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毀三方
⑴ 國企三方毀約,怎麼處理!
重點的大學違約金是5000,一般本科是3000,如果你現在想違約就得交3000的違約金,並且會有一次的違約次數,因為你即使沒有上交那兩份三方協議,那個編號是唯一的,所以只要你簽字了,公司蓋章了那麼合同就生效。綜合以上還得三思,如果真不想去,先找好一個比它更好的工作,比如前景,待遇等等再毀約。如果沒有你就先去報到,工作一段時間再辭職。
⑵ 關於國有企業三方協議毀約
可以的。簽了三方協議畢業以後一年之內你更換工作單位的途徑有兩個:其一是直接辭職辦理失業手續,再到新單位續簽勞動合同,按著勞動法原單位接到辭職信以後一個月內不答復視為有效,並且不得扣留勞動者的檔案等;其二是讓原單位給你出具解約函,回學校辦理改派手續,然後拿著空白的三方協議以應屆畢業生身份繼續擇業。第一個途徑沒有違約金的問題,也不受原來單位的制約,並且工齡可以接續。缺點是公務員考試、事業編制招聘、大多數國有企業等就業機會要求必須是應屆大中專畢業生,你辦理辭職以後就是去了寶貴的機會。第二種辦法的優點是改派以後就業范圍不受限制,缺點是原用人單位給你出具解約函會向你提出違約責任追究問題。改派的程序和手續:原簽約單位出具解約函~要回已經簽署的三方協議和派遣證~回學校就業指導辦公室辦理改派手續~學校就業指導辦公室收齊手續送省教育廳申請新的三方協議表格~發給畢業生~與新單位簽署三方協議~回學校辦理派遣證。
⑶ 三方協議違約怎麼處理
到簽訂三方協議的單位報到,簽訂勞動合同以後辭職,勞動者有自由擇業的權力,用人單位不答復的一個月後視為有效,然後辦理失業證,然後到你想去的單位再就業。
畢業生違約,除本人應承擔違約責任、支付違約金外,往往還會造成其他不良的後果,主要表現在:
(1)用人單位花人力、物力財力,參加人才交流會等,做了大量工作,錄用人員的後期工作已考慮、安排,一旦違約,一切工作付諸東流,全得另起爐灶,造成工作被動。
(2)用人單位往往將畢業生違約當成是學校管理不嚴,影響學校和用人單位長期合作關系,由於對學校懷疑,以後可能不會再到學校挑選畢業生。
(3)對其他畢業生有影響。
【法律依據】:
根據《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⑷ 關於三方協議毀約的問題
單純從法律角度講(可自行翻閱《勞動合同法》),除非你和單位之間存在「單位給你提供培訓」和「單位和你之間簽訂保密協議」兩種情形下存在「違約金」一說,別的狀況下不涉及違約金問題,即,單位無權要求你支付違約金。
問題在於實際操作:從lz提的問題來看,你是應屆畢業生,根據一般校方規定,若你沒有舊的三方------而這個是需要你已經簽的那個單位在你交了違約金以後寄回給你學校的------很明顯,倘若你不交違約金,他們是不會作廢掉這份三方的,那麼會導致學校是不給你新三方的,這樣你就不可以與新的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了。
同為應屆生,找工作不易,希望所說的能幫到你。
⑸ 三方協議 毀約最多賠償多少 國家有相應的法律嗎
是的。三方協議具有法律效力。上面寫多少就要賠償多少。但是也可以協商。
⑹ 勞動法 三方協議違約金
三方協議可以約定違約金,但是該違約金僅限於你是否到約定的單位入職,你一旦到了約定的單位入職,你就屬於履行了三方協議的約定,也就無需向有關單位支付違約金。你到了用人單位以後,就不受該協議的限制,你與單位之間的權利義務,完全應當按照勞動法律的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執行。
⑺ 三方協議用人單位毀約。
這位同學,無論處於什麼理由,就業簽訂三方協議也是要慎重的,那是自己的後半生啊。請你參照我的提示去辦理改派手續,這是我的博文。
三方協議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的簡稱,它是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的書面表現形式,能解決應屆畢業生戶籍、檔案、保險、公積金等一系列相關問題。協議在畢業生到單位報到、用人單位正式接收後自行終止。
三方協議一旦簽署,就意味著大學生第一份工作就基本確定,因此,應屆畢業生要特別注意簽約事項。高校就業辦一位老師說,大學生簽三方協議前,要認真查看用人單位的隸屬,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一般都有人事接收權。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則需要經過人事局或人才交流中心的審批才能招收職工,協議書上要簽署他們的意見才能有效。應屆畢業生還要對不同地方人事主管部門的特殊規定有所了解。
三方就業協議書不同於勞動合同。首先,三方就業協議書是國家教育部統一印製的,主要是明確三方的基本情況及要求。三方就業協議書制定的依據是國家關於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法規和規定,有效期為:自簽約日起至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報到止的這一段時間。而勞動合同是受《勞動法》和《合同法》的限定和保護,有些用人單位如許多外企在確定錄用時(註:在到用人單位報到前),就同時要求和畢業生簽訂一份類似勞動合同的協議;而更多的用人單位則要求先簽「就業意向書」,畢業生報到後再簽訂勞動合同。其次,就業協議是三方合同,它涉及學校、用人單位、學生等三方面,三方相互關聯但彼此獨立;而勞動合同是雙方合同,它由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兩方的權利、義務構成。第三,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時仍然是學生身份,但是簽訂勞動合同時應當是勞動者身份。勞動合同一經簽訂,就業協議的效力應當喪失。如果勞動合同與三方協議附件內容矛盾,以勞動合同為准。
簽勞動合同要注意四個方面,簽三方協議要留心五個細節。
大學生簽勞動合同一要明確職務和崗位,否則,用人單位會利用調職的方式,變相壓迫你主動辭職,不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打發你。二要防止用人單位不斷用換崗位的方式,反復延長試用期,因為同一個崗位同一個人不能適用兩次試用期,而換崗位就沒有限制了。三要在勞動合同中明確最低的工資標准,最好能將年終獎用條款固定下來,作為工資的一部分。由於我國暫時沒有對年終獎定性,這個法律空白有可能被用人單位利用,將來成為剋扣薪水的一種方式。四要了解用人單位是否給員工辦理社會保險。如果沒有社保,等於工資減去很多,還不能享受國家和單位的社保福利。
大學生簽三方協議首先要看填寫的用人單位名稱是否與單位的有效印鑒名稱一致,如不一致,協議無效;填寫自己的專業名稱時,要與學校教務處的專業名稱一致,不能簡寫。第二,外企、合資企業、私企一般採用試用期,根據合同期的長度,可以從1―3個月不等,通常試用期為3個月,不得超過6個月。國家機關、高校、研究所一般採用見習期,通常為一年。第三,不少單位為了留住學生,以高額違約金約束學生。學生在協商中要力爭將違約金降到最低,通常違約金不得超過5000元。第四,現行的畢業生就業協議屬「格式合同」,但「備注」部分允許三方另行約定各自的權利義務。為了防止用人單位承諾一套、做一套,畢業生可將簽約前達成的休假、住房、保險等福利待遇在備注欄中說明,如發生糾紛,可以此維護自己合法權利。第五、學生在簽訂協議時,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步驟進行。等用人單位填寫完畢、蓋章後再到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簽證蓋章。切忌自己填寫完畢後就直接到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要求蓋章。這樣帶來的後果是,單位在填寫時,工資待遇等與過去承諾的大 相徑庭。學生卻因為自己和學校都已經簽字蓋章,無回天無力。或者逆來順受,或者就被迫違約賠償用人單位 。
三方協議作為國家統計大學生就業率的一個根據,同時也是國 家派遣證發放的一個證明。只有你簽署了三方協議,拿回學校,學校才會在你畢業後將派遣證發給你,而你拿著派遣證到你工作的單位報道,就此開始計算工齡,而你也就擁有了幹部身份。
如果學生本人不按三方協議就業,用人單位有權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如果用人單位不執行三方協議,學生可以要求其支付違約金的雙倍賠償,學生不能找到滿意工作的,用人單位要繼續執行協議。 如果你在畢業前實習的時候想辭職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去原來那個單位退協議,再到想去的新單位簽協議,學校更改派遣證,然後到新單位去報到。我們招過很多這樣的,更改派遣的。但是,正規的國企不會錄用沒有派遣證的,你不更改是不行的。有的人會給你出主意,讓你不要理原單位,直接到想去的單位報到,我告訴你,那是他不懂,或者是故意給你挖坑。你沒有派遣證和協議,連戶口、四險一金、勞動就業等記等等都辦不了,只能是打工,不是就業。況且,招錄已經與別的企業簽了協議的學生,可能面臨著被起訴的風險,正規的國家單位是不會這樣辦的,你必須證明你的派遣證是即將就業的單位。就像足球運動員要轉會,必須給原單位轉會費是一樣的,或者是自由身 。
⑻ 毀三方協議的後果
法律分析:毀三方協議的後果是支付違約金,如果已經與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交了勞動保險、醫療保險,則必須要等到單位解除合同後再說,否則,單位不給解除合同手續,就無法續交保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⑼ 簽好三方協議用人單位單方面毀約怎麼辦
如果還未畢業,學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勞動者,所以不適用《勞動法》,只能和公司簽訂三方就業協議書,而三方協議屬於契約,受民法保護,不受勞動法保護,也就意味著可隨時違約,也無需提早三十日提出。但是,如果三方協議上約定違約金,毀約的話則要按約定付違約金。
如果學生已經拿到畢業證書,已簽訂勞動合同的已畢業學生,要辭職的話,則要提前三十日和公司提出,打書面辭職書。這種情況下不用付違約金。但進行過專業技術培訓的話,勞動者須支付違約金,違約金金額不超培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