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勞動法的調解協議
Ⅰ 人民調解協議書寫著工商投訴並撤銷:合法嗎
摘要 你好,如果協議書上寫的是可以具備法律效力的!
Ⅱ 沒有簽調解協議,人民法院發調解書,合法嗎
合法,法院調解沒有調解協議,民事雙方在法院主持下進行調解,達成一致的製作調解協議書,調解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
法院能簽發調解書,證明雙方當事人已經就調解內容達成了意思一致,如果沒有達成一致,則法院會直接判決,給民事雙方送達判決書。
(2)違反勞動法的調解協議擴展閱讀:
調解書及效力
一、調解書調解書是由人民法院製作的、以調解協議為主要內容的法律文書。民事訴訟法第98條規定,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製作調解書的目的是為了明確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同時也表明人民法院對當事人之間的協議予以認可。因此,法律規定,人民法院通過調解活動,當事人自願達成調解協議的,一般應製作調解書。但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的,法律規定不需製作調解書。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90條的規定,不需製作調解書的案件有:
(1)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2)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3)能夠即時履行的案件;(4)其他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對於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調解協議,應當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蓋章。履行完上述法律手續的調解協議與生效的調解書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調解書由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的格式依據調解協議的內容製作。調解書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
首部——包括製作調解書的人民法院的名稱、案件的編號、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的基本情況、案由等。
主文——包括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的結果,該部分為調解書的核心部分,要求寫得具體、明確,尤其是調解的結果部分,以避免當事人在履行調解書時發生爭議。
尾部——包括案件審判人員、書記員的簽名、調解書的製作時間和人民法院的印章。
二、調解的效力調解的效力,是指人民法院主持調解成功,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並依法定程序接受調解協議所產生的法律後果。
(一)調解發生效力的時間
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的,對於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而言,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在調解協議上簽名或蓋章後,調解即具有法律效力。
原則上,調解書應自雙方當事人簽收調解書後才發生法律效力。在調解書送達之前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反悔的或調解書送達時當事人拒絕簽收的(調解書不適用留置送達),調解不成立,法院應對案件繼續進行審理。
但是,根據《民事調解規定》,當事人各方同意在調解協議上簽名或蓋章後生效,經法院審查確認後,應當記入筆錄或者將協議附卷,並由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蓋章後即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請求製作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送交當事人。當事人拒收調解書的,不影響調解書的效力。
《民事調解規定》第15條規定:對調解書的內容既不享有權利又不承擔義務的當事人不簽收調解書的,不影響調解書的效力。
(二)調解的效力
《民訴法》第八十九條第三款規定,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就具有法律效力,其效力與判決相同。
調解協議或調解書生效後,與生效判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訴訟結束,當事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再行起訴。
2.一審的調解協議或調解書發生效力後,當事人不得上訴。
3.當事人在訴訟中爭議的法律關系中的爭議歸於消滅,當事人之間實體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依調解協議的內容予以確定。
4.具有給付內容的調解書,具有強制執行力。當負有履行調解書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未按調解書履行義務時,權利人可以根據調解書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參考資料:網路-法院調解
Ⅲ 民事訴訟法:對於違反自願原則。合法原則的調解書當事人有什麼權利
可以申請再審。民訴法第一百八十二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
Ⅳ 公司違反勞動法,該怎麼辦
(1)被用人單位侵權的,可以到當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
(2)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版議的,可以到當權地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結果不服的,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到勞動保障部門投訴或申請工傷認定、要求支付社會保險待遇等,如果勞動保障部門有關機構拖著不辦,或者對其處理結果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4)如果遇到一些復雜的官司,對法律問題搞不懂的時候,可以到當地工會、婦聯、共青團組織、當地新聞媒體、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門尋求幫助;
(5)如果想了解勞動保障政策,或者遇到具體問題需要咨詢的時候,可以撥打「12333」免費勞動保障政策咨詢熱線電話,工作人員會給您詳細的解答。
Ⅳ 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簽了離職和解協議還可以去勞動仲裁申請賠償嗎
可以
如果離職和解協議是在被脅迫的情況下簽定,或者說存在重大誤解,或者說協議中排除了你這方的合法權益的情況下。
因此,一樣是可以去申請勞動仲裁的,但如果不存在上述的情況,則一般仲裁也不會改變結果。
Ⅵ 調解協議書沒有公章算合法嗎
法律分析:不合法。人民調解協議書上只有雙方當事人簽字和手印,沒有調解員公章、簽字、年月日,該調解協議書不具有法律效力。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解決的糾紛,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的,或者當事人要求製作書面調解協議的,應當製作書面調解協議,調解協議應當載明下列事項:(一)雙方當事人基本情況;(二)糾紛簡要事實、爭議事項及雙方責任;(三)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四)履行協議的方式、地點、期限;(五)當事人簽名,調解主持人簽名,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
法律依據:《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第三十五條 調解協議應當載明下列事項:(一)雙方當事人基本情況;(二)糾紛簡要事實、爭議事項及雙方責任;(三)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四)履行協議的方式、地點、期限;(五)當事人簽名,調解主持人簽名,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調解協議由糾紛當事人各執一份,人民調解委員會留存一份。
Ⅶ 超出訴訟請求范圍的調解協議 是否合法有效
超出訴訟請求范圍的調解協議,是否符合民法的自由處分原則。民事調解書在合法的前提下,主要體現了雙方當事人的意志,是人民法院依法對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的協議的確認;民事判決書則體現了人民法院的意志即國家的意志。「不告不理」原則是民事訴訟中當事人處分原則的具體體現。法院審理民事糾紛時,只能按照當事人提出的訴訟事實和主張進行審理,對超過當事人訴訟主張的部分不得主動審理。如果判決、裁定超出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應當再審。民事判決書與調解書體現的意志不同,調解書主要體現了雙方當事人的意志,是人民法院依法對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的協議的確認;民事判決書則體現了人民法院的意志即國家的意志。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3條規定:「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 民事調解書在合法的前提下,主要體現了雙方當事人的意志,是人民法院依法對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的協議的確認, 民事調解書是當事人協商結果的記錄,是人民法院予以批準的證明,是當事人遵照執行的根據。根據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則,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在法定范圍內的行為自由,並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志產生、變更、消滅民事法律關系。法無明文禁止即為自由。也就是說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和公序良俗,國家就不得對其進行干預。行政機關也不得限制和干預民事主體依據民事基本法律享有的財產自由和人身自由。因此,只要當事人之間達成的協議,符合法律規定民事主體的行為自由的合理界限,即便超出了具體案件的訴訟請求范圍,也可以依法予以確認。
Ⅷ 勞動合同的和解協議是否有效
勞動糾紛中的和解協議如果符合下列條件的,是有效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等均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各當事人和解的意思表示真實;且協議的內容合法;遵守了公序良俗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條
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