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法定證據分類的意義

刑事訴訟法法定證據分類的意義

發布時間: 2022-04-02 04:38:41

❶ 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對證據概念和種類是如何規定的

根據新刑訴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內。
包括:
(一)物證;容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❷ 刑訴法中的證據種類

刑訴法中的證據種類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條 證據專及其種類屬
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證據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五十六條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
採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採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時發現有應當排除的證據的,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為起訴意見、起訴決定和判決的依據。

❸ 證據三性中,合法性有什麼意義

合法性的意義:

證據必須具有合法形式,證據必須經法定流程查證屬實。證據的合法性是證據客觀性和相關性的重要保證,也是證據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要求。

證據本身必須真實可靠。合法性,是指證據只能由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察人員和當事人依照法律限定的訴訟流程,進行搜羅、固定、保全和審查認定。

民事訴訟證據的三性主要是指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真實性是指一份證據本身形成過程是客觀真實的,不是出具證據的一方有意偽造的,同時其中的內容是能客觀反映待證事實的。



(3)刑事訴訟法法定證據分類的意義擴展閱讀:

依照刑事訴訟法及相關的司法解釋,法律對證據合法性要求包括:

1、證據必須由法定人員收集。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收集證據的法定人員包括檢察人員、審判人員、當事人及其辯護人、代理人。非上述法定人員所收集的證據,法律不認為其具有證據能力。

2、證據必須是依照法定程序收集的。我國刑事訴訟法對法定人員收集證據的程序作出了較為詳細的規定。這些程序性規定涉及收集證據的方法、手段、步驟和途徑。

3、證據必須具有合法的種類。為了從形式上保障證據內容具有客觀性,我國法律對證據的種類作出了明確規定。

依據刑事訴訟法第42條規定,刑事證據包括以下七種,即: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鑒定結論;勘驗、檢查筆錄和視聽資料。

4、證據必須具備合法的來源。合法的來源是指證據的獲取途徑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法律對證據的來源作出了規定,包括提供證據的主體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證人、鑒定人而不能是其他人。

法律還對各提供證據的主體作出了一定條件的限制。例如,對於證人證言,必須是由合格的證人作出。

5、證據必須具備法定的形式。《刑事訴訟法》第95條和第99條分別規定偵查訊問(詢問)所得的被告人供述、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都應由訊問人和被訊問人簽名或蓋章。

勘驗檢查筆錄應由參加勘驗檢查的人和見證人簽名或蓋章;鑒定結論應由鑒定人簽名;視聽資料應當附有製作者、製作時間、地點、對象、製作過程及設備有關情況的書面說明等,其目的是證明其來源出於合法的途徑。

6、證據必須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刑事訴訟法規定,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訊問、質證。

物證必須當庭出示,讓當事人辨認;未到庭的證人的證言筆錄、鑒定結論、勘驗筆錄和其他作為證據的文書,應當庭宣讀,聽取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

❹ 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種類與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種類有何不同

一、證據:是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證據問題是訴訟的核心問題,全部訴訟活動回實際上都是圍繞證答據的搜集和運用進行。證據是法官在司法裁判中認定過去發生事實存在的重要依據,在任何一起案件的審判過程中,都需要通過證據和證據形成的證據鏈再現還原事件的本來面目 。
二、證據的種類:三大程序法各規定8種證據種類,略有不同。
1、《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 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證據包括:(一)物證;(二)書證;(三)證人證言;(四)被害人陳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六)鑒定意見;(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2、《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一)當事人的陳述;(二)書證;(三)物證;(四)視聽資料;(五)電子數據;(六)證人證言;(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
3、《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三條證據包括:(一)書證;(二)物證;(三)視聽資料;(四)電子數據
(五)證人證言;(六)當事人的陳述;(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現場筆錄。

❺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42條第2款規定,刑事證據的種類有哪些

你好,刑事訴訟的證據種類包括:
(一)物證、書證;
(二)證人證言;
(三)被害人陳述;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五)鑒定結論;
(六)勘驗、檢查筆錄;
(七)視聽資料。

❻ 刑事訴訟法證據的四種分類劃分標准分別是什麼

根據證據的來源出處不同,可以分為原始證據和傳來證據;
根據證據的證明作用版不同,可以分為有罪證據與權無罪證據;
根據證據事實形成的方法、表現形式、存在狀況、提供方式等,可以分為言詞證據與實物證據;
根據證據與案件的主要事實的關系,可以分為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

❼ 刑事訴訟證據的分類

(一)刑事證據的分類的概念和意義
概念:是指對證據進行理論研究中,按照證據本身的不同特點,從不同角度在理論上對證據進行的邏輯劃分。
意義:有助於揭示不同證據的特徵;有助於全面、正確地收集證據。保證正確地認識案情。
(二)分類
1、原始證據與傳來證據
分類標准:證據的來源
含義:原始證據是直接來源於案件事實,未經復制、轉述的證據;
傳來證據是指間接來源於案件事實,經過復制、轉述的證據。
區分意義:原始證據的可靠性和證明力大於傳來證據。
2、有罪證據與無罪證據
依據證據的證明作用是肯定還是否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施了犯罪行為,將證據分為有罪證據與無罪證據。
凡是能夠證明犯罪事實存在和犯罪行為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為的證據,是有罪證據;凡是能夠否定犯罪事實存在,或者能夠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實施犯罪行為的證據,是無罪證據、(間接證據與原始證據不符的證據,就是無罪的證據)!
3、 言詞證據與實物證據
根據證據的表現形式不同,將證據分為言詞證據與實物證據。
凡是表現為人的陳述,以言詞為表現形式的證據,是言詞證據;表現為物品和痕跡和以其內容具有證據價值的書面文件,即以實物作為表現形式的證據,是實物證據。
4、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
根據證據與案件主要事實的證明關系的不同,可以將證據分為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據。
直接證據是能夠單獨地直接指明案件主要事實的證據;間接證據是不能單獨地直接指明案件主要事實,需要與其他證據相結合才能證明的證據。
運用間接證據的原則:
(1)間接證據必須具有客觀性、相關性、法律性;
(2 )間接證據必須全面反映案件事實,形成一個完整的證明體系;
(3)間接證據之間,間接證據與案件事實之間必須沒有矛盾;
(4)間接證據體系必須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得出的結論具有唯一性。
(三)種類
1、證據種類的概念
刑事證據的種類是指刑事證據在法律上所做的邏輯劃分。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我國刑事證據有以下八種:
(1)物證;
(2)書證;
(3)證人證言;
(4)被害人陳述;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6)鑒定意見;
(7)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8)視聽資料。
2、物證
(1) 概念:以其外部特徵,存在場所和物質屬性證明案件事實的實物和痕跡。
(2) 特點:1、具有教強的客觀性和穩定性;
(3) 審查物證採取的方法:A、辨認;B、鑒定;C、偵查實驗;D、將物證與其他證據聯系起來對照分析。
3、書證
(1) 概念:以文字、符號、圖畫等記載的內容和表達的思想來證明案件事實的書面材料和其他物品。
(2) 與物證的主要區別:1、書證是藉助於文字、符號、圖畫等表達的思想內容來證明案件事實,而物證則是以其外部特徵、存在場所和物質來證明案件事實。2、書證反映的內容比較明確、清楚,能夠反映人的思想;物證必須藉助人的思維或儀器鑒定才能揭示與案件的關系。
(3) 特點:1、具有直接證明性;2、具有穩定性;3、具有物理性;4、具有思想性。
4、證人證言
(1) 概念;證人就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況向公安司法機關所做的陳述。
(2) 特點:
A、 是證人對案件有關情況的客觀陳述;
B、 作陳述的人與案件沒有利害關系;
C、 容易受到證人的主觀能力和案件客觀條件的影響。
(3)證人資格
A、 了解案情;
B、 能夠正確表達意志;
C、 能夠認識作證的法律後果並有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能力;
D、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
5、 被害人陳述:是指犯罪行為的直接受害者就其了解的案件有關情況,向公安司法機關所作的陳述。
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訴訟中就其被指控的犯罪事實以及其他案件事實向公安司法機關所作的陳述。
7、 鑒定意見
(1) 概念:公安司法機關為了解決案件中某些專門問題,指派或聘請具有這方面專門知識和技能的人,進行鑒定後作出的書面結論。
(2) 特點:
A、 具有特定的書面形式;
B、 僅限於解決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
C、 是一種專家意見,客觀性強。
(3) 作用:
A、 是揭示物品、痕跡證明價值的主要手段;
B、 是解決專門問題的主要方法;
C、 是審查和鑒別其他證據的重要方法。
8、 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勘驗筆錄:是指辦案人員對與犯罪有關的場所、物品、屍體進行的勘查、檢驗後所作的記錄。就其內容可分為現場勘驗筆錄、物體檢驗筆錄、屍體檢驗筆錄等。
檢查筆錄是指辦案人員為確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某些特徵、傷害情況和生理狀態,對他們的人身進行檢驗和觀察後所作的客觀記載。
9、 視聽資料:是指以錄音、錄象、電子計算機以及其他高科技設備儲存的信息證明案件情況的資料。

❽ 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的種類有哪些

【法律分析】
在刑事訴訟中,認定被告人有罪的證據有八種: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被告人供述和辯解、鑒定意見、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1、物證指以外部特徵,物質屬性、所處位置以及狀態證明案件情況的食物或痕跡。如作案工具、現場遺留物、贓物、血跡、精斑、腳印等。
2、書證即以文字、符號、圖案等所記載的內容表達的與案件事實有關的人的思維或者行為的書面材料。如行政機關的文件、文書、函件、處理決定等。作為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的規范性文件,是行政機關在訴訟中必須提交的書證。
3、證人證言即直接或者間接了解案件情況的證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用以證明案件事實的陳述。一般情況下,證人應當出庭陳述證言,但如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精神病人、未成年人作證應與其心理健康程度、心智成熟程度相適應。
4、被害人陳述即本案當事人在訴訟中就案件事實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陳述和承認。
5、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6、鑒定結論,即具有專業技術特長的鑒定人利用專門的儀器、設備,就與案件有關的專門問題所作的技術性結論。根據鑒定對象的不同,可分為醫學鑒定、文書鑒定、技術鑒定、會計鑒定、化學鑒定、物理鑒定等。勘驗筆錄是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或者人民法院審判人員對與行政案件有關的現場或者物品進行勘察、檢驗、測量、繪圖、拍照等所作的記錄。現場筆錄是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對與行政案件有關的現場情況及其處理所做的書面記錄。
7、視聽資料即以錄音、錄像、掃描等技術手段,將聲音、圖像及數據等轉化為各種記錄載體上的物理信號,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如音像磁帶、計算機數據信息等。
8、電子數據是指基於計算機應用、通信和現代管理技術等電子化技術手段形成包括文字、圖形符號、數字、字母等的客觀資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條 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證據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熱點內容
司法證c證好考嗎 發布:2025-10-20 08:48:42 瀏覽:91
2019考研法律碩士試卷 發布:2025-10-20 08:43:00 瀏覽:545
射洪縣律師 發布:2025-10-20 08:42:07 瀏覽:245
違章停車條例 發布:2025-10-20 08:36:30 瀏覽:254
路政拍照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20 08:28:22 瀏覽:118
新經濟法基礎大綱試題 發布:2025-10-20 08:28:13 瀏覽:258
福建省節能條例 發布:2025-10-20 08:26:12 瀏覽:361
不服從工作安排勞動法 發布:2025-10-20 08:25:42 瀏覽:712
法院會錄 發布:2025-10-20 08:16:54 瀏覽:243
我國核電站對建設質量保證依據法規 發布:2025-10-20 08:12:43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