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定解釋
A. 據《立法法》的規定,法律解釋權屬於哪個部門
《立法法》的規定,法律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四十五條法律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律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
(一)法律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的;
(二)法律制定後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的。
第四十六條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解釋要求。
(1)行政法定解釋擴展閱讀:
關於行政法規解釋許可權和程序問題
1、凡屬於行政法規條文本身需要進一步明確界限或者作補充規定的問題,由國務院作出解釋。這類立法性的解釋,由國務院法制局按照法規草案審查程序提出意見,報國務院同意後,根據不同情況,由國務院發布或者由國務院授權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發布。
2、凡屬於行政工作中具體應用行政法規的問題,按照現行做法,仍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感到解釋有困難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對其作出的解釋有不同意見,提請國務院解釋的,由國務院法制局提出答復意見,報國務院同意後,直接答復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同時抄送其他有關部門。
3、凡屬於國務院、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的解釋問題,仍按現行做法,由國務院辦公廳承辦。涉及行政法規的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可徵求法制局的意見;涉及法律解釋的,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辦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B. 如何理解行政許可法定的原則
行政許可法定原則是是指有權機關履行行政許可職責應當遵循合法原則,版必須嚴格按照憲權法和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職責許可權、范圍、條件和程序設定行政許可,並以法律、法規所確定的內容和程序,實施許可。同時相對人也必須遵守法律規范,服從行政機關管理。無論是行政許可機關還是行政相對人,只要存在違法行為,一律要受到法律制裁。具體包括2項內容:
1、行政許可制度的設置必須有法律依據。
2、行政許可申請人的資格和能力必須符合法定條件,其申請程序必須符合法定要求,申請內容必須符合法律規定及社會公共利益。
C. 行政機關工勤人員到底是什麼編制,工勤編制到底是個什麼編制,有沒有相關的國家規定和法律法規解釋
工勤人員:包括工人和勤雜人員,實際上就是除了事業幹部或科技人員之人的工作人員回,這類人員一般答是工人身份,不是幹部身份,工資待遇上隨事業單位的工人序列。比企業的優惠多了,五顯一金是少不了的,同時工資隨國家規定調整,企業不受國家規定調整,屬於企業自主調整。
這樣,你就知它出路如何了。
D. 公安機關的法定行政職責有哪些
公安機關的行政職責:
(一)預防、制止和偵查違法犯罪活動;
(二)維護社內會治容安秩序,制止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行為;
(三)維護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處理交通事故;
(四)組織、實施消防工作,實行消防監督;
(五)管理槍支彈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等危險物品;
(六)對法律、法規規定的特種行業進行管理;
(七)警衛國家規定的特定人員,守衛重要的場所和設施;
(八)管理集會、遊行、示威活動;
(九)管理戶政、國籍、入境出境事務和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留、旅行的有關事務;
(十)維護國(邊)境地區的治安秩序;
(十一)對被判處管制、拘役、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和監外執行的罪犯執行刑罰,對被宣告緩刑、假釋的罪犯實行監督、考察;
(十二)監督管理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工作;
(十三)指導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重點建設工程的治安保衛工作,指導治安保衛委員會等群眾性組織的治安防範工作;
(十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E. 行政訴訟的法定種類
學者們通常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第11條的受理范圍,即當事人的訴訟請回求,並結合我國的判決答形式,將我國行政訴訟的種類劃分為撤銷之訴、確認之訴、變更之訴、賠償之訴、履行之訴等幾類。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54條的規定,我國行政訴訟的判決分為維持判決、撤銷判決、履行判決、變更判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下文簡稱最新司法解釋)又增加了確認判決和駁回訴訟請求兩種判決形式。
F. 法定犯和行政犯有沒有區別
有區別的,法定犯范圍更廣,行政犯是特指的一類人。現在用到的很少了
G. 法定行政公文是什麼
法定行政公文有:
規范性公文:條例、規定、辦法
指揮性公文:命令、決定、批復
報請性公文:報告、請示
公布性公文:公告、通告
知照性公文:通知、通報
商洽性公文:函
記錄性公文:會議紀要
H. 行政許可法符合法定形式怎麼解釋
該法定形式要求書面形式;
該法定形式要求遵從行政許可機關為該項許專可設立的申請材料的特屬殊格式。
一般情況下,需要辦理行政許可事項的,行政機關都有自己標準的一個申請書和申請材料的格式要求,而且可以咨詢其並由行政機關提供範本。
I. 公安機關的法定行政職責包含哪些
公安機關的行政職責:
(一)預防、制止和偵查違法犯罪活動;
(二)維內護社會治安秩序,制容止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行為;
(三)維護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處理交通事故;
(四)組織、實施消防工作,實行消防監督;
(五)管理槍支彈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等危險物品;
(六)對法律、法規規定的特種行業進行管理;
(七)警衛國家規定的特定人員,守衛重要的場所和設施;
(八)管理集會、遊行、示威活動;
(九)管理戶政、國籍、入境出境事務和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留、旅行的有關事務;
(十)維護國(邊)境地區的治安秩序;
(十一)對被判處管制、拘役、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和監外執行的罪犯執行刑罰,對被宣告緩刑、假釋的罪犯實行監督、考察;
(十二)監督管理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工作;
(十三)指導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重點建設工程的治安保衛工作,指導治安保衛委員會等群眾性組織的治安防範工作;
(十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