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適用民事訴訟法審理的案件
A. 下列案件中,不適用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的是:
正確答案:A
解析: A選項說法錯誤,題干中說的行政訴訟中的被告是行政機關,專屬於行政法調節的對象屬,而甲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其撫恤金,這針對的是行政行為,所以應該起訴至法院應該由行政訴訟法的規定,而不是適用民事訴訟中的相關規定。B,C,D都是民法調整的范圍,可以適用民事訴訟法。本題選擇A
B. 不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有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60條的規定,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具體包括:選民資格案件、宣告公民失蹤案件、宣告公民死亡案件、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案件、認定公民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和認定財產無主案件。此外,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指定或撤銷監護案件,從性質上講也是非訟案件,人民法院審理這類案件應當比照特別程序的有關規定進行。除上述幾類案件外,其他民事案件均不適用特別程序審理。
C. 在行政訴訟過程中,人民法院對於行政訴訟規定的問題,不能適用民事訴訟法。
這句話是正確的,在某些方面,在行政訴訟過程中,人民法院對於行內政訴訟規定的問題,不能容適用民事訴訟法。
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不同,行政訴訟主要解決的是對於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撤銷,因此,不適用調解;行政訴訟的舉證責任是倒置的,由行政機關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是《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詳細法律規定見於《行政訴訟法》。
D. 請問,在民事訴訟中,不適用法院調解的程序有哪些(謝謝,緊急)
法院調解是在雙方都同意的前提下進行,有一方不同意就不進行了。但是在我國民事訴訟中,進行調解是法院必須要詢問雙方的事項。
法院調解的適用程序,即法院調解的程序適用范圍,是指法院可以在哪些類別的訴訟程序中運用調解方式審結案件,終結訴訟。
司法實踐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按照《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除了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執行程序外,所有民事爭議案件,在當事人自願基礎上,在庭前證據交換程序、第一審簡易程序、普通程序、第二審程序和審判監督程序中,均可適用法院調解方式結案。
2我國目前的《民事訴訟法》並未單獨對法院調解的程序做出專門規定,調解是作為審判活動的一部分散布規范在各類各級審判程序中的。
3由於調解在操作上具有相當的靈活性,我國《民事訴訟法》只對調解作了原則性規定,但調解作為一種訴訟活動,仍有其方式、步驟和順序,有其開始、進行、終結的運行過程。審判實踐中適用法庭調解時,應當嚴格遵循現行民訴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
4通過法院調解的司法實踐,我們認為,任何程序的法院調解一般都要經過開始、進行、結束三個階段。其中應注意的是調解的開始除法律規定外應以當事人申請為原則,以法院主動提出為例外;調解的地點應以選擇在法院內為宜;以達成協議而結束調解程序或未達成協議而終止調解。
5一審民事案件經調解達成協議後,除了法律明確規定的例外情況,人民法院都應製作調解文書送達雙方當事人,而二審及再審法院調解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則必須製作調解文書。在非一審法院審理中,即使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也可依據當事人的請求,依據和解協議製成調解書送達雙方當事人,或對符合條件的依當事人請求准予撤訴。
6另外,實踐中,還應盡量避免「背靠背」的法院調解方式,而應將問題擺在桌面上,雙方當事人「面對面」調解,以增加調解的透明度,真正體現雙方當事人的完全自願。
相關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八條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第一百五十五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應當製作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調解書送達後,原審人民法院的判決即視為撤銷。
第一百八十四條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人民法院審理再審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
E. 民事訴訟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范圍
你好,按照你的敘述,依據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 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F. 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不公開審理的案件范圍
1、法定不公開的為,涉及國家秘密的、個人隱私的、以及其他法律規定不應予公開的,2,以當事人申請不公開的為,涉及商業秘密的,涉及婚姻訴訟的。
G. 簡述民事訴訟法中不適宜簡易程序的情形
不適用簡易程序的情況:
(1)起訴時被告一方下落不明的
(2)發回重審和再審的案件
(3)非訴程序
(4)共同訴訟中一方或雙方當事人人數眾多的
(5)適用審判監督程序的
(6)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的
(7)第三人起訴請求改變或者撤銷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
(8)其他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
並且,簡易程序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人民法院同意的可以使用簡易程序,而且當事人不得協議排除適用簡易程序。
簡易程序是相對於普通程序而言的,是基層人民法院和它的派出法庭審理簡單的民事案件所適用的一種獨立的第一審訴訟程序。
簡易程序只適用於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民事案件。簡易程序起訴方式、受理案件的程序、傳喚方式簡便。審理實行獨任制,程序簡便。
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7)不適用民事訴訟法審理的案件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本章規定。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前款規定以外的民事案件,當事人雙方也可以約定適用簡易程序。
第一百五十八條 對簡單的民事案件,原告可以口頭起訴。
當事人雙方可以同時到基層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請求解決糾紛。基層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可以當即審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審理。
第一百五十九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簡單的民事案件,可以用簡便方式傳喚當事人和證人、送達訴訟文書、審理案件,但應當保障當事人陳述意見的權利。
第一百六十條 簡單的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並不受本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
第一百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第一百六十二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簡單的民事案件,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
第一百六十三條 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件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裁定轉為普通程序。
H. 人民法院審理什麼樣的案件不應當適用簡易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關來於適用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五十七條 下列案件,不適用簡易程序:
(一)起訴時被告下落不明的;
(二)發回重審的;
(三)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的;
(四)適用審判監督程序的;
(五)涉及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
(六)第三人起訴請求改變或者撤銷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
(七)其他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
(8)不適用民事訴訟法審理的案件擴展閱讀:
事訴訟中簡易程序的特點:
1、只適用於刑事案件的第一審程序;
2、簡易程序只適用於基層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必須是事實清楚、情節簡單、犯罪輕微的刑事案件;
3、簡易程序是對第一審普通程序的相對簡化;
4、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公訴案件中被告人自願認罪,並對起訴書所指控的犯罪事實無異議的,法庭可以直接作出有罪判決。人民法院對自願認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從輕處罰。
參考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適用《中華人
I. 民事訴訟法:不適用兩審終審的案件
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來不適用兩審終審的源案件主要是,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和適用小額程序審理的案件。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二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簡單的民事案件,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
第一百七十八條 依照本章程序審理的案件,實行一審終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