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關於員工遣散費
『壹』 新勞動法遣散費明細
按照常規外企規慣例,公司開除員工會給予相應賠償,一般按照N(工作年限)+1個月的比例給予遣散費。按照勞動法,公司應提前一個月與你協商賠償及解聘問題。如果你因此需要與公司發生糾葛的話,建議你以合同未到期,恢復勞動關系為由與公司商談(這樣勞動仲裁的話,成功很高),讓公司主動提出解聘及賠償條件,祝你成功。
『貳』 法律如何規定遣散費
遣散費並不是法律專業術語,我這里無法判斷遣散費的性質。依據經驗,應該是國有企業的「買斷工齡」的做法。
而按照1999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布的《關於貫徹兩個條例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加強基金征繳工作的通知》規定:「任何單位都不能以『買斷工齡』等形式終止職工的社會保險關系。」1999年國家經貿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出售國有小型企業中若干問題意見的通知》也強調:「確保企業職工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出售方應在申請出售前徵求職工對出售方案和職工安置方案的意見,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在企業出售中終止職工社會保險關系,不得借出售之機,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對職工『買斷工齡』或為職工辦理提前退休把職工推向社會。」 ,買斷工齡應該是一種違法行為!但是違法了還是很多國有企業在這么做!其實性質上就是企業支付給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性質。
『叄』 有沒有人知道哪條勞動法有關於遣散費
勞動合同法及實施細則規定:
1、辭退員工需支付經濟補償,在該單位工作一年則補償一個月工資,滿六個月但不足一年的以一年計算,不足六個月的按照半年計算。
2、辭退員工需提前三十日通知,或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當時辭退。
『肆』 勞動法中對於遣散費的問題
這不能算遣散費,由於是公司單方面解除勞動關系,必須給你最少三個月工資的勞動補償,這是法律規定的,如果不明白你可以到當地的勞動仲裁去問問,或者打你當地的法律咨詢電話了解下。
『伍』 勞動法員工遣散費怎麼算
法律分析: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陸』 勞動法 遣散費
你的題目有問題,法律上沒有明確你所說"遣散費"的任何規定,只對相關的經濟補償\賠償等做了明確規定.
『柒』 新勞動法是否沒有遣散費
由於所在的企業即將解散,除了新勞動法規定的對員工進行補償之外,專有沒有額外的補償?例如屬說遣散費什麼的?(注意:最好還是當面咨詢下律師)
適用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八條:「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捌』 遣散費的規定
【單位 吊銷 關閉 撤銷 解散 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六項規版定:有下列權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第四十四條第五項)
【經濟補償 標准】《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