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法律判決書

勞動法法律判決書

發布時間: 2022-03-31 02:09:21

Ⅰ 問中國勞動法法院判決書下答後,如果強制制執行要多久,如果執行時間太久,勞動法的意義何在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限是2年,可以說法院強制執行二年後過期。進入執行程序後一般是6個月執行完畢。《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Ⅱ 勞動糾紛一審判決書里引用一下民事訴訟法,一下勞動合同法。結果怎麼都是勞動者承擔不利後果呢

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糾紛案件,在程程序中到引用民事訴訟法是正確的,在法法理運用上引用勞動法(實體法)也是正確的。判決結果對勞動者不利,只能說訴求不合珏理,證據不足,缺少法律支持。

Ⅲ 勞動爭議案件法院判決職工勞動關系持續,後企業強行解除職工勞動關系是否合法

勞動爭議案件,法院判決職工勞動關系持續。而企業強行解除職工勞動關系是違反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行為。可以持法院的判決書到勞動仲裁委提起勞動仲裁。要求企業恢復該職工的勞動關系供參考。

Ⅳ 判決書依照勞動合同法第50條最低工資規定第12條之規定判的但是判決書上一分錢沒有請問能申請執行嗎

"1、計算加班工資時,日工資按平均每月計薪天數21.75天折算,小時工資則在日工資的基礎上再除以8小時。即:\n節假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300%\n休息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200%\n正常工作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150%\n每小時的加班工資,則以日加班工資除以8小時。\n2、在確定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時,勞動合同對加班工資基數有明確約定的,按約定的標准確定。但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不得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准。\n勞動法\n第四十四條【加班工資標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n(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n(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n(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勞動合同法條例規定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Ⅳ 深圳一公司每月28號發上月工資,判補償11萬,法院的判決依據是什麼

其實根據我國的勞動法,是需要在每個月22號之前支付工資的,所以這個公司在28號發工資,肯定是違反我國勞動法的,只不過在當時的一審判決當中,並沒有支持他的訴訟請求,所以他才會選擇再次訴訟。深圳的一個公司,因為每個月28號給員工發工資,結果人家的離職的時候,將他告上了法庭,法院最後的判決是賠償11萬元。很多網友都認為這樣的判決不可思議,今天就跟大家來探討一下,在這一次的事情當中,公司到底違反了哪些法律。

第三,如何看待這一次的判決?在這一次的事情當中,我關注的最核心的地方就在於很多人都已經會放棄這件事情,而他卻足足堅持了三年,也正是因為他的堅持,才換來了這一次的成功判決。

Ⅵ 一審判決書認定勞動關系期間事實是工齡嗎

第七十一條 非全日制用工勞動關系的終止

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解讀】

與全日制用工相比,非全日制用工由於其本身就是一種極具彈性的用工方式,在勞動關系的解除程序上非常寬松:一不用告知理由,二不用提前通知,三不用協商一致,四不用給經濟補償,基本沒有任何限制。

這樣做的好處,是保證了非全日制用工的靈活性和流動性,但是壞處也很明顯:用人單位如果要開除非全日制勞動者,那就是一件看心情的事,基本沒有任何後顧之憂。因此有觀點認為,本法在非全日制用工勞動關系的解除方面,十分虧待勞動者。但也有觀點認為這樣只做是為了保持用工的靈活性,無可厚非。

筆者個人的思考是,對於非全日制用工勞動關系的解除,法律一刀切地規定一律不給經濟補償金,可能不太合適,如果可以區分情況對待會更好一些。比如一個麥當勞的非全日制鍾點工,工作一兩個月就要離職,那這種情況不給經濟補償金也沒什麼好爭的;但是如果一個非全日制用工的煮飯阿姨,辛辛苦苦為單位煮了幾年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結果說開就開,也不給經濟補償金,這就顯得法律比較沒有人情味。

無論如何,從本條看來,非全日制用工對勞動者的保護,是遠不及全日制用工的。

【案例】

牛四輩於2006年9月入職開封市中潔餐具消毒配送有限公司,雙方口頭約定:牛四輩為小時工,每小時工資為16元,每天上午8:30上班,12:00下班,每天上班時間不超過4個小時。牛四輩在中潔公司工作至2010年年初時,中潔公司終止了雙方的用工關系。

2010年4月,牛四輩以已與中潔公司形成勞動關系為由,向開封市勞動仲裁院申請仲裁,要求中潔公司支付拒絕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和違法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賠償金。仲裁未支持。牛四輩不服,起訴至河南省開封市金明區人民法院。

法院經審理認為:「本院認為,牛四輩2006年9月通過社區介紹到被上訴人中潔公司工作,擔任鍋爐工。根據雙方在勞動仲裁及訴訟期間提供的相關證據,可以認定雙方的關系屬於非全日制用工勞動關系。按照《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並且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不承擔雙倍工資。因此牛四輩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牛四輩不服,上訴至二審法院,二審法院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案情:建設工程施工公司將工程的一部分分包給甲,甲又找了乙在工地上進行機械維修。乙在維修機械不小心被機械砸傷,乙起訴公司,要求確認與公司之間有勞動關系。

二、訴訟程序預測:乙申請確認勞動關系的途徑,首先是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勞動仲裁沒有支持其訴求後,乙才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確認勞動關系。

三、最高院觀點:建築領域實際施工人招用的勞動者與承包人、分包人或轉包人之間既不存在僱傭關系,也不存在勞動關系。

——最高人民法院於2014年4月11日發布的《對最高人民法院<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第59條作出進一步釋明的答復》

四、庭審程序預測:庭審的關鍵是舉證與質證,確認勞動關系糾紛的舉證要素可以參照2005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進行預測。

該《通知》第二條明確了: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該通知明確了,作為勞動者在確認勞動關系糾紛案件中,勞動者提供證據可能有:1 「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2其他勞動者的證言。

對此我在庭審前重點對上述兩類證據的舉證、質證方式進行了准備。

質證思路:1、對「工作證」、「服務證」之類的質證:1真實性:形式上的真實性:證據的載體或證據本身必須真實,非虛假、偽造(包括編造、篡改);實質上的真實性:證據內容能否反映案件的真實情況;2合法性:證據合法性要求主體、方式、程序和形式四方面合法;3關聯性:該證據是否有證明待證事實的可能性。

2、對證人證言的質證:1證人需直接或間接的了解案件情況;2證人能正確表達;3有無利害關系;4是否出庭,在法庭未允許的前提下,證人出庭是證人證言有效的前置條件。

開庭:原告列舉的證據有:1勞動仲裁委員會出具不予受理的決定書;2主張具有工資性質的銀行流水;3原告身穿公司工作服的照片;4原告工友的證人證言。

Ⅶ 請問勞動法案件開庭之後一般要多久才能拿到判決書 什麼時候才能領到所得賠款 在這之間如果本

一審案件一般在三個月內審結。法院的判決書會規定你的什麼時候可以拿到賠款,如果到時他不給,你可以申請強制執行。可以委託他人代理。要有正式的授權委託書。

Ⅷ 勞動法的判決書一般什麼時候可以下來

一審案件一般在三個月內審結。
1、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2、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3、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和第一百六十一條。

熱點內容
民法總則梁慧星視頻 發布:2025-07-20 21:35:17 瀏覽:501
嚴格道德養成 發布:2025-07-20 21:34:47 瀏覽:917
民法法諺 發布:2025-07-20 21:08:01 瀏覽:521
民法典自願實施救助 發布:2025-07-20 21:02:24 瀏覽:383
司法迷情 發布:2025-07-20 20:52:20 瀏覽:140
網路污衊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0 20:52:16 瀏覽:58
瑞典司法制度 發布:2025-07-20 20:50:40 瀏覽:730
法院節目形式 發布:2025-07-20 20:44:57 瀏覽:751
找河南律師 發布:2025-07-20 20:41:47 瀏覽:793
食品安全方面行政法 發布:2025-07-20 20:37:24 瀏覽: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