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與法治
行政法是法律體系裡的專門法律,是具體的東西,法治是依法治理國家,專是抽象屬的概念。
行政法與法治的關系:
1、是數字與運算方法的關系。行政法好比數學里的具體數字。法治就像抽象的運算方法。具體的數字運用一定的運算方法,得出正確的答案。
2、是建材與建築的關系。行政法好比建材,法治好比建築,建材只有通過建築才能成為房子。
3、是食材與烹飪的關系。行政法好比食材,法治好比烹飪,食材通過烹飪才能成為美食。
4、是布料與縫紉的關系。行政法好比布料,法治好比縫紉,布料通過縫紉才能成為衣服。
5、比喻關系列舉不盡,總之是 材料與運用材料的關系。
6、行政法是法律體系裡極小極小一部分,如天上一顆星,海里一滴水。法治是運用所有法律治理國家。
『貳』 法律體系與法治體系的區別
法律體系與法治體系的區別如下:
1、范圍不同:法制體系是指由一國現行的全部法律規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門分類組合而形成的一個體系化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法律體系法學中有時也稱為法的體系通常是指一個國家全部現行法律規范分類組合為不同的法律部門而形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
2、內容不同:法律體系這個體系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三個層次,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七個法律部門組成。法制體系或法制系統包括立法體系,執法體系,司法體系,守法體系,法制監督體系等,由這些體系組合而成一個縱向的法制運轉體系;
3、側重不同:法律體系著重說明的是呈靜態的法律本身的體系構成,而法制體系則除靜態的法律規范之外,更著重說明的是呈動態的法制運轉機制;
4、關系不同:從相互關系來講,法制體系包容著法律體系,而法律體系則組合在法制體系之中。
法律體系,法學中有時也稱為法的體系,是指由一國現行的全部法律規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門分類組合而形成的一個呈體系化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法制體系,有時也稱法制系統,它同法律體系雖一字之差,但含義不同,法制體系是指法制運轉機制和運轉環節的全系統,法制體系包括立法體系,執法體系,司法體系,守法體系,法律監督體系等,由這些體系組成的一個縱向的法制運轉體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條 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法律規范應當明確、具體,具有針對性和可執行性。
『叄』 如何理解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在法治國家建設中的使命
我感覺行政比刑事和民事都枯燥得多。畢竟平常百姓接觸得太少。版 建議你好好弄懂了兩組概權念,就容易多了:具體行政行為/抽象行政行為(前者是重點) 行政訴訟/行政復議 搞清楚訴訟程序(由低級到高級),以及應該向哪個地方的哪個法院提起訴訟等。...
『肆』 法制行政和行政法制是一樣的嗎!如果有區別,其區別在哪裡
當然不一樣。文字順序不同含義完全不一樣。法治行政,一般是指依法行政,在法律許可范圍內行使公共權利;行政法治,一般是指行政法規定的基本原則,是指行政違法應該承擔的後果。僅供參考。
『伍』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求大神指教
1. 行政規章的制定主體不包括(A. 不設區的市人民政府)
2. 公務員的培訓,表述正確的是(B. 對剛錄用的公務員應實行初任培訓)
3. 關於我國行政機關的表述,錯誤的是(D. 行政機關依照行政組織法的規定設置)
4. 下列組織,不屬於派出機構的是(C.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
5. 不屬於行政法法源的是(C. 縣政府頒布的規范性文件)
6. 警察在執行任務時,因情況緊急而使用某過路行人手機的行為體現了行政權的哪種特性(B. 優益性)
7. 行政程序的構成要素不包括(A. 許可權)
8. 行政行為對相對人生效不適用於以下(A. 行政機關負責人簽署同意)情況
9. 下列行政機關,不屬於派出機關的是(C. 治安派出所)
10. 信賴利益保護的方式,不包括() 無答案。任課老師親自認定。A. 程序保護B. 財產保護C. 實體保護D. 存續保護
11. 行政許可法規定,相對人申請行政許可可以採用多種形式,行政許可的辦理原則上不收取費用,上述規定反映了行政許可的(B. 服務便民原則)
12. 下列機關,不屬於行政規章制定主體的是(B. 縣級人民政府)
13. 關於國家公務員的表述,不正確的是(C. 公務員應當服從上級發布的決定和命令)
14. 某法律規定,對於違反該法第二十條的行為,由主管機關處以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基於此,主管機關作出的行為屬於(C. 裁量行政行為)
15. 行政處罰要與違法行為人違法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相適應,該要求體現了行政法的(A. 依法行政原則)
16. 關於執行罰的表述,正確的是(C. 執行罰的目的在於制裁相對人不履行行政決定義務的行為)
17. 有關公務員任職的地域迴避,表述正確的是(A. 公務員擔任縣級機關有關部門的領導職務,可以回原籍任職)
18. 對公務員的考核內容不包括(A. 家庭財產申報情況)
19. 行政權的不可處分性是指(A. 行政權必須依法行使)
20. 行政行為的公定力是指(A. 行政行為的內容不得擅自變動)
『陸』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與法治國家建設有何關聯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反映行政法本質和具體制度規則內在聯系的共同性規則。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與建設法治國家有很強的關聯性。建設法治國家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堅持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可以加快我國建設法治國家的進程。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反映行政法本質和具體制度規則內在聯系的共同性規則。縱觀古今,世界各國關於行政法的產生,普遍是因為國家及政府的權力太大以至於侵犯公民的合法權利及合理要求,為了限制政府的權力,保護公民的權益,因此產生行政法。
行政法的核心是「控權」。而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對於行政法核心的具體體現。六個基本原則相輔相成、相互配合才能真正把權力放在制度的籠子里。
合理行政原則:
合理行政原則也是控權的重要方式。合理行政產生的原因是因為法律總是不周延的,很難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在行政機關擁有行政裁量權時如何能在堅持法治的同時兼顧到公平與正義就需要合理行政原則來進行指導和規范。
合理行政原則的主要含義是行政決定應當具有理性,不能恣意妄為。合理行政原則包括三個原則:
第一原則是指公平公正原則,即實質上的平等原則。
第二原則是指考慮相關因素原則,即作行政決定和行政裁量的時候只考慮立法授權目的的各種因素而不得考慮其他不相關因素。
第三個原則是比例原則,比例原則有三個層次,即合目的性、適當性以及損害最小。
『柒』 依法治國與行政法的交合點是什麼
依法執政是依法治國的核心,是對依法治國戰略的進一步深化;而依法執政又是依法行政的前提,依法行政是依法執政的經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