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同城不同鎮搬遷勞動法有賠償嗎

同城不同鎮搬遷勞動法有賠償嗎

發布時間: 2022-04-01 04:09:09

1. 工廠搬遷異地員工有賠償嗎

你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勞動法第二十六條也有同樣的規定。勞動部《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指出:「本條中的『客觀情況』指:發生不可抗力或出現致使勞動合同全部或部分條款無法履行的其他情況,如企業遷移、被兼並、企業資產轉移等」,但不包括導致經濟型裁員的客觀條件。不過考慮到實際情況和立法意圖,並非所有企業搬遷都適用解除的規定,而是工作地點發生重大變化、且導致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搬遷,才能算是觸發條件。勞動合同的簽訂是基於簽訂當時的各方面條件的。根據《勞動合同法》,工作地點是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之一,說明工作地點是一個重要的判斷條件。假設單位事先告知工作地點將發生重大變化,顯然會影響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時的決定。所以勞動合同簽訂時沒有明確說明將來工作地點會發生大變化的話,單位搬遷就應該遵循《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執行。

2. 公司要搬遷,如果不跟著搬過去,可以要求按勞動法進行補償嗎

關鍵你和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上對工作地點的約定。
如果明確約定是原來的工作地點,而且你不願意到新的較遠的地方上班,是可以要求公司補償的。
如果約定的工作地點比較寬泛,而且公司的新地址又沒有超出原來的約定范圍,就不會有補償。

3. 工廠搬遷在同一個市內,有賠償嗎

你好!1、單位搬遷異地,要看遷址本身給勞動合同履行帶來的影響。如果搬遷使勞動合同從正常角度看無法履行,就屬於法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勞動者可以拒絕繼續履行並提出解除勞動關系,此時可以要求經濟補償; 2、如雖有搬遷行為,但綜合各種因素,勞動合同仍可正常履行,此搬遷不屬於法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勞動者一般需要按勞動合同繼續履行,協商不成的自行離職,則很難給予賠償。

4. 公司同市跨區搬遷 有賠償嗎

法律分析:要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是怎麼樣約定的,還有要看,合同履行地是哪裡的?比如合同履行地在廣州的話,要跨市的搬遷到東莞,那員工不願意跟過去的話,這個是有經濟補償金的。這個要看合同履行地,有些合同簽訂地與合同履行地(即上班的工廠)是不一致的。應該以合同履行地作為參考。

一般司法實踐中,只有跨市搬遷協商不過去的話才會有經濟補償金,如果在市內搬遷,一般不會有經濟補償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5. 工廠搬遷跨鎮有沒有賠償

1、單位發生重大變化,單位以此辭退員工,單位需要支付員工經濟補償,如果以此員工本人辭職是沒有經濟補償的。

2、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第四十一條 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 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 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6. 工廠搬遷至同一區內但是不在一個鎮工人有沒有補償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約定,合同約定了工作地點,無法定理由不得隨意變更,協商不成的,勞動者可以要求解除勞動合同,並獲得賠償(一年補償兩個月工資)。如約定的工作地點是指定在某一個鎮的,則即使是同一區內變更到不同的鎮也可以按照變更工作地點論處。

7. 最新勞動法公司在同一城市搬遷勞動者有補償嗎

首先,得看你是否願意在該單位繼續工作,如果繼續工作的,那是沒有補償的專。
如果你不願意乾的,要分兩屬種情況,雖然還在一座城市,但要看新的工作地點對於你來說是否方便,如果相差不大,甚至是更方便了,那你也是無法得到補償的。如果由於搬遷,導致你上班極不方便且單位也沒有為你們安排班車接送的,那你們可以以客觀情況變更解除勞動合同,並可以獲得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是按照你在單位工作的年限計算的,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金。

8. 本市內工作地點變更要對員工賠償嗎

是否補償,主要以勞動合同中的約定為准。

當前,不少生產型企業將逐步從城區搬遷至郊區。對於企業廠區的搬遷,應當給予支持,而因此給勞動者帶來的上班路途遠、照顧家庭不方便等難處也應當給予理解。

勞資雙方如果因為企業搬遷而造成勞動合同無法履行,企業可以按照《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但不能因此認定為企業違法解除。雙方應互相體諒彼此的難處,公司要考慮老員工身體情況予以適當補償,勞動者也要體諒公司整體搬遷管理不易。

相關法律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下列人員:

(一)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二)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三)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8)同城不同鎮搬遷勞動法有賠償嗎擴展閱讀:

相關案例

【案情】

原告劉某在被告某公司擔任銷售經理,勞動合同約定劉某的報酬包含每月工資3000元及銷售提成。某日,被告以內部臨時調整為由向原告發出《上崗地點變動通知》,要求原告在家辦公,期間待遇不變。

同時要求其交還公司車輛、加油卡、辦公手機和門禁卡等。後原告一直未能再回到公司上班,無奈向被告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訴至法院,要求被告支付經濟補償。

【評析】

被告無合理、正當的理由變更原告的工作地點,系為規避違約責任而迫使原告主動辭職之舉,原告應獲得經濟補償。

首先,被告單方任意變更原告工作地點的行為侵害了原告的知情權、協商權。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屬於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工作地點的變更屬於影響勞動者權利義務的實質性變更,用人單位變換員工工作地點原則上應徵得其同意確認,或者是基於其他合法合理的理由。

而本案被告所謂的「內部臨時調整」原因,客觀上並不能認為其具有原告可以接受的合理性,事前既未通知原告,也未與原告進行協商。

其次,被告已無繼續履行合同的意願導致合同目的無法實現。

從被告發出的《上崗地點變動通知》內容以及至原告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時,被告一直未通知原告回公司上班等情形綜合來看,被告實質上已不願再履行雙方之間的勞動合同,只是為避免承擔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違約責任而採取了變相措施,有迫使原告主動提出辭職的「隱性辭退」之嫌。

被告雖表示原告在家辦公期間待遇不變,但原告作為銷售人員,其主要收入就是通過銷售活動來獲取提成獎金。而被告要求其在家上班,同時交還公司車輛、加油卡、辦公手機和門禁卡等物品,客觀上已使原告難以再開展正常的銷售工作,其工作需求和勞動成果都無法實現。

再次,原告屬於因勞動條件無法獲得保障而被迫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對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合同。第四十六條規定,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

本案中,原告是否能夠重新上崗、什麼時候上崗都處於不確定狀態,被告的這種單方行為可以認定為「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勞動條件」,原告無奈之下被迫辭職,理應獲得經濟補償。

9. 廠址搬遷,在同一區不同鎮,有沒有賠償

勞動法律法規上,沒有具體規定勞動合同址改變的范圍多大,才有經濟補償。 但在《勞動合同法》的第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因此在您的 《勞動合同》上必須寫明工作地點。 如果工廠搬遷,說明你的工作地點變更了,導致《勞動合同》的變更,您不願意跟去,就要單位給予經濟補償。這是《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款之規定,符合「(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但要請您注意:在公司的規定,有沒有工作地址改變而產生的約定。如:我公司以前有規定:諸如此類「員工願意跟隨公司搬遷到某某地」,如果寫了,你就表示當初您就同意變更工作地點了,就有約定,你如不去,不僅就沒有經濟補償了,而且你表示離職。

熱點內容
印發掃黑除惡規章制度的通知 發布:2025-07-20 11:11:14 瀏覽:636
行政法制原則的主要內容 發布:2025-07-20 11:05:10 瀏覽:961
法律碩士要考哪幾門 發布:2025-07-20 10:44:54 瀏覽:444
成立投資有限公司法律規定 發布:2025-07-20 10:44:07 瀏覽:560
我來當法官 發布:2025-07-20 10:39:44 瀏覽:176
中國婚姻法改了 發布:2025-07-20 10:38:56 瀏覽:746
河南信陽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20 10:34:07 瀏覽:916
民法的任意性 發布:2025-07-20 10:32:34 瀏覽:842
神靈法官 發布:2025-07-20 10:12:52 瀏覽:315
法官插隊 發布:2025-07-20 10:12:41 瀏覽: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