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重要的時間

行政法重要的時間

發布時間: 2022-03-30 00:01:20

1. 行政法訴訟時效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回訟的,應答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 行政法中對時間的規定依據是什麼

因為我國司法資源較少,另外也是為了促進公民能夠及時行使自己的權利,因而法律設置了期限,至於期限的長短是根據一般情況的需要,沒有絕對的標准,對行政復議的申請等權利行使的期限設置一般考慮了當事人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的時間,決定是否申請的時間,去申請所需的時間等等因素。

3. 我國行政法頒布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及相關的訴訟法和處罰法

目前我國綜合性的行政法律主要有: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公務員法、國務院信息公開條例等,行政強製法尚在審議中,行政程序法的出台還遙遙無期。另外,國務院發布的行政法規、省級人民政府和國務院部門發布的規章,都是行政法律。
行政訴訟法 1989年4月4日頒布,1990年10月1日實施。其作用是保證人民法院正確、及時審理行政案件,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
行政處罰法1996年10月1日開始實施。

4. 新行政法生效時間

法律分析:1.我國行政處罰法並未沒有明確規定行政處罰決定書的生效時間,但相關履行處罰決定和未按決定履行處罰義務應招致何種法律後果的條文均表明: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是自送達給當事人之日起生效,除了處罰決定書上明確了某具體時間履行外,一般均應當立即開始履行決定中載明的義務。

2.當場行政處罰決定書填寫說明,寫明被處罰人(單位)的基本情況,違法事實:簡易程序要求違法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因此應寫明經查證屬實的違法事實的具體情況。有多種違法行為的,應分類填寫。違法依據:寫明違反法律的具體條款,一般是禁止性或義務性條款。要求寫明法律名稱和具體條款,一般是法律責任條款,沒有相應法律責任條款的不得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四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第五條 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5. 行政法什麼時候出台

麻煩.設置-下最`佳.

6. 我國行政法頒布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國家行政復管理的法律、法規制統稱為「行政法」,所以沒有一部具體叫「行政法」的法律。行政法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一千多部,在這里不可能一一列出。

7. 行政法規的發布時間和成文時間哪個更重要

在公文寫作中,大家常常會發愁,這個成文日期和發文日期到底是不是一樣的版。成文日期亦稱制文日期,是權公文生效時間的根據之一。凡公文都要准確清楚地標識成文日期,它直接關繫到一篇公文的時效。對其確定一般依這樣的標准進行:會議通過的公文,以會議通過的日期為准;領導人簽發的公文,以簽發日期為准;聯合行文,以最後簽發機關領導人的簽發日期為准;法規體公文以批准日期為准;電報及一般信函以實際發出日期為准。成文日期要用阿拉伯數字將年、月、日標全,年份應標全稱,月、日不編虛位(即1不編為01)。發文日期又稱印發日期,是指公文的印製和發出日期,標識這一要素是為了准確反映公文的生成時效,對其確定要以公文付印的日期為准,用阿拉伯數碼,標識於公文版記部分「抄送機關」之下的位置。要特別注意成文日期與印發日期在時間上的同一性和差異性,亦即二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但在不一致時,印發日期只能晚於成文日期,而決不可能提前。

8. 行政法中的期限是工作日還是自然日

這個不能一概而論,分述如下:

第一,《行政許可法》中的期限全部為「工作日」,依據如下:
該法第八十二條:本法規定的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期限以工作日計算,不含法定節假日。

第二,《行政強製法》中的期限10日以下的為「工作日」,依據如下:
該法第六十九條:本法中十日以內期限的規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節假日。

第三,《行政復議法》中的「5」日和「7」日為工作日,依據如下:
該法第四十條第二款:本法關於行政復議期間有關「五日」、「七日」的規定是指工作日,不含節假日。

第四,《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只有兩個期限15日和20日都是工作日:
該條例第十八條:屬於主動公開范圍的政府信息,應當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
該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行政機關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如需延長答復期限的,應當經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同意,並告知申請人,延長答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

第五,其他行政法律規范中皆沒有明確是工作日還是自然日。但一般來講,3日、5日、7日這些較短期限都應當理解為工作日,因為本身時間較短,如果算自然日,趕上節假日國家機關不上班,就會使得公眾喪失期限利益,顯然是不公允的。另外《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拘留日期當然是自然日。

希望能幫到你。

9. 弱弱的行政法時間問題

應當是第一種。
但是實踐中,在有效期屆滿前,也是可以提交申請的。

熱點內容
歷年國際經濟法司考真題及解析 發布:2025-07-21 06:12:51 瀏覽:652
法院臨時工待遇 發布:2025-07-21 06:02:32 瀏覽:546
2015勞動法值班 發布:2025-07-21 06:01:40 瀏覽:986
勞動法補償金不滿一年 發布:2025-07-21 06:01:04 瀏覽:560
教育廳政策法規處 發布:2025-07-21 06:01:01 瀏覽:50
民事訴訟法模擬題答案 發布:2025-07-21 06:00:20 瀏覽:383
供貨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1 05:50:29 瀏覽:825
交通法規怎樣是闖紅燈 發布:2025-07-21 05:45:37 瀏覽:926
經濟法基礎輕松過關1pdf 發布:2025-07-21 05:17:55 瀏覽:400
經濟法廣告法知識總結 發布:2025-07-21 05:17:50 瀏覽: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