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和國家法制建設的關系
我感覺行政比刑事和民事都枯燥得多。畢竟平常百姓接觸得太少。版 建議你好好弄懂了兩組概權念,就容易多了:具體行政行為/抽象行政行為(前者是重點) 行政訴訟/行政復議 搞清楚訴訟程序(由低級到高級),以及應該向哪個地方的哪個法院提起訴訟等。...
Ⅱ 如何理解行政法與法治的關系
行政法是法律體系裡的專門法律,是具體的東西,法治是依法治理國家,專是抽象屬的概念。
行政法與法治的關系:
1、是數字與運算方法的關系。行政法好比數學里的具體數字。法治就像抽象的運算方法。具體的數字運用一定的運算方法,得出正確的答案。
2、是建材與建築的關系。行政法好比建材,法治好比建築,建材只有通過建築才能成為房子。
3、是食材與烹飪的關系。行政法好比食材,法治好比烹飪,食材通過烹飪才能成為美食。
4、是布料與縫紉的關系。行政法好比布料,法治好比縫紉,布料通過縫紉才能成為衣服。
5、比喻關系列舉不盡,總之是 材料與運用材料的關系。
6、行政法是法律體系裡極小極小一部分,如天上一顆星,海里一滴水。法治是運用所有法律治理國家。
Ⅲ 憲法與行政法的關系是什麼
憲法是我復國的根本大法。任何法制律與之抵觸,均示為無效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行政法是國家重要的部門法之一,是調整行政關系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監督行政關系的法 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或者說是調整因行政主體行使其職權而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 范和原則的總稱
民法與行政法所處范圍不同~
Ⅳ 法治體系和行政法體系的關系怎麼作答急!!謝謝啦
拆開來理解依法治理整體系統和實行政治或政府(政策)法治整體系統,法治需要行政去處理,法治體系是整體,行政法體系是輔助性質
Ⅳ 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與行政法訴訟法這門學科有什麼關系
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與行政法訴訟這么學科是相輔相成的。
Ⅵ 簡述行政法律規范與行政法的關系
行政抄法律規范:是指由各種國家機關所制定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有關行政管理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
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行政法不是具體的法典,由全國人大及常委會制定,一般稱某某法,其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等,而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的,其效力低於行政法,一般稱某某條例。
Ⅶ 為什麼說行政法的產生和發展是法治國家形成的基本條件
因為建立社會主義法制國家要作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而有法可依是前提,所以國家必須要制訂完善的法律制度來保證我國法制化建設的有序進行。
Ⅷ 怎樣理解行政法和行政立法
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某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機關通過法定形式將某些立法權授予行政機關,行政機關得依據授權法(含憲法)創制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行為。
是指有權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制定並頒行有關行政管理事項普遍應用的規則的活動。
通常具有兩方面的內容:①國家行政機關接受國家立法機關的委託,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的活動。②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有關行政管理規范性文件的活動。亦稱「准立法」。
行政立法的主體是憲法和法律規定建立的國家行政機關。由於國家對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干預增多和行政權力的相對擴大,單靠立法機關立法已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立法機關以委託立法方式,賦予行政機關以立法權;同時,行政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文件也是一種行政立法活動。
行政立法的內容包括:行政機關和公務人員的法律規范;行政機關管理國家事務的法律規范;對行政機關的活動進行監督的法律規范。不同等級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級不同。
Ⅸ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與法治國家建設有何關聯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反映行政法本質和具體制度規則內在聯系的共同性規則。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與建設法治國家有很強的關聯性。建設法治國家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堅持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可以加快我國建設法治國家的進程。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反映行政法本質和具體制度規則內在聯系的共同性規則。縱觀古今,世界各國關於行政法的產生,普遍是因為國家及政府的權力太大以至於侵犯公民的合法權利及合理要求,為了限制政府的權力,保護公民的權益,因此產生行政法。
行政法的核心是「控權」。而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對於行政法核心的具體體現。六個基本原則相輔相成、相互配合才能真正把權力放在制度的籠子里。
合理行政原則:
合理行政原則也是控權的重要方式。合理行政產生的原因是因為法律總是不周延的,很難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在行政機關擁有行政裁量權時如何能在堅持法治的同時兼顧到公平與正義就需要合理行政原則來進行指導和規范。
合理行政原則的主要含義是行政決定應當具有理性,不能恣意妄為。合理行政原則包括三個原則:
第一原則是指公平公正原則,即實質上的平等原則。
第二原則是指考慮相關因素原則,即作行政決定和行政裁量的時候只考慮立法授權目的的各種因素而不得考慮其他不相關因素。
第三個原則是比例原則,比例原則有三個層次,即合目的性、適當性以及損害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