條國家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實行特殊勞動保護。

未成年工是指年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勞動者。

第五十九條 禁止安排女職工從事礦山井下、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

5、《反家庭暴力法》

第三十三條 加害人實施家庭暴力,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叄』 關於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特別規定、婦女權益保障法的問題

給你幾點建議:
1、不要違反公司制定的規定製度,因為單位可以從此做文章,即使孕期女專工,如果達到公司可屬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的,單位仍然可以辭退你的。
2、產假是在產前15天可以開始休,單位無權阻止,你可以到醫院開具相關預產期的證明或者孕檢證明,這樣可以證明你是在什麼可以休假了,注意提交給單位的方式,要留有依據證明你確實告知單位。
3、其實任何事情都是雙方協商一致為宜,畢竟真正鬧出來,你還是要花時間和精力的,如果協調不成,可以報勞動監督大隊強制單位執行勞動法。
4、我注意到你們單位不讓上報總公司,你如果都打算仲裁了,為何不向總公司的人事反應,讓他們出面處理呢,也許單位也怕總公司認為他們做的不合適所以才不讓你上報的呢。

『肆』 勞動法中的婦女生育條例

產假時間:根據《勞動法》及國務院發布的《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任何用人單位的女職工均享有產假,假期為90天,其中產前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女職工懷孕流產的,所在單位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給予一定時間的產假。女職工懷孕不滿4個月流產時,給予15天至30天的產假;懷孕滿4個月以上流產者,給予42天產假。 產假工資:關於產假期間的工資待遇,如果企業沒有參加生育保險社會統籌,女職工產假期間的工資應該由企業支付。《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規定,不得在女職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資。如果企業參加了當地勞動保障部門建立的生育保險,並且按時足額繳納生育保險費的,根據《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試行辦法》(勞部發[1994]504號)規定,女職工產假期間,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給生育津貼,其標準是本企業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獎勵產假:除了國家統一規定的產假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頒布的計劃生育條例中一般都規定了獎勵產假,各地獎勵產假的期限有所不同。 產檢工資:另外,根據國務院《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的規定,懷孕的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應當算作勞動時間。原勞動部《問題解答》(勞安字[1989]1號)進一步明確規定,為了保護孕婦和胎兒的健康,應按衛生部門的要求作產前檢查。女職工產前檢查應按出勤對待,不能按病假、事假、曠工處理。對在生產第一線的女職工,要相應地減少生產定額,以保證產前檢查時間。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9號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已經1988年6月28日國務院第十一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1988年9月1日起施行。 總理 李鵬 1988年 7月21日 第一條 為維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減少和解決女職工在勞動和工作(以下統稱勞動)中因生理特點造成的特殊困難,保護其健康,以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一切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下統稱單位)的女職工。 第三條 凡適合婦女從事勞動的單位,不得拒絕招收女職工。 第四條 不得在女職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者解除勞動合同。 第五條 禁止安排女職工從事礦山井下、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 第六條 女職工在月經期間,所在單位不得安排其從事高空、低溫、冷水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 第七條 女職工在懷孕期間,所在單位不得安排其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不得在正常勞動日以外延長勞動時間;對不能勝任原勞動的,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予以減輕勞動量或者安排其他勞動。 懷孕七個月以上(含七個月)的女職工,一般不得安排其從事夜班勞動。在勞動時間內應當安排一定的休息時間。 懷孕的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應當算作勞動時間。 第八條 女職工產假為九十天,其中產前休假十五天。難產的,增加產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十五天。 女職工懷孕流產的,其所在單位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給予一定時間的產假。 第九條 有不滿一周歲嬰兒的女職工,其所在單位應當在每班勞動時間內給予其兩次哺乳(含人工喂養)時間,每次三十分鍾。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個嬰兒,每次哺乳時間增加三十分鍾。女職工每班勞動時間內的兩次哺乳時間,可以合並使用。哺乳時間和在本單位內哺乳往返途中的時間,算作勞動時間。 第十條 女職工在哺乳期內,所在單位不得安排其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勞動,不得延長其勞動時間,一般不得安排其從事夜班勞動。 第十一條 女職工比較多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以自辦或者聯辦的形式,逐步建立職工衛生室、孕婦休息室、哺乳室、托兒所、幼兒園等設施,並妥善解決女職工在生理衛生、哺乳、照料嬰兒方面的困難。 第十二條 女職工勞動保護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有權向所在單位的主管部門或者當地勞動部門提出申訴。受理申訴的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訴書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處理決定;女職工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處理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十三條 對違反本規定侵害女職工勞動保護權益的單位負責人及其直接責任人員,其所在單位的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並責令該單位給予被侵害女職工合理的經濟補償;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四條 各級勞動部門負責對本規定的執行進行檢查。 各級衛生部門和工會、婦聯組織有權對本規定的執行進行監督。 第十五條 女職工違反國家有關計劃生育規定的,其勞動保護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計劃生育規定辦理,不適用本規定。 第十六條 女職工因生理特點禁忌從事勞動的范圍由勞動部規定。 第十七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規定,制定具體辦法。 第十八條 本規定由勞動部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 本規定自一九八八年九月一日起施行。一九五三年一月二日政務院修正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中有關女工人、女職員生育待遇的規定和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六月《國務院關於女工作人員生產假期的通知》同時廢止。 採納哦

『伍』 國家對婦女勞動權利有哪些保障

《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指出,未來十年,中國力求實現保障婦女平等享有勞動權利,消除就業性別歧視。中國將努力實現婦女占從業人員比例保持在40%以上,城鎮單位女性從業人數逐步增長;男女非農就業率和男女收入差距縮小;技能勞動者中的女性比例提高;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中的女性比例達到35%;保障女職工勞動安全,降低女職工職業病發病率。
去年底,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主要數據報告發布。報告顯示:婦女身心健康狀況良好,但中西部農村婦女健康有待改善;女性受教育狀況明顯改善,平均受教育年限顯著提高;女性在城鄉經濟活動中表現活躍,超過七成的女性在業,但男女勞動收入差距較大;城鄉女性的社會保障狀況顯著改善,性別差距明顯縮小;女性政治參與意識較強,但參與管理和決策的比例較低;就業中的性別歧視、家庭暴力等現象不容忽視;八成以上的被調查者認同男女平等不會自然而然實現,需要積極推動性別平等。
由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1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旨在研究社會資源和機會在各國男性和女性人口之間的分配狀況。報告顯示,中國在男女平等方面排在全球第61位。中國分數較高的兩項分別是「經濟參與和機會」以及「政治賦權」,表明中國女性在從事職業和參政方面的進步。「健康與生存」項目,中國排名第133名,排名靠後的主要原因是由「重男輕女」引起的男女出生性別比失衡。
上述三組主要數據都表明,在中國,全面保障婦女生活和身心健康任重道遠。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力的市場化供需配置,可以激勵人們的勞動積極性,但男女兩性經濟和社會地位的差距,並引致收入差距擴大,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從國家和社會發展平衡的角度來說,把保障婦女權利上升到國家戰略層次,讓社會分配更公平,讓廣大婦女能夠分享社會發展成果,將更好地推動我國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實現。
由此看來,勞動和社會保障是非常重要的調節工具。隨著婦女平均壽命的延長,老年問題更多的是老年婦女問題。許多婦女到老年階段會由於就業不穩定、就業層次低或就業不充分,無法享受與就業關聯的職工養老保險待遇,未就業城鎮婦女醫療保障與需求的差距甚至大於農村婦女。諸多方面的問題值得社會關注。
從婦女就業狀況與社會地位問題考察,我們發現:
第一,近年來,我國城鄉就業總人口、城鎮就業總人口中的女性從業人數都有所增加,並呈上升趨勢,但城鎮單位從業人員中女性人數卻在下降。其中反映的一個基本事實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婦女社會參與程度的提高,中國婦女就業規模繼續擴大,婦女日益成為勞動大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婦女參與經濟的層次與男性相比仍然偏低,農業女性從業人口、城鎮女性非正規就業人口持續增加,而就業穩定性和社會保障程度最好的城鎮單位,就業的女性數量和相對比例均略有降低,形成總就業人口中女性比例大於城鎮就業女性比例,城鎮就業人口中女性比例大於城鎮單位就業女性比例的態勢。
第二,非農就業是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轉移的過程中,女性在青年階段並不滯後。問題在於,受傳統性別分工和中國特有的候鳥式遷移模式的影響,女農民工在結婚生子之後,很多人不得不留在家鄉或返鄉照顧老人和孩子。也就是說,由於家庭因素,在農村勞動力轉移過程中,男性比女性更能穩定就業,職業發展也更好。另一個現象是,在勞動力市場中,雖然在知識技術密集度較高的行業,女性的數量和比例不斷上升,但是更多的女性從事低端工作。女性從業的流動性和不穩定性都比較明顯。政府和社會各界要重視勞動力轉移中的性別差距問題,切實保護婦女的就業權利。
第三,在城市化進程中,收入差距拉大不可避免,但並非不可控。轉型期的中國,收入差距在各個群體都有所表現,在這一過程中,性別差異表現也比較突出。由於女性非正規就業、低端就業的比例大於男性,男女收入差距拉大是一個必然問題。解決這一問題,要靠提高婦女就業層次,改善婦女就業結構,提高婦女正規性就業(城鎮單位就業)的比例。
近年來,手工編織業、家庭服務業等成為我國大力發展的、適合婦女就業的行業。這一舉措並不會使女性職業層次降低。在個性化需求和個性化消費日益興起的當今社會,手工編織業面對的絕不是低端市場,其就業層次並不低。當然,相關部門在推動傳統手工編織業走向市場的過程中,需要解決有三個問題,即提高工藝水準,提高市場開拓和市場營銷的水平,樹立品牌意識,打造知名品牌。
從婦女社會保障現狀考察,根據2011年,省社科規劃重大課題「社會性別視野下的公共政策研究」,對我省社會保障政策及其執行狀況進行全面調查分析,結果表明,我省社會保障覆蓋面逐年擴大,在維護女性社會保障權益方面呈現出積極態勢,體現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國企女職工的養老金權益得到維護,原國有企業(含縣、區以上集體企業)解除勞動關系的女工,實行「界定對象、兩條通道、自主選擇、平衡過渡」辦法,允許選擇50周歲或55周歲作為退休年齡,這一規定較好地保護了國企女職工的權益。二是醫療保險覆蓋面持續擴大,農村計生戶婦女的生殖健康關懷被納入保障體系,廣大城鄉育齡婦女的生殖健康水平有所提高。三是失業保險與促進就業並重,登記失業的女性享受失業保險待遇,並可通過勞務派遣、社區就業、婦女小額貸款扶持項目等實現再就業。四是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平穩發展,受益婦女人數逐年遞增。五是城鄉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多種救助政策改善了貧困婦女的生存和發展境遇,特別是在婦聯等社會組織的推動下,政策設計和實踐推進的性別意識有所增強,「同工同酬」等權利的性別公平意識逐步被社會所接受。但是,具體到政策設計、制定、執行、監督評估等多個環節,相對於男性,在勞動就業權利、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方面,性別歧視問題依然存在,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未來對婦女勞動保護的主要目標應該分為預期性和約束性兩個層次。預期性指標,是預計和期望達到的目標,主要通過引導公眾社會性別意識、社會力量行為來實現。約束性指標是必須實現的目標,主要通過依法加強管理和提供社會服務來實現。譬如,在婦女職業安全方面,「保障女職工勞動安全,降低女職工職業病發病率」,應該成為約束性目標,職業病發病率的高低直接反映廣大職業婦女勞動安全狀況,主管部門要有相關統計,便於操作、執行、檢查,確保婦女勞動安全。
聯合國婦女大會的《行動綱領》對提高婦女地位的機制有明確界定:「第一,它所包含的設置是政府內的,是設在政府或政黨的中央一級的協調單位;第二,其工作的核心內容是社會性別在決策中的主流化;第三,提高婦女地位機制的最有效方式是把它設在最高層,而且還要密切聯系婦女組織和婦女群眾。」這為我們強化社會性別公平意識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思路。

『陸』 關於勞動法對婦女的保護。。。。

只要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就適用。

『柒』 婦女勞動法

1、針對婦女保護的勞動法規是:《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19號)
2、《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的網路鏈接為:http://ke..com/link?url=9lZjPKWwmhKUUiQvsfv2U-59FgUmV6XWxCJylKW_uPJz2EB6jms__uZnWJOYvrhmyjceGCQYjx_kj0_5pYKE3zUeIVg55-vGPN6OJKlkGEDYjWGwo-1k4yDeAmm

『捌』 勞動法對婦女生育後工作安排的保護

產假時間:根據《勞動法》及國務院發布的《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任何用人單位的女職工均享有產假,假期為90天,其中產前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女職工懷孕流產的,所在單位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給予一定時間的產假。女職工懷孕不滿4個月流產時,給予15天至30天的產假;懷孕滿4個月以上流產者,給予42天產假。 產假工資:關於產假期間的工資待遇,如果企業沒有參加生育保險社會統籌,女職工產假期間的工資應該由企業支付。《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規定,不得在女職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資。如果企業參加了當地勞動保障部門建立的生育保險,並且按時足額繳納生育保險費的,根據《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試行辦法》(勞部發[1994]504號)規定,女職工產假期間,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給生育津貼,其標準是本企業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獎勵產假:除了國家統一規定的產假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頒布的計劃生育條例中一般都規定了獎勵產假,各地獎勵產假的期限有所不同。 產檢工資:另外,根據國務院《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的規定,懷孕的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應當算作勞動時間。原勞動部《<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問題解答》(勞安字[1989]1號)進一步明確規定,為了保護孕婦和胎兒的健康,應按衛生部門的要求作產前檢查。女職工產前檢查應按出勤對待,不能按病假、事假、曠工處理。對在生產第一線的女職工,要相應地減少生產定額,以保證產前檢查時間。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9號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已經1988年6月28日國務院第十一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1988年9月1日起施行。 總理 李鵬 1988年 7月21日 第一條 為維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減少和解決女職工在勞動和工作(以下統稱勞動)中因生理特點造成的特殊困難,保護其健康,以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一切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下統稱單位)的女職工。 第三條 凡適合婦女從事勞動的單位,不得拒絕招收女職工。 第四條 不得在女職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者解除勞動合同。 第五條 禁止安排女職工從事礦山井下、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 第六條 女職工在月經期間,所在單位不得安排其從事高空、低溫、冷水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 第七條 女職工在懷孕期間,所在單位不得安排其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不得在正常勞動日以外延長勞動時間;對不能勝任原勞動的,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予以減輕勞動量或者安排其他勞動。 懷孕七個月以上(含七個月)的女職工,一般不得安排其從事夜班勞動。在勞動時間內應當安排一定的休息時間。 懷孕的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應當算作勞動時間。 第八條 女職工產假為九十天,其中產前休假十五天。難產的,增加產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十五天。 女職工懷孕流產的,其所在單位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給予一定時間的產假。 第九條 有不滿一周歲嬰兒的女職工,其所在單位應當在每班勞動時間內給予其兩次哺乳(含人工喂養)時間,每次三十分鍾。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個嬰兒,每次哺乳時間增加三十分鍾。女職工每班勞動時間內的兩次哺乳時間,可以合並使用。哺乳時間和在本單位內哺乳往返途中的時間,算作勞動時間。 第十條 女職工在哺乳期內,所在單位不得安排其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勞動,不得延長其勞動時間,一般不得安排其從事夜班勞動。 第十一條 女職工比較多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以自辦或者聯辦的形式,逐步建立職工衛生室、孕婦休息室、哺乳室、托兒所、幼兒園等設施,並妥善解決女職工在生理衛生、哺乳、照料嬰兒方面的困難。 第十二條 女職工勞動保護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有權向所在單位的主管部門或者當地勞動部門提出申訴。受理申訴的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訴書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處理決定;女職工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處理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十三條 對違反本規定侵害女職工勞動保護權益的單位負責人及其直接責任人員,其所在單位的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並責令該單位給予被侵害女職工合理的經濟補償;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四條 各級勞動部門負責對本規定的執行進行檢查。 各級衛生部門和工會、婦聯組織有權對本規定的執行進行監督。 第十五條 女職工違反國家有關計劃生育規定的,其勞動保護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計劃生育規定辦理,不適用本規定。 第十六條 女職工因生理特點禁忌從事勞動的范圍由勞動部規定。 第十七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規定,制定具體辦法。 第十八條 本規定由勞動部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 本規定自一九八八年九月一日起施行。一九五三年一月二日政務院修正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中有關女工人、女職員生育待遇的規定和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六月《國務院關於女工作人員生產假期的通知》同時廢止。

『玖』 勞動法是怎麼保護婦女權益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對女職工權益的保護規定在以下法條中。

第五十八條國家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實行特殊勞動保護。

第五十九條禁止安排女職工從事礦山井下、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

第六十條不得安排女職工在經期從事高處、低溫、冷水作業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

第六十一條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活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第六十二條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九十天的產假。

第六十三條不得安排女職工在哺乳未滿一周歲的嬰兒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其他勞動,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9)勞動法婦女保障細則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配套法規《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對女職工權益保護的規定

第一條為了減少和解決女職工在勞動中因生理特點造成的特殊困難,保護女職工健康,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體經濟組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等用人單位及其女職工,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用人單位應當加強女職工勞動保護,採取措施改善女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對女職工進行勞動安全衛生知識培訓。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遵守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將本單位屬於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的崗位書面告知女職工。

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由本規定附錄列示。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對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進行調整。

第五條用人單位不得因女職工懷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與其解除勞動或者聘用合同。

『拾』 新勞動法婦女權益保護法問題

1、國家最新規定的復女制職工權益保護的法律為《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19號)
2、該規定的網路鏈接為:http://www.gov.cn/zwgk/2012-05/07/content_2131567.htm

熱點內容
法院執行局局長與庭長 發布:2025-07-21 07:00:40 瀏覽:338
會計從業資格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試題解析 發布:2025-07-21 06:59:08 瀏覽:845
一建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發布:2025-07-21 06:39:36 瀏覽:104
旅行社政策法規 發布:2025-07-21 06:33:59 瀏覽:615
基金外包法規 發布:2025-07-21 06:33:52 瀏覽:185
鄉村法律服務講話 發布:2025-07-21 06:32:26 瀏覽:538
我國稅收法治建設中的不足 發布:2025-07-21 06:32:16 瀏覽:667
依法治國十 發布:2025-07-21 06:31:30 瀏覽:589
行政法誰舉證 發布:2025-07-21 06:30:03 瀏覽:738
審計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層次 發布:2025-07-21 06:30:03 瀏覽: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