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的強制性措施

刑事訴訟法的強制性措施

發布時間: 2022-04-01 03:40:26

① 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有哪些

我國的刑事強制措施包括: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五種,這五種措施是依照強制力度由輕到重的順序依次排序的。

1、拘傳: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對未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強制其到案的接受訊問的一種強制方法。

2、取保候審: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責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

3、監視居住: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並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4、拘留: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在刑事案件偵查中,對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暫時採取的強制措施。

5、逮捕:由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公安機關執行的一種,在一定時間內剝奪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並解送到一定場所予以羈押的強制措施。

(1)刑事訴訟法的強制性措施擴展閱讀

取保候審,是指偵查機關責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擔保人或交納保證金並出具保證書,保證其不逃避或妨礙偵查,並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它通常對犯罪較輕,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對其行動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採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後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

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並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客觀地說,犯罪嫌疑人被羈押後,最應當考慮和最值得花費時間和精力的行為即為代為取保候審。

參考資料:網路:刑事強制措施

② 中國刑事訴訟法中的強制措施有哪幾種

現行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強制措施有:拘留、逮捕、監視居住(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取保候審、刑事案件的拘傳。

③ 刑事強制性措施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刑事強制措施包括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六十六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傳、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第八十三條 異地拘留、逮捕,公安機關在異地執行拘留、逮捕的時候,應當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應當予以配合。

④ 請問刑事訴訟法中的強制措施與強制性措施有什麼異同點哪位大神指點一下 謝謝啦!

強制措施,特指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為了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依法對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採取的在一定期限內暫時限制或剝奪其人身自由的一種法定強制方法。一般包括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強制性措施,比刑事強制措施范圍要廣的多,它還包括紀檢部門對雙規人員的帶有強制性的措施,還包括行政強制措施等(限制人身自由,處置財物,進入住宅、場所等),比如公安機關對醉酒的人將其約束到酒醒等。二者的主要區別是:

1、對象不同。強制措施是在刑事訴訟中,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施的;強制性措施,還包括對違紀人員、違法人員採取的;

2、實施的機關不同。強制措施實施的機關為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強制性措施有可能包括紀檢機關、行政機關等;

3、持續的時間不同。強制措施一般時間較長,期限是法定的;而強制性措施,一般時間較短,具有暫時性、臨時性的特點;

4、強制方法不同。強制措施一般包括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而強制性措施,還包括其他限制人身自由,處置財物,進入住宅、場所等。

強制措施包括以下內容:
拘傳: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對未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強制其到案的接受訊問的一種強制方法。
取保候審: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責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
監視居住: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並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拘留: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在刑事案件偵查中,對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暫時採取的強制措施。
逮捕:由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公安機關執行的一種,在一定時間內剝奪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並解送到一定場所予以羈押的強制措施。

行政強制措施,是指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為制止違法行為、防止證據損毀、避免危害發生、控制危險擴大等情形,依法對公民的人身自由實施暫時性限制,或者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物實施暫時性控制的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九條之規定,行政強制措施的種類有以下五條: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查封場所、設施或者財物;
(三)扣押財物;
(四)凍結存款、匯款;
(五)其他行政強制措施。
在實踐中,行政強制措施手段多種多樣,可以分為限制人身自由,處置財物,進入住宅、場所。

⑤ 刑事訴訟強制措施有哪些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強制措施包括五種:
(一)拘傳。拘傳是指司法機關對未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強制其到指定地點接受訊問的強制措施。
(二)取保候審。刑事訴訟中的取保候審是指司法機關責令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不逃避或妨害偵查、起訴、審判並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
(三)監視居住。監視居住是指司法機關責令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經批准不得離開住處,無固定住處的,未經批准不得離開指定的住處,依法對其行動加以監視和控制的一種強制措施。
(四)拘留。刑事訴訟中的拘留是指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對直接受理的案件,在偵查過程中,遇到法定的緊急情況下,對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採取暫時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五)逮捕。逮捕是指司法機關為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施妨礙刑事訴訟的行為,逃避偵查、起訴、審判或發生社會危害性,而依法暫時剝奪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是刑事訴訟強制措施中最嚴厲的一種。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採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應即依法逮捕。

⑥ 刑事訴訟強制措施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強制措施有:拘傳、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六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六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傳、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第六十八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

⑦ 《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強制措施有什麼

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強制措施就是刑事拘留。取保候審也應該是,後者是不是,。忘記了。你可以看看

熱點內容
注會經濟法多長時間能學完 發布:2025-07-20 08:58:25 瀏覽:6
什麼是立法精神 發布:2025-07-20 08:57:06 瀏覽:569
解德輝律師 發布:2025-07-20 08:52:13 瀏覽:227
經濟法責任具體有哪些性質 發布:2025-07-20 08:37:12 瀏覽:349
律師職業危險 發布:2025-07-20 08:37:10 瀏覽:419
司法考試2011年卷三 發布:2025-07-20 08:27:12 瀏覽:946
司法被權力 發布:2025-07-20 08:22:22 瀏覽:407
民法典賬號 發布:2025-07-20 08:13:38 瀏覽:26
刑法157條的規定 發布:2025-07-20 08:08:22 瀏覽:160
司法文件里 發布:2025-07-20 07:49:29 瀏覽: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