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監督檢查的主體

勞動法監督檢查的主體

發布時間: 2020-12-24 07:31:55

A.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是哪些部門

勞動保障部門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勞動保障部內設15個職能司(部門):

一、辦公廳,辦公廳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組織協調和綜合處理部政務、行政管理工作的職能部門

二、法制司,法制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綜合管理勞動和社會保險法制工作的職能部門

三、規劃財務司,規劃財務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負責勞動和社會保險事業發展規劃,綜合管理統計、科技、經費、國資產和世界銀行援款、貸款項目的職能部門

四、培訓就業司,培訓就業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主管城鄉就業與職業培訓工作的職能部門

五、勞動工資司,勞動工資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主管勞動關系調整和企業工資分配宏觀調控的職能部門

六、養老保險司,養老保險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主管城鎮企業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保險工作的職能部門

七、失業保險司,失業保險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主管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能部門

八、醫療保險司,醫療保險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綜合管理城鎮企業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工作的職能部門

九、工傷保險司,工傷保險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綜合管理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工傷保險的職能部門

十、農村社會保險司,農村社會保險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主管農村養老保險工作的職能部門

十一、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司,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綜合管理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工作的職能部門

十二、國際合作司,國際合作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綜合管理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的職能部門

十三、人事教育司,人事教育司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綜合管理部機關、直屬企業事業單位人事教育及地方勞動和社會保障系統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職能部門

十四、機關黨委,負責部機關和在京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十五、離退休幹部局,負責對部機關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並對部屬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管理工作進行指導。


(1)勞動法監督檢查的主體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是1998年3月在原勞動部基礎上組建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的組成部門,負責全國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的行政管理,主要包括勞動力資源管理、勞動關系調整、各項社會保險管理及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制建設等方面的職能。

其中,各項社會保險是由原勞動部管理的城鎮職工社會保險、人事部管理的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民政部管理的農村社會保險、衛生部管理的醫療保險以及各行業部門統籌的社會保險等合並組成的。

B. 勞動行政部門具體是什麼部門,尤其是區市一級

勞動行政部門具體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在區市一級是當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勞動法第九條規定,「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勞動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工作。」這一條規定明確了勞動行政部門在勞動工作中的地們和職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是國務院綜合管理全國勞動工作的職能部門。

國務院設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負責全國的人才和社會服務保障工作,各省市自治區設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負責本省市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是省市政府組成部門。

(2)勞動法監督檢查的主體擴展閱讀:

勞動行政管理是對社會勞動進行行政管理的各種活動的總稱。管理機關分為國家勞動行政管理機關和經濟組織中設置的勞動行政管理機構。中國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都設有勞動行政管理機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要任務是在國務院和同級人民政府領導下,綜合管理勞動行政工作。

勞動行政管理機構管理的主要內容是:編制定員和勞動定額,建立、完善勞動組織和勞動管理制度,制定和執行勞動工資計劃,支付勞動報酬,實施勞動保護等。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旨在更好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充分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同時統籌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人員管理;完善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

整合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統籌全社會的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建立健全從就業到養老的服務和保障體系。

C. 進入新公司上班,但是前一公司的勞動合同還沒有解除,社保也沒有停怎麼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九十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該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一百零二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如果你沒有跟原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就去新單位上班的話,原單位可以要求你和新單位共同承擔連帶責任的,所以新單位會要求你離職之後才能辦入職,否則它會有風險的。

如果原單位要追究你的責任,你跟新單位簽的協議是沒有用處的。

(3)勞動法監督檢查的主體擴展閱讀:

作用

1、勞動合同是建立勞動關系的基本形式。以勞動合同作為建立勞動關系的基本形勢是世界各國的普遍做法。

這是由於勞動過程是非常復雜的也是千變萬化的,不同行業,不同單位合同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權利義務各不相同。

國家法律法規只能對共性問題做出規定,不可能對當事人的具體權利義務做出規定,這就要求簽訂勞動合同明確權利義務。

2、勞動合同是促進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用人單位可以根據深感經營或工作需要確定錄用勞動者的條件和方式數量,並且通過簽訂不同類型不同期限的勞動合同,發揮勞動者的特長合理使用勞動力。

3、勞動合同有利於避免或減少勞動爭議。勞動合同明確規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權利義務,這既是對合同主體雙方的保障又是一種約束。

有助於提高雙方履行合同的自覺性,促使雙方正確行使權力,嚴格履行義務。因為勞動合同的訂立和履行有利於避免或減少勞動爭議的發生,有利於穩定勞動關系。

D. 懷孕女職員,可以享受到哪些福利待遇

一、懷孕女職工的待遇有哪些

懷孕的女職工,在勞動期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應當算作勞動時間。女職工產假為九十天,其中產前休息十五天。難產的,增加產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十五天。女職工懷孕流產的,其所在單位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給予一定時間的產假。女職工違反國家有關計劃生育規定的,其勞動保護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計劃生育規定辦理,不適用本規定。


勞動部、人事部《關於女職工生育待遇若干問題的通知》(勞險字〔1988〕2號)規定:

(一)女職工懷孕不滿四個月流產的,應根據醫務部門的意見,給予十五天至三十天的產假;懷孕滿四個月以上流產的,給予四十二天產假。產假期間,工資照發。


二)女職工懷孕,在本單位的醫療機構或指定的醫療機構檢查或分娩時,其檢查費、接生費、手術費、住院費和葯費由所在單位負擔,費用由原醫療經費渠道開支。

(三)女職工產假期滿,因身體原因仍不能工作的,經過醫務部門證明後,其超過產假期的待遇,按照職工患病的有關規定處理。

二、哪些情形下企業不能辭退女工?

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要解除勞動合同,應當符合法律的規定,不得隨意解除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法第29條的規定,女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勞動法第 26 、 27 條解除勞動合同: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

(三)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 27 條作了更為具體的規定,任何單位不得因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職工的工資,辭退女職工,單方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但是,女職工要求終止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的除外。

作為女職工本身就是受法律保護的,但要是女職工懷孕的話,此時能夠享受的待遇是更好的。具體懷孕女職工的待遇是怎樣的呢,小編已經在上文中做出了介紹。需要注意,我國法律中明確規定了在一些情況下企業是不能辭退女職工的,其中就包括在女職工懷孕的時候不能進行辭退。


熱點內容
油紙的刑法 發布:2025-10-16 03:09:12 瀏覽:512
玉林市玉州區法院 發布:2025-10-16 03:07:01 瀏覽:39
違反經濟法的真實案例 發布:2025-10-16 03:05:33 瀏覽:866
勞動法調整主要對象是 發布:2025-10-16 02:57:30 瀏覽:568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 發布:2025-10-16 02:56:58 瀏覽:469
最高法院執行的規定 發布:2025-10-16 02:50:12 瀏覽:146
承辦法官制度 發布:2025-10-16 01:51:51 瀏覽:134
復旦大學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5-10-16 01:44:37 瀏覽:377
自考經濟法材料 發布:2025-10-16 01:43:02 瀏覽:299
勞動法中有停薪留職一說么 發布:2025-10-16 01:37:41 瀏覽: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