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關於管轄權異議
⑴ 人民法院對公民提出的管轄權異議怎麼處理
法院對提出管轄權異議的處理:
1、法院發現已經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提出管轄權異議的,可以直接移送給有管轄權的法院;
2、有管轄權的法院因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從而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應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六條
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第三十七條
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⑵ 民事訴訟管轄權異議的條件
1、提出管轄權異議的主體,必須是本案的當事人。
2、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時間必須是在人民法院已經受理案件,但尚未進行實體審理。
3、管轄權異議只能對第一審人民法院提出,對於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提出管轄權異議。
4、管轄權異議,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
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
⑶ 法院受理執行申請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該如何處理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
(3)民事訴訟法關於管轄權異議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條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⑷ 如何理解民事訴訟的管轄權異議
你好,
管轄權異議只能是對第一審案件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的管轄權提出異議。
一、提出管轄權異議的主體
(一)、有權提出管轄權異議的主體只能是本案當事人,而且一般是被告。原告只有在特定的情形下才有權提出管轄權異議。例如,原告起訴後案件被移送管轄,原告認為受移送的法院無管轄權,可提出異議。
(二)、 2015年《最高院關於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八十二條規定:在一審訴訟中,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無權提出管轄異議,無權放棄、變更訴訟請求或者申請撤訴,被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有權提起上訴。
(三)、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一般不能提出管轄權異議,因為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對是否參加訴訟有決定權,如果他認為該法院沒有管轄權,可以選擇不參加該訴訟而另行起訴。當然,如果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參加訴訟以後,案件被移送管轄,那麼他具有如同原告的地位,此時可以提出管轄權異議。
二、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時間
(一)、2012年《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
(二)、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 提交答辯狀期間屆滿後,原告增加訴訟請求金額致使案件標的額超過受訴人民法院級別管轄標准,被告提出管轄權異議,請求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本規定第一條審查並作出裁定。(要說明的是:從法理上講,《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也適用於地域管轄異議,因為該規則的目的是為了保證被告的管轄權異議權利。)
(三)、2015年《最高院關於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三十九條 人民法院對管轄異議審查後確定有管轄權的,不因當事人提起反訴、增加或者變更訴訟請求等改變管轄,但違反級別管轄、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
人民法院發回重審或者按第一審程序再審的案件,當事人提出管轄異議的,人民法院不予審查。
三、對管轄權異議的處理
(一)、2012年《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
(二)、2015年《最高院關於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二百二十三條 當事人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管轄異議,又針對起訴狀的內容進行答辯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對管轄異議進行審查。
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就案件實體內容進行答辯、陳述或者反訴的,可以認定為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應訴答辯。
(三)、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 被告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管轄權異議,認為受訴人民法院違反級別管轄規定,案件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或者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受訴人民法院應當審查,並在受理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裁定:
1、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2、異議成立的,裁定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
第二條 在管轄權異議裁定作出前,原告申請撤回起訴,受訴人民法院作出准予撤回起訴裁定的,對管轄權異議不再審查,並在裁定書中一並寫明。
第四條 上級人民法院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將其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交由下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應當作出裁定。當事人對裁定不服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審理並作出裁定。
第五條 對於應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下級人民法院不得報請上級人民法院交其審理。
第六條 被告以受訴人民法院同時違反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規定為由提出管轄權異議的,受訴人民法院應當一並作出裁定。
第七條 當事人未依法提出管轄權異議,但受訴人民法院發現其沒有級別管轄權的,應當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審理。
第十條 經最高人民法院批準的第一審民事案件級別管轄標準的規定,應當作為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的依據。
四、管轄權異議裁定的救濟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八條 對人民法院就級別管轄異議作出的裁定,當事人不服提起上訴的(在裁定送達後10日內提出上訴),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審理並作出裁定。 (要說明的是:由於對管轄權異議的裁定可以上訴,並非作出即生效,在裁定未生效之前,法院不應當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但小額訴訟案件管轄權異議的裁定是不能上訴的)。
第九條 對於將案件移送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裁定,當事人未提出上訴,但受移送的上級人民法院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依職權裁定撤銷。
⑸ 管轄權異議有什麼法律依據
管轄權異議的法律依據: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一般會讓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和經常居住地不一樣的,會讓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會讓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 【一般地域管轄】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⑹ 管轄權異議上訴管用嗎
一、管轄權異議可以上訴嗎
當事人對管轄權異議的裁定不服的,可以進行上訴;而且當事人對駁回管轄權異議的裁定不服的,也可以進行上訴。
管轄權異議裁定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上訴,此類案件發生時,法院應按照法律程序對於當事人的上訴依法進行處理,從而做出最終裁定。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
二、管轄權異議上訴狀提交給誰
管轄權異議申請書向法院提交一份就可以的。
對於管轄權的異議,應由法院內部自行根據法律規定來審查並作出裁定,無需向對方當事人送達,也無需對方當事人答辯,所以向法院提出管轄權異議的,只要向法院提供一份異議書就可以的。
三、管轄權異議上訴期限是多久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對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應當認真進行審查,並在15日內作出異議是否成立的書面裁定。當事人對此裁定不服提出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書面裁定。」
不服管轄權異議裁定的,當事人應在10天內提出上訴。
《民事訴訟法》第159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由上訴的規定可知,管轄權異議的上訴期限是10天。
實踐中,案件的管轄權是比較重要的,找一個自己熟悉地區的法院來管轄案件對當事人來講肯定是有幫助的。因此,才會有人在開庭之前對案件的管轄權提出異議,管轄權異議申請書向法院提交一份就可以了。
⑺ 民事訴訟開庭之前可以申請管轄權異議嗎
民事訴訟開庭之前可以申請管轄權異議,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院決定對案件開庭審理的,會在開庭前三天通知案件的當事人,告知當事人開庭的時間、地點、案由等的內容,當事人要按時出庭,管轄權異議應該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
法律分析
認為受理案件的法院對案件沒有管轄權的,可以提出管轄權異議。提出管轄權異議,需要向受理案件的法院提交管轄權異議申請書,申請書要載明受訴法院沒有管轄權的事實、理由和法律依據,並說明應當由哪個法院負責管轄。提出管轄權異議的主體必須是案件當事人。在審判實踐中,提出案件管轄權異議的當事人通常是被告。當事人只能對第一審民事案件的管轄權提出異議,既可以對地域管轄權提出異議,也可以對級別管轄權提出異議。在二審程序中,當事人不得提出管轄權異議。當事人只能向受訴法院提出管轄權異議,由受訴法院對管轄權問題進行審查並作出決定。必須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即在當事人收到應訴通知書後十五日內提出。逾期提出的,受訴法院不予審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一百二十七條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
⑻ 管轄權異議的法律規定
管轄權異議,是指當事人認為受訴法院或受訴法院向其移送案件的法院對案件無管轄權時,而向受訴法院或受移送案件的法院提出的不服管轄的意見或主張。
《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三條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四條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第一百二十七條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法釋〔2015〕5號)
第十八條合同約定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合同對履行地點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爭議標的為給付貨幣的,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動產的,不動產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其他標的,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即時結清的合同,交易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九條人民法院對管轄異議審查後確定有管轄權的,不因當事人提起反訴、增加或者變更訴訟請求等改變管轄,但違反級別管轄、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人民法院發回重審或者按第一審程序再審的案件,當事人提出管轄異議的,人民法院不予審查。
第二百二十三條當事人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管轄異議,又針對起訴狀的內容進行答辯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對管轄異議進行審查。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就案件實體內容進行答辯、陳述或者反訴的,可以認定為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應訴答辯。
第八十二條在一審訴訟中,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無權提出管轄異議,無權放棄、變更訴訟請求或者申請撤訴,被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有權提起上訴。
第二百七十八條當事人對小額訴訟案件提出管轄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裁定一經作出即生效。
⑼ 提起管轄權異議應當滿足什麼條件
提起管轄權異議應當滿足條件如下:(1)有權提出管轄權異議的,只能是本案的當事人,其他訴訟參加人無權就管轄問題向法院提出意見,也不得以此為借口不參加訴訟。
(2)管轄權異議的時間,必須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後,並且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否則異議無效。超過法定期間,人民法院不再受理。
(3)訴訟管轄異議應當採取書面形式,但口頭形式亦應允許。
(4)管轄權異議書應向受理該案的人民法院提出。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應當裁定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