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支持起訴
1. 支持起訴原則
支持起訴的原則,是指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支持受害者起訴的訴訟原則。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支持起訴既有形式上的條件,又有實質上的條件。形式上的條件是:第一,支持者只能是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被支持者是受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第二,必須是受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基於某種原因未向人民法院起訴,如果受害者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就不必要予以支持。實質上的條件是:第一,加害人的行為必須是侵權行為 ,不構成侵權行為,不存在支持他人起訴的問題。第二,被支持者,不論是單位,還是個人,必須是因侵權行為,而使其民事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受害者。形式上的條件和實質上的條件,應當同時具備,否則,不論是機關、社會團體 ,還是企業、事業單位,都不宜和不應支持他人向人民法院起訴。
2. 支持起訴原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
支持起訴原則: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之一。中國民事訴訟法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 民事訴訟依法由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當事人提起。支持起訴的限於侵權行為而產生的糾紛。民事訴訟依法由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當事人提起。法律規定支持起訴原則,目的在於發揮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同民事違法行為作斗爭的積極性,切實維護國家、集體或者個人的民事權益。這一原則要求:(1)支持起訴僅限於侵權行為引起的民事案件;(2)支持起訴人只限於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3)支持起訴必須是受害人沒有起訴;(4) 支持起訴人只能支持原告起訴,而不能以原告的身份起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條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3. 支持起訴的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中國民事訴訟法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五條 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十五條 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在沒有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或者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前款規定的機關或者組織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起訴。
4. 民事訴訟法中支持起訴的主體包括哪些
支持起訴:是指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回體或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答,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支持起訴必須具備三個要件: 1、支持起訴的主體是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 2、支持起訴的前提,是法人或者自然人有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違法行為。 3、支持起訴的時機必須是受損害的單位或個人造成了損害,而又不能、不敢或者不便訴諸法院。 支持起訴原則的適用: 1、對有關單位來說,支持起訴既是權利又是義務 2、支持起訴人不能參加訴訟程序 3、支持起訴視為方式、程序、支持起訴人的法律地位等均無明確規定
5. 法律的支持起訴原則
支持起訴原則 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 」支持起訴原則是指對於損害國家、集體或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受害者出於種種原因未起訴的,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可以 ...
6. 民事訴訟法支持起訴原則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
民事訴訟依法由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當事人提起。支持起訴的限於侵權行為而產生的糾紛。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
7. 在民事訴訟中對於哪些案件可以實行在社會支持起訴
根據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之規定,被告人非法佔有被害人財產的,應依法予以追繳或責任退賠。被害人請求附帶民事訴訟的,不予受理。所以,屬於非法佔有財產的詐騙案件是不能附帶民事賠償的。
8. 民事支持起訴
法律分析:民事支持起訴案件流程具體為法院在收到公民、單位提出的起訴狀後的七日內立案,然後進入案件受理階段,在這個階段,被告可以答辯、法院需要確定開庭審理的日期,之後法院需要對案件進行調查、並開庭審理、宣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陷入民事糾紛的當事人,在確定自己的情形滿足起訴的條件之後,就可以在書寫訴狀之後,向法院起訴。法院收到訴訟請求後,只要確定確實已經滿足了起訴的條件,那麼就需要立案處理,並按照既定的流程審理案件。
9. 民事訴訟中的支持起訴原則有哪些
人類社會是一個弱肉強食有著殘酷競爭的社會。在整個社會中有人強同時也就意味有人弱。有人基於不合法理的原因獲得利益那就意味著有人的正當權益受到侵害。受害人基於弱勢地位無法通過法律途徑合理的保護之間的權利,就必須有人去幫其維護其權利。那麼民事訴訟中的支持起訴原則有哪些?我們來了解下。
一、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和制度
(1)調解原則。
調解是解決民事案件的方式之一,在民事訴訟整個過程中,人民法院都可以主持調解。人民法院主持調解,應當遵循自願和合法的原則,即調解的進行,應當是在雙方當事人願意調解的基礎上,調解程序應當合法,調解的協議也應合法。若調解未能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及時判決,不應久調不決。
(2)處分原則。
民事訴訟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可依法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民事訴訟法第十三條規定:「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
(3)支持起訴原則。
支持起訴是指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以支持受害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支持起訴的限於侵權行為而產生的糾紛。
(4)辯論原則。
民事訴訟中的辯論,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進行的,參加者是當事人雙方及依法享有辯論權的訴訟代理人。辯論的內容,是案件事實及爭議的問題,包括案件實質性問題和程序性問題。辯論的形式,有書面形式和口頭形式。辯論權的行使,貫穿於訴訟全過程,而不僅僅是限於辯論階段。人民法院應當保障雙方當事人充分行使辯論權,為當事人行使辯論權提供方便。人民法院應當重視辯論的作用,未在法庭L辯論和質證的證據,不得作為法院裁判的根據。
(5)財產保全。
財產保全的范圍限於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財產保全分為訴訟前保全和訴訟中保全。
訴訟前保全要求具備以下條件:①發生了財產權益爭議;③利害關系人申請並提供擔保;③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可能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
訴訟中保全要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①案件具有財產給付內容;②存在著由於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將來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可能性。
財產保全的措施有查封、扣押、凍結、變賣、限制支取到期應得收益、限制實現到期債權等。
(6)先予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對下列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先予執行:①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的案件;②追索勞動報酬的案件;③因情況緊急需要先予執行的其他案件。但人民法院裁定先予執行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明確,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或者生產經營;二是被申請人有履行能力。
(7)訴訟費用。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當事人進行民事訴訟,應當按照規定交納案件受理費。財產案件除交納受理費外,並按照規定交納其他訴訟費用。」訴訟費用實行「由敗訴方負擔」的原則,此外,依據不同的情況,還存在按比例負擔、人民法院決定負擔、原告負擔、協商負擔、自行負擔、申請人負擔、被申請人負擔等情形。
二、支持起訴原則必須具備三個要件:
1、支持起訴的主體是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
2、支持起訴的前提,是法人或者自然人有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違法行為。
3、支持起訴的時機必須是受損害的單位或個人造成了損害,而又不能、不敢或者不便訴諸法院。
三、支持起訴原則的適用:
1、對有關單位來說,支持起訴既是權利又是義務
2、支持起訴人不能參加訴訟程序
3、支持起訴視為方式、程序、支持起訴人的法律地位等均無明確規定
實例:某婦女長期遭受家暴,但是又不敢去起訴離婚,這時候婦聯出面,支持該婦女起訴,為婦女請律師等等支持性的行為,體現了支持起訴原則。
在民事領域中,雙方之間的民事主體往往具有相對性。在民事訴訟中,往往雙方當時人是利益糾紛的直接關系人,如原告是被侵權人被告則必須是侵權人。而在民事訴訟中的支持起訴原則則打破了民事主體之間的相對性,允許無利害關系的相對人介入到民事訴訟中,這樣能夠在弱勢群體的利益受到侵害時很好的其維護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