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舉報電話

勞動法舉報電話

發布時間: 2020-12-22 12:26:48

❶ 勞動局的舉報電話是多少

一、各地一般統一為12333,也可以直接電話當地勞動局稽查大隊;

二、舉報的方式還有其他,例如:

1、到就近的勞動局窗口去提出投訴,需帶上相關的材料證明;

2、找到網上投訴的網址,提交資料進行投訴,在線的人員會為其解答;

3、直接撥打12333進行投訴。

(1)勞動法舉報電話擴展閱讀:

勞動局包括勞動分局和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勞動分局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有關勞動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組織實施市制定的勞動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

綜合管理轄區內城鄉勞動力就業、流動就業、涉外就業;綜合管理轄區內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考核鑒定;實施勞動預備制度和實施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綜合管理轄區內各類企業勞動關系協調工作,負責轄區內企業勞動合同鑒證、勞動爭議處理、勞動爭議仲裁工作;依法行使勞動行政監督檢查權,監督檢查轄區內企業勞動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組織查處勞動違法案件,處理勞動關系方面的群體性突發事件;負責勞動信訪工作;

負責勞動普法工作。綜合管理勞動就業服務中心;承辦勞動局交辦的其他事項。勞動就業服務中心主要任務是:負責轄區內勞動力資源開發利用、城鄉勞動力就業、流動就業的具體服務工作;負責轄區內政策性就業安置、失業職工再就業的服務工作;

受委託承辦用工申報、招用外省勞工和招工廣告的核准工作;負責勞務扶貧和勞務合作工作;負責轄區內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服務工作;負責勞動力市場信息網路建設工作;負責流動就業統計工作;負責臨時工調配費核繳工作。

❷ 投訴勞動法打什麼電話

出現勞動爭議糾紛,可以打12333咨詢或是投訴。

❸ 違反勞動法怎麼投訴

要想達到最佳的舉報效果,在向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機構舉報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1)有明確的被舉報人的名稱或姓名、聯系地址和電話;(2)被舉報人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規章的事實;(3)舉報人(組織和個人)的名稱或姓名、聯系地址、郵編和電話;舉報人有責任客觀的陳述違法事實,將舉報的違法事實起因、過程、時間、涉及人員、有關證據、後果提供給辦案人員。而且,舉報人不必擔心會遭到用人單位的報復,因為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機構負責為舉報人保密。根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關於實施〈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若干規定》等規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或者受委託實施勞動保障監察的組織應當設立舉報、投訴信箱和電話,為舉報人保密;對舉報屬實,為查處重大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提供主要線索和證據的舉報人,給予獎勵。對符合下列條件的投訴,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投訴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依法受理,並於受理之日立案查處:(一)違反勞動保障法律的行為發生在2年內的。(二)有明確的被投訴用人單位,且投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是被投訴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的行為所造成的。(三)屬於勞動保障監察職權范圍並由受理投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管轄。對不符合第(一)項規定的投訴,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投訴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決定不予受理,並書面通知投訴人。對不符合第(二)項規定的投訴,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應當告知投訴人補正投訴材料。對不符合第(三)項規定的投訴,即對不屬於勞動保障監察職權范圍的投訴,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應當告訴投訴人;對屬於勞動保障監察職權范圍但不屬於受理投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管轄的投訴,應當告知投訴人向有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

❹ 勞動法投訴電話是多少

撥打12333投訴。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勞社信息函〔2004〕13號
《勞動保障電話咨詢服務系統建設指導意見》

為進一步加強勞動保障公共咨詢服務工作,提高勞動保障系統的公共服務水平,2003年勞動保障部通知各地啟用12333全國統一公益服務電話號碼,開始勞動保障電話咨詢服務系統建設,要求各地建立勞動保障電話咨詢服務中心(以下簡稱:電話咨詢中心),向社會提供一個統一的勞動保障公共服務窗口。

勞動保障電話咨詢服務系統是金保工程公共服務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規范、指導和推動各地電話咨詢中心建設,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目標、任務和原則

(一)目標和任務

勞動保障電話咨詢服務系統的總體建設目標是:以統一的12333號碼為標識,綜合利用現代通信和信息技術,建立勞動保障電話咨詢服務系統,為社會公眾提供勞動保障政策和業務信息的電話咨詢和服務,提高勞動保障公共服務水平,為制定政策提供基礎信息。

電話咨詢服務系統建設的任務是:

1.完成勞動保障電話咨詢服務中心的初步建設,使用統一的公益服務電話號碼12333,開展勞動保障政策和辦事程序的咨詢服務。與金保工程基礎設施統一規劃建設,建立電話咨詢中心的通信和信息技術支持平台,實現人工和自動語音應答等功能,完成政策法規庫、問題資料庫、語音信息庫等基本信息資源庫的建設,建立必要的機構、精乾的咨詢服務隊伍和高效的運行管理機制,為社會公眾提供良好的勞動保障電話咨詢服務。

2.電話咨詢中心進一步實現多種公共訪問方式,完善公共服務業務處理流程。通過與業務信息系統的連接,以及電話、互聯網、傳真、電子郵件、簡訊息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交互公共信息服務,增強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水平。合理設計公共服務業務處理流程和系統平台,由電話咨詢中心統一受理勞動保障系統所有可通過電話提供的政策咨詢和業務服務。

3.依託全國勞動保障信息系統業務專網,建成互聯互通的勞動保障電話咨詢服務系統。實現各電話咨詢中心間的互聯互通和業務協作,為社會公眾提供全國聯網電話咨詢服務。

4.利用電話咨詢服務系統進行數據收集和處理分析,為制訂政策提供相關的信息支持,提高決策支持水平。

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和條件,按照全國統一的標准和要求,規劃、實施本地區電話咨詢系統的分階段目標和建設任務。

❺ 單位違反勞動法,舉報電話是多少

勞動者可以打12333(全國統一的勞動政策咨詢熱線,同時也是舉報平台)舉報,

❻ 如何舉報企業違反勞動法

舉報企業違反勞動法,可以直接聯系當地的勞動監察部門進行舉報,勞動監察版部門對於權單位的違法行為會予以處罰。

根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九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舉報。勞動者認為用人單位侵犯其勞動保障合法權益的,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為舉報人保密;對舉報屬實,為查處重大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提供主要線索和證據的舉報人,給予獎勵。

(6)勞動法舉報電話擴展閱讀: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二十六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分別責令限期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勞動者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差額或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照應付金額50%以上1倍以下的標准計算,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報酬的;

(二)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

(三)解除勞動合同未依法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❼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投訴電話是什麼號碼

可以撥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全國統一電話12333投訴、舉報。

也可以向當地的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或者向當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12333電話咨詢服務中心建設現狀: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電話咨詢服務在民生服務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不僅成為廣大群眾了解勞動保障政策信息、維護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為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參考和依據,也提供了一個緩解或解決問題的渠道,將矛盾化解在了萌芽階段。

目前「12333智詢通」已覆蓋了養老保險、生育保險、勞動關系、勞動報酬、職工福利等10大類政策信息。

(7)勞動法舉報電話擴展閱讀:

勞動者的權利

1、平等就業的權利。《勞動法》規定,凡具有勞動能力的公民,都有平等就業的權利,即勞動者擁有勞動就業權。

勞動就業權是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獲得參加社會勞動的切實保證按勞取酬的權利。公民的勞動就業權是公民享有其他各項權利的基礎。如果公民的勞動就業權不能實現,其他一切權利也就推動了基礎。

2、選擇職業的權利。《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有權根據自己的意願、自身的素質、能力、志趣和愛好,以及市場信息等選擇適合自己才能、愛好的職業,即勞動者擁有自由選擇職業的權利。

選擇職業的權利有利於勞動者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既是勞動者勞動權利的體現,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個標志。

3、取得勞動薪酬的權利。《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有權依照勞動合同及國家有關法律取得勞動薪酬。獲取勞動薪酬的權利是勞動者持續行使勞動權不可少的物質保證。

4、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有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這是對勞動者在勞動中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以及享受勞動權利的最直接的保護。

5、享有休息的權利。我國憲法規定,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為此,國家規定了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並發展勞動者休息和休養的設施。

6、享有社會保險的福利的權利。為了給勞動者患疾病時和年老時提供保障,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者享有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即勞動者享有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在內的勞動保險和福利。

7、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所謂受教育既包括受普通教育,也包括受職業教育。

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是勞動者實現勞動權的基礎條件,因為勞動者要實現自己的勞動權,必須擁有一定的職業技能,而要獲得這些職業技能,就必須獲得專門的職業培訓。

8、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勞動法》規定,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時,勞動者享有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即勞動者享有依法向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仲裁委員會和法院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的權利。

其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用人單位、工會和職工代表組成,勞動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的代表、同級工會、用人單位代表組成。

9、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包括: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依法享有參與民主管理的權利,勞動者依法享有參加社會義務勞動的權利,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革新、發明創造的權利。

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拒絕執行的權利,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舉報和控告的權利,對違反勞動法的行為進行監督的權利等。

❽ 違反勞動法如何舉報

對於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的行為,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或者舉報,也可以撥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全國統一電話12333投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並可以處以罰款。

第九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8)勞動法舉報電話擴展閱讀:

被用人單位侵權的可以到當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的,可以到當地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結果不服還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如果遇到一些復雜的加班違反勞動法案件,可以到當地工會、婦聯、共青團組織、當地新聞媒體、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門尋求幫助;如果想了解勞動保障政策,還可以撥打「12333」免費勞動保障政策咨詢電話。因此,公司違反勞動法,員工可以先和公司溝通解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調解原則適用於仲裁和訴訟程序。

第七十九條規定,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八十條規定,在用人單位內,可以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用人單位代表和工會代表組成。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工會代表擔任。勞動爭議經調解達成協議的,當事人應當履行。

熱點內容
關於婚姻法的法律條文 發布:2025-05-14 22:57:38 瀏覽:505
溫州司法廳 發布:2025-05-14 22:57:22 瀏覽:706
實習學生工作薪酬待遇的勞動法要求 發布:2025-05-14 22:56:40 瀏覽:625
新加坡公司股份代持的法律風險 發布:2025-05-14 22:40:41 瀏覽:256
同性婚姻法可能通過嗎 發布:2025-05-14 22:36:13 瀏覽:977
黨不是司法機關 發布:2025-05-14 22:34:07 瀏覽:536
新婚姻法的一夫一妻制 發布:2025-05-14 22:15:20 瀏覽:640
社會與法如何聯系方式 發布:2025-05-14 22:14:21 瀏覽:140
北京亞歐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14 21:47:07 瀏覽:394
孕期丈夫出軌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4 21:29:46 瀏覽: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