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訴訟流程圖

民事訴訟法訴訟流程圖

發布時間: 2022-04-12 11:03:01

❶ 民事訴訟的流程

一、一審

1、起訴: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立案審查: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後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駁回起訴。不服駁回起訴裁定,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3、起訴受理後

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

4、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6、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7、達成調解協議

製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生效。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行,向法院告訴庭提出再審申請。

未達成調解協議,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宣判):同意判決的,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行申請。不同意裁判的,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三、上訴

向法院承辦人遞交上訴狀,並按規定交納上訴費,5日內法院向對方當事人送達上訴狀副本,對方15日內進行答辯。

三、二審審理

包括維持原判、改判、發回重審。宣判後,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行申請。如不服,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再審申請。

四、二審

1、立案

當事人不服一審法院判決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內向一審法院或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二審法院審查一審法院移送的上訴材料及卷宗,符合條件,予以立案。

2、證據交換

3、上訴的判決

4、移送審判庭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5、宣判

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一審法院申請執行,向二審法院告訴庭遞交書面申訴材料申請再審。達成調解協議的,製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生效。

(1)民事訴訟法訴訟流程圖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須知

一、起訴的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二、起訴狀應記明的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❷ 民事糾紛起訴流程怎麼走

《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起訴方式有書面起訴和口頭起訴兩種。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只有書寫起訴狀確有實際困難的,才可以進行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將原告口頭陳述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起訴狀是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的書面依據。根據《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起訴狀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首先是當事人的自然情況,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這部分內容反映雙方當事人的身份情況,使原、被告特定化。

其次是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這部分是起訴狀的主要內容。原告要在起訴狀中寫明具體的訴訟請求和提出這種請求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包括法律關系存在的事實、發生糾紛的事實、提出訴訟請求的理由等。

再有是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案件事實是否存在,需要證據證明。《民事訴訟法》規定了原告的舉證責任。因此,原告在書寫起訴狀時,對提出的訴訟請求和提出這種請求的理由,都應該提供證據證明。提供書證、物證的,應在遞交起訴狀時一並遞交法院。提供證人證言的,應當寫明證人的住址,便於人民法院調查核對。人民法院記錄原告的口訴,必須逐一問清上述內容,記入筆錄。民事起訴,法院收取訴訟受理費。財產型案件和非財產性案件收費方式不同。所以,要看具體是什麼案件。如果發生了民事糾紛無法調節,就應要向當地的法院起訴。

❸ 民事訴訟的具體流程,麻煩說詳細點(我不請律師的)

民事訴訟流程一般是為:

一審程序:

1、原告起訴

2、法院受理後將起訴書副本送達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內提交答辯狀,法院在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送達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辯狀,不影響審理

4、決定開庭審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當事人並公告

5、法庭調查階段包括:當事人陳述;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宣讀鑒定結論;宣讀勘驗筆錄。

6、法庭辯論包括: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互相辯論。 法庭辯論終結,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後順序征詢各方最後意見。

7、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8、判決宣告

二審程序:

1、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並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當事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

2、法院受理

3、審理程序大體與一審一樣,不同處主要在審查范圍和內容上。

(3)民事訴訟法訴訟流程圖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第四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民事訴訟,必須遵守本法。

❹ 民事訴訟流程是什麼

(一)起訴要提交書面的起訴狀,並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起訴狀主要包括:當事人的自然情況、訴訟請求和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地。

1、當事人的自然情況要准確、具體。包括:自然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地、聯系方式;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地、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自然人的姓名、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名稱應與身份證、營業執照一致,當事人的住所地要准確、詳細。具體到門牌號。

2、訴訟請求。要寫明請求法院解決什麼問題,要具體明確。比如:請求離婚、履行合同、要求賠償等。

3、事實和理由。事實要明確寫清雙方糾紛的原因、經過、現狀;理由要針對事實,分清是非曲直,明確責任,並引用相關法條加以證明。

4、證據和證據來源,有證人的載明證人姓名和住所。

5、註明致送法院的名稱。

6、起訴狀的末尾,自然人當事人要有本人簽名、按指印:法人或其他組織當事人要有法定代表人簽字,並加蓋單位的公章。

(二)個人起訴的,提交身份證明復印件;單位起訴的,提交本單位及被告單位的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原件。

(三)在訴訟中,個體工商戶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經營者為當事人。有字型大小的,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字型大小為當事人.但應同時註明該字型大小經營者的基本信息。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經營者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以登記的經營者和實際經營者為共同訴訟人。

(四)起訴人起訴時應提交相關證據材料的復印件(按A4紙大小復印)。

(五)起訴人應將起訴狀及證據材料遞交到立案大廳窗口,並填寫提交的起訴材料清單。立案工作人員對符合立案條件的登記立案,並發送受理案件通知書及預交訴訟費通知書。起訴人應在接到預交訴訟費通知書的七日內交納案件受理費。

(六)起訴人如需委託代理人代為訴訟,應提交委託人簽名蓋章的授權委託書,授權委託書須記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訴訟代理人還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向人民法院提交相關材料:

1、律師應當提交律師執業證、律師事務所證明材料。

2、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提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介紹信以及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

3、當事人的近親屬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委託人有近親屬關系的證明材料。

4、當事人的工作人員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當事人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證明材料。

5、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推薦材料和當事人屬於該社區、單位的證明材料。

6、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八十七條規定條件的證明材料。

(七)起訴人交納訴訟費後,應將交費憑證交到立案庭,立案庭將案件錄入流程。

(八)辦妥以上手續後,等候通知開庭,起訴人可通過立案大廳觸摸屏查詢案件所在業務庭及承辦人,具體情況可與業務庭聯系。

(4)民事訴訟法訴訟流程圖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憲法為根據,結合我國民事審判工作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 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 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 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 設事業順利進行。

第三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❺ 民事訴訟的流程

民事訴訟流程如下:
1、起訴,即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後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3、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迴避。其中開庭審理包括以下流程:(1)法庭調查。(2)舉證質證。(3)法庭辯論。(5)法庭調解。
5、宣判
同意判決,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行申請;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區分對待:
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六條
民事案件的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對民事案件獨立進行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民事訴訟法》第七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熱點內容
勞動法對實習學生的規定 發布:2025-07-14 17:48:46 瀏覽:233
未成年法律知識講堂 發布:2025-07-14 17:48:38 瀏覽:941
龍泉法院李 發布:2025-07-14 17:45:02 瀏覽:25
華東政法法律碩士就業 發布:2025-07-14 17:44:54 瀏覽:159
人民法院法官助理管理辦法 發布:2025-07-14 17:44:50 瀏覽:973
山東司法廳政治部 發布:2025-07-14 17:38:08 瀏覽:330
公務員考試對所報職位的認識法官 發布:2025-07-14 17:31:20 瀏覽:183
為什麼很多公司都有法律顧問 發布:2025-07-14 17:29:45 瀏覽:124
新環保法立法的目的 發布:2025-07-14 17:26:05 瀏覽:480
屬於勞動法調整關系 發布:2025-07-14 17:25:21 瀏覽: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