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解釋負責人出庭的規定

行政訴訟法解釋負責人出庭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3-30 00:36:01

1. 行政訴訟法2015 行政機關負責人必須出庭嗎

你好,中國快律為您解答。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專,應當委託行屬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一般情況下,是應當出庭的,除非有特殊原因,但是需要提供相關證明,所以一般是必須出庭的。這是新《行政訴訟法》很大的一個修改。

2. 新《行政訴訟法》對被告出庭應訴有哪些具體規定

要求是除非有特別任務,行政機關的正職或者副職應當出庭,確實不能出庭的,應當書面委託熟悉業務的負責人出庭,不能讓律師自己出庭。

3. 打行政官司,新行政訴訟法是否必須要求原告法人出庭,可否委託代理人

原告也就是行政相對人,行政訴訟法只是要求行政機關的負責人出庭,並沒有要求原專告的法人出庭,原告可以直接委屬托自己的員工或律師參加訴訟。
參考法條:《行政訴訟法》第三條第三款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行政訴訟法解釋》第五條 行政訴訟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行政機關負責人」,包括行政機關的正職和副職負責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可以另行委託一至二名訴訟代理人。

4. 新《行政訴訟法》對被告出庭應訴有哪些具體規定

新行政訴訟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行政機關的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因特殊情況不內能應訴的,也容應當指派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應訴。這里的負責人指正職和副職,這里的指派實質應當出具書面的授權委託書,也就是說,在以後的行政訴訟中不得出現只有代理律師的情況。
行政訴訟法是為了規范和保障人民法院能夠正確、及時的審理行政案件,是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國家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行政訴訟法是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和行政訴訟參加人(原告、被告、代理人等)進行訴訟活動必須遵守的准則。它規定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程序方面的法律規范和行政訴訟參加人行使權利、承擔義務的各種法律規范,是現代國家據以建立行政訴訟制度的法律依據。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從而根據憲法的規定製定的一部程序性法律。

5. 新《行政訴訟法》對被告出庭應訴有哪些具體規定

新行政訴訟法第復三條第三款規定,行政制機關的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因特殊情況不能應訴的,也應當指派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應訴。這里的負責人指正職和副職,這里的指派實質應當出具書面的授權委託書,也就是說,在以後的行政訴訟中不得出現只有代理律師的情況。

6.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可不可以委託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出庭

根據《行政訴訟法》規定,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委託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依法應訴。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 行政訴訟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行政機關負責人」,包括行政機關的正職和副職負責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可以另行委託一至二名訴訟代理人。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出庭應當說明理由。

(6)行政訴訟法解釋負責人出庭的規定擴展閱讀

相關案件:

2018年10月29日上午,副市長田揚暢代表市政府,就寧國市曾某等三原告訴宣城市人民政府《不予受理行政復議申請決定書》一案,在宣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庭應訴。寧國市政府負責人及承擔具體組織實施征地工作的國土部門相關人員參加庭審旁聽。

庭審中,原、被告雙方在合議庭的主持下,依據各自掌握的證據,展開了激烈的舉證、質證和辯論。市政府法制辦主要負責人作為該案中市政府的代理人充分詮釋了市政府作為復議機關當初作出不予受理行政復議決定的主要事實和證據依據,並就雙方爭議的核心焦點從案涉行政復議決定的合法性、合理性等多角度作了補充說明。

對原告方依法尋求法律救濟最直接最高效的途徑予以了明確的引導。

田揚暢代表市政府綜合闡述了意見。他指出,一直以來,宣城市政府高度重視各級人民法院的審判監督工作,市政府負責人依法出庭應訴,定期對各級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情況實施督查考核問責,並將督查情況作為依法行政目標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據。

他表示,對原告方通過復議、訴訟等法律途徑尋求權利救濟,完全理解並積極支持,同時也真誠地歡迎社會各界對我市各級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工作持續予以關注和監督。他指出,就本案而言,我們認為原告方提起的行政復議申請確實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規定的宣城市政府依法受理的范圍。

原告方已經就征地批復不服向省政府提起行政復議申請,同時,原告方若對寧國市政府及其相關職能部門後續征地實施行為不服,仍然可以繼續通過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法定渠道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庭審結束後,田揚暢帶領寧國市政府負責人與原告方及其委託代理人進行了深入溝通,寧國市政府負責人進一步了解了原告方的案件訴求和要求,表明了進一步溝通協商、協調處理的明確態度,對原告方提出的正當訴求寧國市政府高度重視並將在後續工作中認真研究、妥善處理。

市政府負責人此次出庭應訴,在全市行政機關中形成了領導幹部帶頭出庭應訴,依法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的典型示範作用,營造了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濃厚氛圍。

7. 新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施行:行政機關如何出庭應訴

一、高度重視行政應訴工作。行政訴訟是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的重要法律制度,做好行政應訴工作是行政機關的法定職責。行政訴訟法施行以來,各地區、各部門依法履行行政應訴職責,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消極對待行政應訴、干預人民法院受理和審理行政案件、執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不到位、行政應訴能力不強等問題依然存在,有的還較為突出。各地區、各部門要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行政應訴工作對於依法及時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規范行政行為、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的重要意義,把加強和改進行政應訴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抓緊抓好。
二、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審理行政案件。行政機關要尊重人民法院依法登記立案,積極支持人民法院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對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的監督,不得借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等名義,以開協調會、發文件或者口頭要求等任何形式,明示或者暗示人民法院不受理依法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或者對依法應當判決行政機關敗訴的行政案件不判決行政機關敗訴。
三、認真做好答辯舉證工作。被訴行政機關要嚴格按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辯狀,提供作出行政行為的證據和依據。要提高答辯舉證工作質量,做到答辯形式規范、說理充分,提供證據全面、准確、及時,不得拒絕或者無正當理由遲延答辯舉證。
四、依法履行出庭應訴職責。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要帶頭履行行政應訴職責,積極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不得僅委託律師出庭。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會高度關注或者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等案件以及人民法院書面建議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的案件,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經人民法院依法傳喚的,行政機關負責人或者其委託的工作人員不得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
五、配合人民法院做好開庭審理工作。被訴行政機關出庭應訴人員要熟悉法律規定、了解案件事實和證據,配合人民法院查明案情。要積極協助人民法院依法開展調解工作,促進案結事了,不得以欺騙、脅迫等非法手段使原告撤訴。要嚴格遵守法庭紀律,自覺維護司法權威。
六、積極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被訴行政機關要依法自覺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決、裁定和調解書

8. 行政機關作為被告時其主要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嗎

根據《行政訴訟來法》第三條 人民法自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行政訴訟法》解釋第五條 行政訴訟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行政機關負責人」,包括行政機關的正職和副職負責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可以另行委託一至二名訴訟代理人。
應當出庭,不出庭應當說明理由。

9. 行政訴訟行政機關負責人必須出庭嗎


【法律分析】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是指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依法應當在第一審、第二審、再審等訴訟程序中出庭參加訴訟,行使訴訟權利,履行訴訟義務。行政機關負責人不能出庭的情形:不可抗力;意外事件;需要履行他人不能代替的公務;無法出庭的其他正當事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三條 第三款 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應訴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應訴。

10. 新行政訴訟法是否必須要求被告法人出庭

新行政訴訟法的第三條中所說的負責人是指正職和副職的負責人,同時規定,如果出現特殊情況,正職和副職都不能到場,應當讓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這一條款主要解決的是行政機關只委託律師,而不出庭應訴的問題。

熱點內容
法院臨時工待遇 發布:2025-07-21 06:02:32 瀏覽:546
2015勞動法值班 發布:2025-07-21 06:01:40 瀏覽:986
勞動法補償金不滿一年 發布:2025-07-21 06:01:04 瀏覽:560
教育廳政策法規處 發布:2025-07-21 06:01:01 瀏覽:50
民事訴訟法模擬題答案 發布:2025-07-21 06:00:20 瀏覽:383
供貨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1 05:50:29 瀏覽:825
交通法規怎樣是闖紅燈 發布:2025-07-21 05:45:37 瀏覽:926
經濟法基礎輕松過關1pdf 發布:2025-07-21 05:17:55 瀏覽:400
經濟法廣告法知識總結 發布:2025-07-21 05:17:50 瀏覽:412
法院盧金滿 發布:2025-07-21 05:17:49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