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內容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內容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0-12-22 21:44:10

㈠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九條是什麼

第二百零九條
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的,以其遺產償還債務。作為被執行版人的法人或者其權他組織終止的,由其權利義務承受人履行義務。
【釋義】
執行程序中,案外人因實體法上的原因承受執行當事人地位,享有申請執行人的權利或者承擔被執行人的義務,就是執行承擔。其包括執行程序中權利的繼承和義務的承擔兩個方面。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71-274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76-83條

㈡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二規定是什麼

第二百零八條 借款人提前償還借款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應當按照實際借款的期間計算利息。
【釋義】本條是關於借款人提前償還借款的規定。
在借款合同中,一般對償還借款的期間都有明確的規定,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合同。但是有的情況下,因生產經營狀況或者其他情況發生了變化,借款人在合同履行期間不需要所借的資金,出現借款人提前償還借款的情況。
合同法起草時,針對提前還款是否經貸款人同意及利息如何計算這兩個問題,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我國目前借款人的償還能力較差,許多借款人到期不能償還借款,而借款的提前返還有利於將資金用於短缺的項目中,對於貸款人並無損害,也有利於國家的經濟建設。所以,法律上應當做出鼓勵借款人提前還款的規定,不應當再給提前還款的借款人增加過重的負擔,提前還款可以不經貸款人的同意,利息按照實際借款的期間計算即可。另一種意見認為,提前還款實質上也是一種不按照合同履行的行為。金融機構對每一筆借款的發放都有一定的安排,如果提前還款不需要經貸款人的同意並按照實際借款的期間計算利息,會打亂貸款人的資金安排計劃,使本來應當收取的利息得不到收取。特別是在借款利率下調的情況下,會造成借款人利用提前還款的辦法來逃避合同約定的利率,使貸款人合法利益受到損失。因此,提前還款應當經貸款人的同意,同時按原借款期限計算利息。考慮到提前還款實際上是借款人提前履行合同的行為,而根據本法第七十一條的規定,債權人可以拒絕債務人提前履行債務,但提前履行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所以,借款人提前還款仍按實際借款期間計算利息,會使貸款人收不到該收的利息,合法利益受到損害。在這種情況下,貸款人是有權拒絕借款人提前履行合同的行為。因此,如果規定提前還款可以不經貸款人的同意並按實際借款期間計算利息,是與本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的原則相違背的。而且,為了保證能夠盈利,貸款人對每一筆貸款的收回和再發放都有時間上的安排。如果借款人可以不經貸款人同意就提前還款,讓貸款人自已承擔因資金閑置而造成的利息上的損失,對貸款人來說是不公平的。但是,如果提前還款一律規定按原合同的期間計算利息,讓借款人承擔其不應承擔的責任,也會使借款人喪失提前還款的積極性。
借款合同條例對提前還款的問題作出過規定,明確提前還款的,應當按銀行規定減收利息,但條例沒有明確提前還款是否需要經過貸款人的同意。《貸款通則》中規定,提前歸還貸款的,應當與貸款人協商。但沒有明確利息如何計算。根據本條規定,對於提前還款應當按照以下原則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首先,當事人在合同中對提前還款有約定的,按照約定確定是否經貸款人同意及利息如何計算等問題。其次,當事人在合同中對提前還款沒有約定的,提前還款不損害貸款人利益的,可以不經貸款人的同意,利息按照實際借款期間計算;提前還款損害貸款人利益的,貸款人有權拒絕借款人提前還款的要求。貸款人同意提前還款的,等於貸款人同意變更合同的履行期,因此。借款人應當按照變更後的期間向貸款人支付利息。

㈢ 民事訴訟法第2o7條什麼內容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七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專案件,屬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人民法院審理再審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

㈣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是什麼內容

第二百二十七條 在執行中,需要辦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的,人民法院可回以向有關單位發出協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解釋】本條是關於辦理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的規定。

在執行程序中,有些案件需要辦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本條所稱「有關財產權的證照」,指有財產權內容的證照,比如土地證、房產證等。

人民法院判決確認某一權利(如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的歸屬後,常常需要有關單位辦理權利轉移手續。但在實踐中,某些單位卻不協助辦理,比如,人民法院判決一房屋歸甲所有後,房管部門不但不給辦理房屋過戶手續,還將房屋出租給他人居住。為了防止這種現象出現,使執行工作順利進行,民事訴訟法對有協助辦理證照轉移的單位規定了法定義務,有關單位必須按照協助執行通知給予辦理,不得推諉、拒絕。對不予協助辦理證照轉移手續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三條第(三)項的規定,除責令其履行協助義務外,還可以對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並責令改正;對仍不履行協助義務的,可以予以拘留;並可以向監察或者有關機關提出予以紀律處分的司法建議。

㈤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七條內容是什麼

第二百五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終結執行:
(一)申請人撤銷申請的;
(二)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被撤銷的;
(三)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無遺產可供執行,又無義務承擔人的;
(四)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案件的權利人死亡的;
(五)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難無力償還借款,無收入來源,又喪失勞動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終結執行的其他情形。

㈥ 新的民事訴法第二百零八條規定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提出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並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也可以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審判監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審判程序中審判人員的違法行為,有權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

(6)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內容是什麼擴展閱讀

分析民事訴訟法第208條,該條規定的是檢察院對法院作出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及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調解書實行法律監督的權力。按理說法律監督權與當事人的申請監督權不存在沖突,相反二者本應並存。法律監督權為申請監督權提供實現的手段和方式,申請監督權為法律監督權的行使提供渠道和介面。

從當事人角度看,申請再審權與申請監督權有行使的順序問題,但並不意味著申請再審權的喪失,申請監督權便當然喪失。從法律監督的角度看,檢察機關更不應認為當事人申請監督權已喪失便不進行監督了。也就是說,檢察機關的民事訴訟監督權力不應受限於當事人的申請,不應依賴於當事人申請監督權的行使。即使當事人不行使申請監督權或者當事人的申請監督權已不能行使,仍應不妨礙檢察機關依法進行監督。

㈦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十七七條第二款全文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人民法院收到債務人提出的書面異議後,經審查回,異議成立的,應答當裁定終結督促程序,支付令自行失效。
支付令失效的,轉入訴訟程序,但申請支付令的一方當事人不同意提起訴訟的除外。

㈧ 民事訴訟法二百零七條一款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七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版裁定是由第權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人民法院審理再審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

㈨ 民事訴訟法弟二百二十七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

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內容是什麼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八條執行工作由執行員進行。採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執行員應當出示證件。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情況製作筆錄,由在場的有關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人民法院根據需要可以設立執行機構。

第二百二十九條被執行人或者被執行的財產在外地的,可以委託當地人民法院代為執行。受委託人民法院收到委託函件後,必須在十五日內開始執行,不得拒絕。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結果及時函復委託人民法院;在三十日內如果還未執行完畢,也應當將執行情況函告委託人民法院。

受委託人民法院自收到委託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內不執行的,委託人民法院可以請求受委託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指令受委託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三十條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

申請執行人因受欺詐、脅迫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或者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

第二百三十一條在執行中,被執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並經申請執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暫緩執行及暫緩執行的期限。被執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權執行被執行人的擔保財產或者擔保人的財產。

第二百三十二條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的,以其遺產償還債務。作為被執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的,由其權利義務承受人履行義務。

第二百三十三條執行完畢後,據以執行的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確有錯誤,被人民法院撤銷的,對已被執行的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責令取得財產的人返還;拒不返還的,強制執行。

第二百三十四條人民法院製作的調解書的執行,適用本編的規定。

第二百三十五條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執行活動實行法律監督。

㈩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是啥子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內容是什麼擴展閱讀

對民訴法第200條第1項規定的再審事由的理解與適用

民訴法第200條第1項規定:「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此即新證據的再審事由。

2012年修法時,民訴法第65條第2款還規定:「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該條文中涉及逾期舉證及其相應的責任承擔。因而在本次民訴法司法解釋起草過程中,需要解決再審新證據與舉證時限制度的關系、新證據的實質要件等問題。

再審新證據與逾期舉證的處罰相聯系

隨著經濟社會以及法制建設的發展和進步,2012年修改民訴法過程中,各界普遍認為應當規定逾期舉證的後果,包括引入證據失權制度。立法中也同時指出,證據失權應當是少用、慎用甚至備而不用的制度。畢竟,查明案件事實的基礎上公正作出裁判是訴訟法的基本價值追求。

熱點內容
南京法官王浩照片 發布:2025-10-19 11:33:08 瀏覽:278
年鑒司法局 發布:2025-10-19 11:30:53 瀏覽:698
2019青海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發布:2025-10-19 11:10:38 瀏覽:174
工作期間因重型肝炎住院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9 10:58:39 瀏覽:791
義務的法律援助 發布:2025-10-19 10:56:49 瀏覽:812
水法和防洪法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19 10:50:18 瀏覽:868
經濟法主體表述中正確的是 發布:2025-10-19 10:36:07 瀏覽:289
音調標法規則 發布:2025-10-19 10:35:00 瀏覽:541
私自修改刑法 發布:2025-10-19 10:34:47 瀏覽:380
道德經朗誦mp3 發布:2025-10-19 10:34:44 瀏覽: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