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的舉證責任倒置
A. 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
也就是被告舉證,否則承擔不利後果。
B. 勞動爭議舉證倒置的法條在哪
沒有 但法官可以依據案情考慮舉證責任倒置的適用
C. 勞動法的舉證倒置的問題
樓主來,你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自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對勞動爭議仲裁中的舉證問題加以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此條規定並不是舉證責任倒置,其總體規則仍然是誰主張誰舉證,只是有關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由用人單位來提供。這一規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單位的舉證責任,同時也增加了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後果的風險。
你的這種情況下,你主張加班費,則應舉證證明加班的事實,通常情況下考勤記錄是對員工工作時間的記錄,你可以主張自己加班,由單位來提供考前記錄等相關證據。
以上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D. 我有部分證據,在勞動仲裁中可否使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
第一、陶律師說的不錯,你可以主張未簽勞動合同期間的雙倍工資。
第二版、你可以權要求單位補繳三金,因為這個是單位的強制義務,單位拒絕,可向勞動監察部門反應。
第三、回去好好看看你的勞動合同是什麼時候簽的,如果在你第一年實際工作滿一年之後的某一天才簽,那麼恭喜你,可以向單位主張雙方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了。
第四、你在職期間,雜志上一直都有你的名字,是否已工作人員的身份出現?要確定不是什麼特約撰稿人之類的。如果是,那麼你有足夠的證據去打仲裁了。
最後,本案不存在什麼舉證責任倒置,這是法律規定,而不是法院的自由裁量權。恭喜你,贏面很大。
E. 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有哪些
【為您推薦】綿陽律師
日照律師
二道江區律師
阿克蘇律師
羅平縣律師
泰州律師
澄邁縣律師
舉證,是我們在進行民事訴訟的時候的一個重要的環節,我們在進行舉證的時候,是有一定的原則的,要根據相應的原則來進行舉證。其實,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中包括好幾種倒置的情況的。那麼,大家知道都是有哪些情形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舉證責任倒置:是「誰主張,誰舉證」的一般舉證責任分配的例外情形,即法律直接規定在特定案件中,不由主張權利一方舉證,而由另外一方舉證的法律制度。
1、公司案件中的舉證責任倒置
《公司法》第六十三條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2、消費者權益案件中的舉證責任倒置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三條第三款,經營者提供的機動車、計算機、電視機、電冰箱、空調器、洗衣機等耐用商品或者裝飾裝修等服務,消費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發現瑕疵,發生爭議的,由經營者承擔有關瑕疵的舉證責任。
需要提醒廣大消費者的是,該規則僅適用於機動車等耐用品和裝飾裝修等服務,且僅限於購買或者接受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超過六個月後,不再適用;其他商品或者服務出現瑕疵,仍然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規則,由消費者承擔舉證責任。
3、勞動法爭議中的舉證責任倒置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六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六條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4、侵權案件中的舉證責任倒置
依據民法理論,一般侵權案件的構成要件有四項,侵權行為、損害結果、因果關系和過錯。這四項一般需要原告進行舉證證明的,但由於侵權案件的特殊性,某種侵權構成要件事實對權利主張者證明難度比較大,法律規定以下八類案件,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
(1)專利侵權:專利侵權糾紛涉及新產品製造方法的發明專利的,製造同樣產品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提供其產品製造方法不同於專利方法的證明;
(2)高度危險作業:高度危險物的佔有人、使用人或管理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損害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3)環境污染:污染者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4)高空墜物: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權人和管理人就自己無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5)飼養動物致損: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就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6)缺陷產品:產品銷售者或生產者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承擔舉證責任;
(7)共同危險:侵權人就侵權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8)醫療行為:醫療機構就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行為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我們在不同的情形下的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也是不同的,常見的,對於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來說,如果是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辭退的原因造成的糾紛,是需要用人單位進行舉證的。
延伸閱讀:
民事訴訟證據的三性原則是怎麼回事
哪些屬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
民事訴訟送達有哪些方式?
F. 「舉證責任倒置」在《勞動法》中有哪些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六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G. 勞動爭議中哪些情況適用舉證責任倒置由用人單位舉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三條:「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九條:「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後果。」《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關於確定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二條規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社會保險費記錄;(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的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四)考勤記錄;(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H. 舉證倒置的法律規定
一、公司案件中的舉證責任倒置。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二、勞動法爭議中的舉證責任倒置。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三、侵權案件中的舉證責任倒置。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的侵權案件包括:專利侵權,高度危險作業,環境污染,高空墜物,飼養動物致損,缺陷產品,共同危險,醫療行為。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條,因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發生糾紛,行為人應當就法律規定的不承擔責任或者減輕責任的情形及其行為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I. 勞動仲裁法證據倒置是什麼意思
勞動仲裁法復證據倒置是為了保護制勞動者利益,法律規定勞動者無法提供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三十九條【證據及舉證責任】當事人提供的證據經查證屬實的,仲裁庭應當將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勞動者無法提供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
二、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J. 勞動爭議訴訟的舉證責任是否倒置
大多數勞動爭議是舉證責任倒置的。在法定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的事實之外,對其餘的事實,仍然由當事人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來承擔舉證責任。
「法釋〔2001〕14號「第13條規定: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工傷保險條例》(2003年)第19條規定,職工或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而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工傷認定辦法》(2003)第14條進一步規定,用人單位拒不舉證的,勞動保障部門可以根據受傷職工提供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結論。
《職業病防治法》(2001年)第42條第2款規定,沒有證據否定職業病危害因素與病人臨床表現之間的必然練習的,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後,應當診斷為職業病。該法第53條規定,勞動者被診斷患有職業病,但用人單位沒有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的,其醫療和生活保障由最後的用人單位承擔;最後的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該職業病是先前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單位承擔。這都表明,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用人單位有無職業病危害因素和勞動者患病是否由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因素所致發生爭議時,用人單位對其無職業病危害因素和勞動者患病不是其職業病危害因素所致的主張負有舉證責任,而勞動者對其提出的用人單位具有職業病危害因素和該職業病危害因素致使勞動者患病的主張,不應當負舉證責任。
在工資拖欠案件中,勞動者只需要舉證證明其已履行勞動義務即可,而對用人單位未付工資的事實不應當負舉證責任。《工資支付暫行規定》(1994年)第6條第3款規定,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這表明,用人單位有義務保存已支付工資的證據,而勞動者一般不可能掌握未支付工資的證據,在勞動者提出已履行勞動義務的證據並提出追索拖欠工資的主張時,如果用人單位不能舉證證明已支付工資,就應當認定未支付工資的事實並支持勞動者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