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國務院決定廢止的行政法規目錄

國務院決定廢止的行政法規目錄

發布時間: 2022-04-14 10:59:34

㈠ 國務院廢止《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條例》等三部法規,條例中有哪些規定

《條例》主要對社會撫養費的管理作了嚴格規定,特別是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作了嚴格要求。許多地方已經開放了三孩政策,並調整了計劃生育的相關規定。

除了生活的壓力外,它還與年輕人的思想有一定的關系。因為今天的人們渴望自由,渴望自由。生孩子意味著他們的自由將受到限制。他們不能放棄任何他們想做的事。當然,這種生活不是他們想要的,所以這種想法的原因導致他們不想要孩子。當然,除了這些原因之外,可能還有其他原因。這就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既然我們要鼓勵每個人出生,就必須推動一系列相關措施來解決每個人的擔憂,從而真正推動這一政策的實施。

㈡ 勞動規定中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是否還有效

1、勞動規定中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已經失效的。工資支付暫行規定還有效的專。
2、國屬務院關於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為了更好地適應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要求,國務院對截至2006年底現行行政法規共655件進行了全面清理。經過清理,國務院決定:
一、對主要內容被新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規所代替的49件行政法規,予以廢止。(目錄見附件1)
二、對適用期已過或者調整對象已經消失,實際上已經失效的43件行政法規,宣布失效。(目錄見附件2)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附件:1.國務院決定廢止的行政法規目錄(49件)
2.國務院決定宣布失效的行政法規目錄(43件)[1]
附件1:國務院決定廢止的行政法規目錄(49件)
序號:17
法規名稱:企業職工獎懲條例
公布機關及日期:1982年4月10日國務院公布
說明:已被1994年7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8號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2007年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5號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代替。[1]

㈢ 中國有哪些法律是被徹底廢止的呢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廢止專勞教制度屬。後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徹底廢除了勞教制度決定(實際上勞改制度自始就不是國家法律,但長期以來,對我國法律影響很大)。
新中國至今被廢止的法律很多。2015年四月,計715件司法解釋因與法律相抵觸或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而被廢止。
另:只要與新修改並頒布的法律相抵觸的法律(或條文),一律屬於被廢止的法律(或條文)。

㈣ 外商投資企業清算辦法的廢止

根據2008年1月15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516號國務院令《國務院關於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國務院決定廢止的行政法規目錄第46項:《外商投資企業清算辦法》已被2005年10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42號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代替。

㈤ 關於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廢止問題

1、用人單位做的規章制度如果進行了公示的話,是有效的。
法條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九條 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四條之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並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㈥ 鐵路留用土地辦法的廢止

國務院關於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為了更好地適應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要求,國務院對截至2006年底現行行政法規共655件進行了全面清理。經過清理,國務院決定:
一、對主要內容被新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規所代替的49件行政法規,予以廢止。
國務院決定廢止的行政法規目錄(49件) 序號 法規名稱 公布機關及日期 說明 1 鐵路留用土地辦法 1950年6月24日政務院公布 已被2004年8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8號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年12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30號公布的《鐵路運輸安全保護條例》代替。 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鐵路運輸安全保護條例》代替。

㈦ 企業工會工作條例廢止了嗎

企業職工獎懲條例於二○○八年一月十五日廢止
依據:
《國務院關回於廢止部分答行政法規的決定》
國務院關於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為了更好地適應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要求,國務院對截至2006年底現行行政法規共655件進行了全面清理。經過清理,國務院決定:
一、對主要內容被新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規所代替的49件行政法規,予以廢止。(目錄見附件1)
附件1:國務院決定廢止的行政法規目錄(49件)
序號:17
法規名稱:企業職工獎懲條例

㈧ 國務院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

為了依法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國務院對取消和下放行政許可項目涉及的行政法規,以及實踐中不再適用的行政法規進行了清理。經過清理,國務院決定:
一、對7部行政法規的部分條款予以修改。
二、對10部行政法規予以廢止。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國務院決定修改的行政法規
一、刪去《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二條第一款中的「在『機動漁船底拖網禁漁區線』外側建造人工魚礁的,必須經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二、刪去《城市供水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款修改為:「有前款第(一)項、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第(六)項所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還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停止供水。」
三、刪去《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第八條第三項。
四、將《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第十條第一款修改為:「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制定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人員培訓標准對從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人員進行崗前培訓。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人員應當掌握相關作業規范和操作規程後,方可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第十三條第二款修改為:「農業農村、水利、自然資源、應急管理、林業和草原等有關部門應當及時無償提供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所需的災情、水文、火情等資料。」
第十八條第二款修改為:「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單位之間轉讓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設備的,應當自轉讓之日起三十日內向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備案。」
第十九條中的「情節嚴重的,取消作業資格」修改為「情節嚴重的,禁止從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第四項修改為:「(四)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單位之間轉讓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設備,未按照規定備案的」。
五、將《獸葯管理條例》第八條第一款修改為:「研製新獸葯,應當在臨床試驗前向臨床試驗場所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備案,並附具該新獸葯實驗室階段安全性評價報告及其他臨床前研究資料。」
第三十五條第二款修改為:「進口在中國已取得進口獸葯注冊證書的獸葯的,中國境內代理機構憑進口獸葯注冊證書到口岸所在地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辦理進口獸葯通關單。海關憑進口獸葯通關單放行。獸葯進口管理辦法由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會同海關總署制定。」
第五十九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違反本條例規定,開展新獸葯臨床試驗應當備案而未備案的,責令其立即改正,給予警告,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七十條第一款修改為:「本條例規定的行政處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決定;其中吊銷獸葯生產許可證、獸葯經營許可證,撤銷獸葯批准證明文件或者責令停止獸葯研究試驗的,由發證、批准、備案部門決定。」
刪去第七十二條第七項中的「允許進口獸用生物製品證明文件」。
六、將《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第四條第一款修改為:「本條例所稱船員,是指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取得船員適任證書的人員,包括船長、高級船員、普通船員。」
刪去第五條、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
第九條改為第五條,修改為:「船員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取得相應的船員適任證書。
「申請船員適任證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年滿18周歲(在船實習、見習人員年滿16周歲)且初次申請不超過60周歲;
「(二)符合船員任職崗位健康要求;
「(三)經過船員基本安全培訓。
「參加航行和輪機值班的船員還應當經過相應的船員適任培訓、特殊培訓,具備相應的船員任職資歷,並且任職表現和安全記錄良好。
「國際航行船舶的船員申請適任證書的,還應當通過船員專業外語考試。」
第十條改為第六條,修改為:「申請船員適任證書,可以向任何有相應船員適任證書簽發許可權的海事管理機構提出書面申請,並附送申請人符合本條例第五條規定條件的證明材料。對符合規定條件並通過國家海事管理機構組織的船員任職考試的,海事管理機構應當發給相應的船員適任證書及船員服務簿。」
第十一條改為第七條,修改為:「船員適任證書應當註明船員適任的航區(線)、船舶類別和等級、職務以及有效期限等事項。
「參加航行和輪機值班的船員適任證書的有效期不超過5年。
「船員服務簿應當載明船員的姓名、住所、聯系人、聯系方式、履職情況以及其他有關事項。
「船員服務簿記載的事項發生變更的,船員應當向海事管理機構辦理變更手續。」
第二十二條改為第十八條、第五十七條改為第五十三條,將其中的「服務資歷和任職表現」修改為「履職情況」。
第四十六條改為第四十二條、第五十二條改為第四十八條、第六十五條改為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七條改為第六十三條,刪去其中的「船員服務簿」。
第五十六條改為第五十二條,刪去其中的「船員服務簿」。第四項修改為:「(四)未如實填寫或者記載有關船舶、船員法定文書的」。第五項修改為:「(五)隱匿、篡改或者銷毀有關船舶、船員法定證書、文書的」。
七、將《護士條例》第八條第一款中的「擬執業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修改為「批准設立擬執業醫療機構或者為該醫療機構備案的衛生主管部門」。
第九條中的「擬執業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修改為「批准設立擬執業醫療機構或者為該醫療機構備案的衛生主管部門」,「原執業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修改為「原注冊部門」。
第十條第一款中的「執業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修改為「批准設立執業醫療機構或者為該醫療機構備案的衛生主管部門」。
此外,對相關行政法規中的條文序號作相應調整。

國務院決定廢止的行政法規
一、防治布氏桿菌病暫行辦法(1979年12月22日國務院批准1980年1月31日衛生部、農業部發布)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實施細則(1986年12月3日國務院批准1986年12月26日公安部、外交部、交通部發布1994年7月13日國務院批准第一次修訂1994年7月15日公安部、外交部、交通部發布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二次修訂)
三、開發建設晉陝蒙接壤地區水土保持規定(1988年9月1日國務院批准1988年10月1日國家計劃委員會、水利部發布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四、葯品行政保護條例(1992年12月12日國務院批准1992年12月19日國家醫葯管理局發布)
五、賣淫嫖娼人員收容教育辦法(1993年9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27號公布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六、外國公司船舶運輸收入征稅辦法(1996年9月18日國務院批准1996年10月24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葯條例(2003年4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4號公布)
八、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實施條例(2004年9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19號公布)
九、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2005年3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34號公布根據2016年4月23日《國務院關於修改〈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
十、行政學院工作條例(2009年12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68號公布)

㈨ 國務院令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國務院總理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為了依法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國務院對取消和下放行政許可項目涉及的行政法規,以及實踐中不再適用的行政法規進行了清理,決定對7部行政法規的部分條款予以修改,對10部行政法規予以廢止。
關於取消行政許可事項方面,修改漁業法實施細則等3部行政法規,取消機動漁船底拖網禁漁區線外側人工漁礁建造許可、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人員資格認可、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單位之間轉讓作業設備審批、新獸葯臨床試驗審批和已經取得進口獸葯注冊證書的獸用生物製品進口審批,並修改完善有關監管措施和法律責任條款。
關於優化審批流程方面,修改護士條例,將原來的護士執業注冊由省級衛生主管部門統一審批調整為由負責執業醫療機構設立審批或者備案的衛生主管部門審批。
關於優化營商環境方面,修改船員條例,取消「船員服務簿簽發」許可,同時為優化服務,方便船員辦事,修改了相關規定。修改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進一步減少相關證明事項。修改城市供水條例,進一步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對通過市場機制可以調節的事項,減少行政干預。
關於加強後續監管方面,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強化有關部門對行政許可事項取消後從事相關活動的監管。比如,取消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單位之間需要轉讓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設備審批後,在人工影響天氣條例中引入「備案」的監管措施。
廢止開發建設晉陝蒙接壤地區水土保持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實施條例等10部行政法規。這10部行政法規有的是制定年代較為久遠,屬於階段性工作、在實踐中已經不再適用或者與相關法律法規存在沖突;有的是已經被上位法廢止或者上位法依據已被廢止;有的是已被其他法律規定所取代。

熱點內容
用人單位觸犯勞動法98條 發布:2025-07-13 10:28:25 瀏覽:23
新的婚姻民法典 發布:2025-07-13 10:19:31 瀏覽:166
東財經濟法概論的 發布:2025-07-13 10:03:49 瀏覽:574
新勞動法坑苦企業 發布:2025-07-13 09:55:33 瀏覽:795
行政法考點分布 發布:2025-07-13 09:47:50 瀏覽:129
河南鄲城律師 發布:2025-07-13 09:36:12 瀏覽:134
婚姻法第三十二第三款第五項 發布:2025-07-13 09:14:54 瀏覽:93
2019新婚姻法關於離婚 發布:2025-07-13 09:14:08 瀏覽:391
協議上只簽字的話又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13 08:50:09 瀏覽:463
明星應當如何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3 08:47:55 瀏覽: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