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中保密義務是

勞動法中保密義務是

發布時間: 2022-03-30 02:19:47

『壹』 勞動合同法,保密協議規定。

根據勞動法復第二十四制條「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中,一般業務員並不需簽訂競業協議,但可以簽訂保密協議。
簽訂保密協議的人員並不受保密時間的限制,一旦泄露企業機密需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簽訂競業協議人員限制時間最高為離職後兩年,在限制時間內原服務單位需給予一定補償。
請注意,保密協議和競業協議是兩個概念,但一般在簽訂競業協議時會附帶簽訂保密協議。

『貳』 勞動法——保密協議

1.保密條款的期限不超過兩年.
2.合同中未提及甲方的義務,<<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對負有專保秘義屬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3.保密條款的違約金只有在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時候,才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你只是辭職不受此限制,你只需提前30天向單位提出書面申請就行.
4.離職後如果單位仍需你守此保密條款,需向你按月支付經濟補償,因此合同里未提及,可由雙方協商,但最長不超過兩年.
如果單位無支付,則無權要求你守此承諾,出無權要求你支付違約金.

『叄』 求助,勞動法中保密協議相關問題

用人單位可以與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訂立保密協議,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協議的,應當支付違約金。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二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與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它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保密事項,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進行限制區域、期限、經濟補償和違約金數額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約定,但禁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兩年。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法釋〔2013〕4號)規定, 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了競業限制,但未約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履行了競業限制義務,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的30%且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按月支付經濟補償金。
因用人單位的原因導致三個月未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除競業限制約定並支付3個月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後,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按照約定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

『肆』 勞動合同保密條款

法律分析:保密條款要注意四個方面的問題:(一)內容要切合實際。保密協議的內容既要依據法律,又不能照搬法律。因為法律規定就全局而言的,對一個具體用人單位和一個勞動者來說,有不少具體的實際情況,協議內容在不違背法律規定的前提下,應由當事人協商確定。例如:勞動法規定,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用人單位可結合實際情況,將本單位某某產品或工序的生產技巧、化學配方、工藝流程、技術秘決、設計圖紙以及本單位的貨源情報等一項或數項內容與勞動者進行約定,而不可照搬法律,籠統約定要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一句話。(二)條款要嚴密。約定的保密條款是雙方當事人履行協議的依據,嚴密完整的保密約定應當具備商業秘密的內容、期限、權利義務、違約責任、泄密賠償辦法等項條款,至於約定的途徑既可以在勞動合同正文中直接對保密事宜作出具體約定,也可以在勞動合同之外另訂一個保密協議,作為勞動合同的附件;當然也可以在勞動合同中提及有關用人單位商業秘密保守,雙方一致同意按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員工保密規則制度、辦法等執行。若僅有用人單位有關保密規章制度,但在勞動合同中未提及或未約定適用勞動者,那麼就不能認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有保守商業秘密的約定,追究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保密事項的賠償責任就失去前提。(三)保密范圍要適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伍』 勞動法怎麼規定對員工的資料保密的

你們把離職員工的住址告訴客戶,不在勞動合同法保密義務范圍內,但如果由此對離職員工構成生活上的影響,則屬民事法律管轄范疇。

『陸』 勞動法,關於保密協議,急用,謝謝!

勞動法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第二十五條 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第二十六條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柒』 關於公司法規定的保密義務和勞動法規定的保密義務區別

公司法第一百來四十九條源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第(七)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可以看出公司法上的保密義務針對的是董事、高管的行為。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可以看出,勞動法規定的保密義務針對的是普通勞動者

『捌』 新的《勞動合同法》 保密義務者中的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指的是哪類人

一般是指合同約定負有保密義務的相關人員(除高管、高級技術人員之外的人)。

『玖』 勞動法—保密協議

保密協議通常指協議當事人之間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書面或口頭的信息(即保密回信息)約定答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該等信息的協議。
如果負有保密義務的當事人違反協議約定將保密信息披露給第三方,給另一方當事人造成損失的,負有保密義務的違約當事人將承擔民事上的賠償責任。
公司秘密包括下列秘密事項:
第一:公司尚未付諸實施的經營戰略、經營方向、經營規劃、經營項目及經營決策;
第二:公司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
第三:公司內部掌握的合同、協議、意見書及可行性報告、主要會議記錄;
第四:其他經公司確定應當保密的事項。
第五:公司所掌握的尚未進入市場或尚未公開的各類信息;
第六:公司財務預決算報告及各類財務報表、統計報表;
第七:公司職員人事檔案,工資性、勞務性收人及資料;

熱點內容
2018年執業葯師法規真題 發布:2025-07-21 06:18:38 瀏覽:316
類似道德經 發布:2025-07-21 06:18:37 瀏覽:500
歷年國際經濟法司考真題及解析 發布:2025-07-21 06:12:51 瀏覽:652
法院臨時工待遇 發布:2025-07-21 06:02:32 瀏覽:546
2015勞動法值班 發布:2025-07-21 06:01:40 瀏覽:986
勞動法補償金不滿一年 發布:2025-07-21 06:01:04 瀏覽:560
教育廳政策法規處 發布:2025-07-21 06:01:01 瀏覽:50
民事訴訟法模擬題答案 發布:2025-07-21 06:00:20 瀏覽:383
供貨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1 05:50:29 瀏覽:825
交通法規怎樣是闖紅燈 發布:2025-07-21 05:45:37 瀏覽: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