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253條遲延履行金
Ⅰ 民事訴訟法第253條
《民事訴訟法》第253條 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回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答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五百零六條被執行人遲延履行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利息或者遲延履行金自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履行期間屆滿之日起計算。
第五百零七條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非金錢給付義務的,無論是否已給申請執行人造成損失,都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已經造成損失的,雙倍補償申請執行人已經受到的損失;沒有造成損失的,遲延履行金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據具體案件情況決定。
Ⅱ 民訴法253條遲延履行金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中加倍是如何解釋?
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發生於法院判決生效以後,
系因債務人沒有於期限內履行還款義務而導致的利息。因此,
首先它發生的期間具有特殊性;其次,區別於當事人之間的約定利率,
該債務利率是法定利率;第三,此債務利息系在銀行同期貸款最高利率計付的
債務利息之基礎上增加一倍,可見該利息除彌補債權人在遲延履行期間的利息損失外,
還具有一定的懲罰性。既是執行措施,其自然具備執行的一般功能,
即以國家的強制為後盾,保證生效判決的有效落實,從而達到維護法律尊嚴、
最終實現保護權利人合法權益的目的。法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
是以增加經濟負擔的形式對不履行生效判決、裁定的當事人形成震懾,
促使義務人盡快完成給付義務。民間借貸涉及群體廣泛,拖、欠款屢見不鮮,
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作為解決借貸糾紛的一項重要措施,
值得我們深入掌握和研究。加倍支付利息的計算及問題常見的判決文書中,
利息的計算方式為:判決給付之日前,利息按照當事人借條中約定的利息計算;判決給付之日後,
利息按照銀行同期貸款最高利率的兩倍計算。而這樣的計算方式很可能損害債權人合法權益。
《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同類貸款利率,
當地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多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包含利率本數)。
超過此限度的,超過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當事人完全可以約定利率為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四倍,實踐中多半約定的也是兩倍到三倍。此種情況下,法院判決中規定了一個給付期限,如果債務人為在規定的期限內給付,此時支付的利息將會由期滿前約定的四倍變成期滿後法定的「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兩倍」,債權人所得的利息反而減少,即此時的加倍支付利息並沒有起到補償和懲罰的作用。這意味著該加倍支付條款的適用可能損害債權人的利益。
Ⅲ 民事訴訟法253條延遲履行金怎麼計算
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內義務的,應當容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三條 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Ⅳ 《民事訴訟法》第253條,遲延履行金是多少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這個利息又是多少
未支付的款項按同期同檔商業貨款利率計算。加倍就是再乘以二。
Ⅳ 民事訴訟法253條規定(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如何算謝!
是按照日萬分之1.75來計算的,法律依據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程序中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加倍計算之後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包括遲延履行期間的一般債務利息和加倍部分債務利息。
遲延履行期間的一般債務利息,根據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方法計算;生效法律文書未確定給付該利息的,不予計算。
加倍部分債務利息的計算方法為:加倍部分債務利息=債務人尚未清償的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除一般債務利息之外的金錢債務×日萬分之一點七五×遲延履行期間。
(5)民事訴訟法253條遲延履行金擴展閱讀
遲延履行期間的時間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程序中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 加倍部分債務利息自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履行期間屆滿之日起計算;生效法律文書確定分期履行的,自每次履行期間屆滿之日起計算;生效法律文書未確定履行期間的,自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第三條 加倍部分債務利息計算至被執行人履行完畢之日;被執行人分次履行的,相應部分的加倍部分債務利息計算至每次履行完畢之日。
人民法院劃撥、提取被執行人的存款、收入、股息、紅利等財產的,相應部分的加倍部分債務利息計算至劃撥、提取之日;人民法院對被執行人財產拍賣、變賣或者以物抵債的,計算至成交裁定或者抵債裁定生效之日;人民法院對被執行人財產通過其他方式變價的,計算至財產變價完成之日。
非因被執行人的申請,對生效法律文書審查而中止或者暫緩執行的期間及再審中止執行的期間,不計算加倍部分債務利息。
Ⅵ 民事訴訟法253條加倍支付債務利息
法律分析:加倍支付債務利息計算方法為:加倍部分債務利息=債務人尚未清償的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除一般債務利息之外的金錢債務×日萬分之一點七五×遲延履行期間。
法律依據: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程序中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加倍部分債務利息的計算方法為:加倍部分債務利息=債務人尚未清償的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除一般債務利息之外的金錢債務×日萬分之一點七五×遲延履行期間。
Ⅶ 關於有關《民訴法》中第253條中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的有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三條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版的權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
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53條內容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三條 遲延履行
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