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離職幾天需結算工資

勞動法離職幾天需結算工資

發布時間: 2022-03-30 19:23:05

① 離職後工資多久必須結算

勞動法中沒有規定離職後多久把工資結算完的規定,但是《工資支付暫行規定》中有規定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用人單位不予結清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二、試用期不可以隨時辭職
《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試用期的相關規定是特別規定,目的是促進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 試用期內,用人單位可以全面考察勞動者的內在能力和素質是否與應聘單位一致,綜合判斷勞動者是否完全符合錄用條件。 不符合錄用條件的,用人單位可以立即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者在試用期也可以考察用人單位的工作環境、工作條件及發展前景等,決定是否繼續工作。 試用期內,勞動者不願留任的,可以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二、離職後拖欠工資的處理
1、必須確認與工作單位的勞動關系事實,如工資、工作記錄、工作中的檔案記錄等。
2、確認勞動關系後,對公司拖欠工資的違法行為,可以與上司協商,要求公司補發工資。
3、協商不成的,帶上相關材料到勞動局投訴,或者直接到單位所在地勞動仲裁委員會勞動仲裁。 拖欠工資投訴、拖欠工資找勞動局或者勞動仲裁委員會。
若是在生活中離職後,前公司工資不足的情況下,通常可以通過上述手段解決問題,但如果自己覺得麻煩,或者還沒有解決問題,或者工資拖欠額較大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向律師起訴,將拖欠的工資返還但是,必須注意在辭職前書面提交辭職申請,辭職申請也要找到好的辭職理由。 說實話,不能說找到更好的工作,工資工作之類的。 委婉地說,想改變環境、想出去工作、容易回老家照顧父母等,感謝公司的培養,對不能為公司工作感到深深的遺憾。

② 勞動法規定員工辭職工資要多久結清

你好,《勞動法》沒有對辭職時工資的支付時間進行規定,但是根據《工資支付暫行條例第九條「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的規定,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性付清勞動者工資。

同時該規定的適用前提是依法解除勞動合同,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因此,如果公司沒有違法行為,你應當提前三十日通知用人單位,用人單位在解除勞動合同時一次性付清工資。

不過目前實踐操作中,很多用人單位下一次發放工資時進行工資結算發放,當然這是違反規定的,如果你個人符合應當一次性發放工資的條件,公司拒不發放的,你可以到當地的勞動監察大隊投訴,以維護你的合法權益。

③ 勞動法規定離職後多少時間結清工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企業必須在員工離職後十五日內辦理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及社保轉移手續。未辦理的,造成員工損失的,企業承擔法律責任
第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根據勞動合同法: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網頁鏈接

④ 勞動法離職後工資多久必須結算

法律分析: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⑤ 勞動法離職工資結算是怎麼規定的

對於離職員工的工資結算,只要你按照規定遞交離職報告,並且提前一個月提出申請,那麼在你離職當天工資就應該全部結清。

⑥ 勞動法離職工資結算時間

主動辭職,沒有其它經濟補償的。除非在公司沒有繳納社保的前提下,並以回此為由,提出辭職,答可以要求經濟補償,根據在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什麼時候辭職就什麼時候結算工資,不過一般來說用人單位是有一個固定的發工資時間,如果還沒到就按公司規定到下個月才可以領取。你也可以跟用人單位協商,單位同意就可以發放。

離職工資的相關知識:

如果簽了合同,試用期內你必須提前3日通知公司,才可以離職,沒簽合同,你可以隨時要求離職,要求公司支付你應得的工資、從次月開始的雙倍工資、支付你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可以跟公司協商,給你足額應得工資,放棄補償,協商不成,申請勞動仲裁解決,准備好證據,工資條、工作證、考勤記錄等。

原來辭職也是有相關規定的,各位勞動者看了律師的回答之後,應該對辭職後的工資結算問題有了一定了解。也希望各位勞動者在辭職的時候都能拿到自己應得的工資或補償。

⑦ 勞動法離職工資結算是怎麼規定的

⑧ 勞動法離職工資結算時間規定

離職工資是按照每個月的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的。
勞動者在離職的時候是需要提出離職申請然後辦理離職手續,公司進行轉移社保關系然後需要結清工資報酬。
離開公司之後,用人單位會根據固定發工資的時間給勞動者發放工資,工資的結算是按照每個月的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的,要是還沒有到發工資的日期就想要離職的,按照用人單位規定只有到下個月固定發工資的時間才能領取。
用人單位是不能夠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造成員工損失的,用人單位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工資支付暫行條例》第九條 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第十條 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視同其提供了正常勞動而支付工資。社會活動包括:依法行使選舉權或被選舉權;當選代表出席鄉(鎮)、區以上政府、黨派、工會、青年團、婦女聯合會等組織召開的會議;出任人民法庭證明人;出席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大會;《工會法》規定的不脫產工會基層委員會委員因工作活動佔用的生產或工作時間;其它依法參加的社會活動。
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第八條 對完成一次性臨時勞動或某項具體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按有關協議或合同規定在其完成勞動任務後即支付工資。
第十二條 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⑨ <勞動法>規定離職後多少時間結清工資

如果是正規公司的話,離職到期了當天就可以結清工資。如果公司規定發工資是15號或者月底,那就只有等到公司統一發工資結清了。

⑩ 勞動法規定離職後多久結清工資

勞動法規定員工離職當天就可以要求單位結清工資。
勞動合同解除後用人單位應在解除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辭職,指的是員工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行為。離職,則指的是員工離開原工作單位和原單位職務的勞動法律制度;辭職是員工主動提出,而離職可以是員工主動提出離職申請,也可以是用人單位提出終止勞動關系。
個人因素與離職:
1、個人因素通過「 期望與價值」影響離職;
2、期望與價值存在需求的方向和大小兩個維度,可接受與不可接受兩種水平,當前與長遠兩種形式;
3、 離職發生在不可接受范圍中。 離職過程極有可能發生在兩種水平的界面上;
4、兩種水平是動態的、不斷變化的。 所以離職決策是動態與非確定性決策;
5、兩種水平的動態變化不僅來自個人因素,還來自個人對市場的知覺變化。 知覺變化受可及信息影響,其中包括尋職行為信息。 尋職難易影響對勞力市場的知覺,進而影響期望與價值。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九條 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第十八條 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熱點內容
勞動合同法選擇題解析 發布:2025-07-21 01:47:50 瀏覽:466
我的依法治國夢 發布:2025-07-21 01:39:54 瀏覽:393
人事檔案是否屬於行政法律關系 發布:2025-07-21 01:39:19 瀏覽:753
北京理工大學法律碩士2020錄取名單 發布:2025-07-21 01:35:03 瀏覽:378
論語下道德 發布:2025-07-21 01:24:00 瀏覽:351
法院牌買車 發布:2025-07-21 01:23:15 瀏覽:626
黨課兩准則四條例 發布:2025-07-21 01:09:37 瀏覽:357
CF條例 發布:2025-07-21 01:05:25 瀏覽:754
淺談婦女法律援助工作 發布:2025-07-21 01:04:20 瀏覽:79
抵押人由過錯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1 00:59:26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