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以下正確的是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以下正確的是

發布時間: 2022-03-31 03:17:04

⑴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下述哪些判決應當由公安機關執行

根據抄我國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襲下述哪些判決應當由公安機關執行?
A. 管制
B. 有期徒刑的緩刑
C. 拘役
D. 剝奪政治權利
選項:A、C

相關法律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罪犯被交付執行刑罰的時候,應當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在判決生效後十日以內將有關的法律文書送達公安機關、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
對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依法將該罪犯送交監獄執行刑罰。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餘刑期在三個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對被判處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

⑵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適用簡易程序處理刑事案件主要包括哪些

依照刑事訴訟法第174條以及最高院、最高檢、司法部在2003年3月下發的《關於適用內簡易程容序審理公訴案件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規定,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對依法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單處罰金的案件,
(2)事實清楚、證據充分、人民檢察院建議或者同意適用簡易程序的;
(3)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4)被害人起訴的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5)被告人及辯護人對所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實沒有異議。

⑶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請回答。

《刑事訴訟法》第209條規定:「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無罪、免除刑事處罰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後應當立即釋放。」

⑷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哪種人員不用迴避()。

1、不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沒有利害關系的;

3、沒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4、與本案當事人沒有其他關系,不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刑事訴訟法》

第二十九條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第三十條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請客送禮,不得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第三十一條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迴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迴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迴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

對偵查人員的迴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

對駁回申請迴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第三十二條本章關於迴避的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

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依照本章的規定要求迴避、申請復議。

(4)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以下正確的是擴展閱讀

《刑事訴訟法》

第三十三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託為辯護人:

(一)律師

(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

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

被開除公職和被吊銷律師、公證員執業證書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但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近親屬的除外。

第三十四條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託辯護人。

偵查機關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

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間要求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及時轉達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監護人、近親屬代為委託辯護人。

辯護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託後,應當及時告知辦理案件的機關。

第三十五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⑸ 單選題: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 )無權行使偵查權。 A.人民法院 B.國家安全機關 C.人

答案是A

法院沒有偵查權

⑹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什麼是管制緩刑

管制緩刑應當庭釋放的法律依據為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犯罪分子被判處管制時,一般是當庭釋放的,但法院會告知犯罪分子什麼時候到哪裡進行報到,依法接受社區矯正。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條
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無罪、免除刑事處罰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後應當立即釋放。
第二百六十一條
最高人民法院判處和核準的死刑立即執行的判決,應當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
第二百六十九條
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由社區矯正機構負責執行。

⑺ 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是什麼

《刑事訴訟法》第一條 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第三條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第四條 國家安全機關依照法律規定,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與公安機關相同的職權。
第五條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六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靠群眾,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對於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許有任何特權。
第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第八條 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第九條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於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應當為他們翻譯。
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雜居的地區,應當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審訊,用當地通用的文字發布判決書、布告和其他文件。
第十條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

詳細內容可查看http://www.gov.cn/flfg/2012-03/17/content_2094354.htm

⑻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下列說法中哪個是錯誤的( )

(單選)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下列說法中哪個是錯誤的(C.在共同犯罪案件中,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並且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他被告人已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為其指定辯護人) 《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指定辯護】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最高人民法院刑訴法解釋》(法釋〔1998〕23號 1998年9月2日發布 自1998年9月8日起施行)
第三十六條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為其指定辯護人:
(一)盲、聾、啞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二)開庭審理時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
(三)可能被判處死刑的人。
第三十七條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為其指定辯護人:
(一)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經濟困難標準的;
(二)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庭經濟狀況無法查明的;
(三)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屬經多次勸說仍不願為其承擔辯護律師費用的;
(四)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被告人已委託辯護人的;
(五)具有外國國籍的;
(六)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七)人民法院認為起訴意見和移送的案件證據材料可能影響正確定罪量刑的。

⑼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準確的( )

A、涉及國家秘密的犯罪案件不公開審理
B、有關個人隱私的犯罪案件不公開審理
C、16歲以上不滿18歲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開審理
D、14歲以上不滿16歲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不公開平審理

熱點內容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0 22:05:12 瀏覽:969
國有土地轉讓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0 22:00:37 瀏覽:15
民法總則梁慧星視頻 發布:2025-07-20 21:35:17 瀏覽:501
嚴格道德養成 發布:2025-07-20 21:34:47 瀏覽:917
民法法諺 發布:2025-07-20 21:08:01 瀏覽:521
民法典自願實施救助 發布:2025-07-20 21:02:24 瀏覽:383
司法迷情 發布:2025-07-20 20:52:20 瀏覽:140
網路污衊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0 20:52:16 瀏覽:58
瑞典司法制度 發布:2025-07-20 20:50:40 瀏覽:730
法院節目形式 發布:2025-07-20 20:44:57 瀏覽: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