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書

刑事訴訟法書

發布時間: 2020-12-24 14:11:11

『壹』 考刑事訴訟法的研,要看的書有哪些

你得看你考的那個學校的官網,或者請教已經考上的師兄師姐。

『貳』 北大法學考研用書

一、憲法
王磊《憲法的司法化》《選擇憲法》
周葉中《憲法》(第二版)
肖蔚雲《憲法學概論》(2008版)
張千帆《憲法學導論——原理與應用》(第二版)(該書非專業課考生可挑重點看)
《憲法學》(第二版)法律出版社(用於補充拓展)
二、行政法
姜明安主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三版)。該書前十章為姜教授所撰寫,重點關注。
羅豪才、湛中樂《行政法學》(第二版)關注該書行政行為及行政許可法部分。
羅豪才、湛中樂《行政法學》(自考版)(2008版)與前述之行政法學教材內容基本一致,沒有大的出入,可擇一而看
姜明安《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2008自考版)與前述第一本教材作者陣營基本一致,內容很多是相同的,但該書補充了最新的立法,可以相互補充使用
三、刑法
陳興良教授
1、《刑法適用總論》(上、下卷)(第二版)。可只看上卷。較之於教材較為深入,較之於專著又比較淺顯,因此難度很適合於考研用書的標准。
2、《規范刑法學》。重點關注總論及分論重點罪名。鑒於刑法諸多最新修正案,需要予以補充最新的司法解釋。
3、《刑法學的現代展開》。刑法專業課必備,非專業課可適當拓展。
雙楊《中國刑法論》(第四版)可只看總論部分
馬克昌《刑法學》,高等教育出版社。該書體系清晰,層次分明,亦可作參考用書。
張明楷《刑法學》(第三版)。專業課考生必備。非專業課若有興趣可了解拓展。
另外,刑法專業課考生除以上用書,另外推薦以下用書:
陳興良 《本體刑法學》陳興良文集系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共同犯罪論》(第二版)(該書系陳教授博士論文,鑒於共同犯罪在刑法學中的重要地位,被西方學者稱為「刑法學中的絕望與黑暗之山」,可予以拓展)
梁根林 《合理組織對犯罪的反應》(論文集)
馬克昌 《近代西方刑法學說史略》《外國刑法原理》或張明楷《外國刑法綱要》(建議專業課考生對刑法發展歷史尤其是西方刑法學說有所了解)
儲槐植 相關論文 學有餘力的同學可參考其《美國刑法》
高明瑄等著《刑法專論》(研究生用書)
北大刑法其他教授的論文
另外建議專業課考生若有餘力可閱讀我國台灣地區韓忠謨《刑法原理》、陳朴生《刑法專題研究》、許玉秀《當代刑法思潮》等。
四、刑事訴訟法
汪建成《刑事訴訟法概論》《理想與現實——刑事證據理論的新探索》《沖突與平衡——刑事程序理論的新視角》
陳瑞華 《刑事訴訟的基本問題》(第二版)《刑事訴訟的前沿問題》(第二版)《看得見的正義》《刑事審判原理》(第二版)
陳光中 《刑事訴訟法》(第二版)(汪建成、陳瑞華教授參編)
另外,刑事訴訟法需要關注老師最新論文
五、民法
魏振瀛《民法》(第三版)
馬俊駒、余延滿《民法原論》(第三版)
龍衛球《民法總論》(第二版)
梁慧星 《民法總論》
李永軍《民法總論》 《合同法總論》
劉凱湘《民法總論》(第二版)
梁慧星、陳華彬《物權法》(第四版)或者陳華彬《物權法》(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1998版)(總論部分)
崔建遠《合同法》(第四版)
韓世遠《合同法總論》(第二版)
張新寶或王利明《侵權行為法》
王軼 《物權變動論》
另外,人大王利明教授的民法系列專著也可參考補充。
建議閱讀王澤鑒民法總則、民法物權(總論),言簡意賅,簡明扼要,微言大義,體系明了,有助於加深理解。
六、民事訴訟法
潘劍鋒《民事訴訟原理》
劉家興、潘劍鋒《民事訴訟法學》(2008版)
江偉《民事訴訟法》(第三版)

專業課信息部分: 1 因為北大法學院對於法學碩士沒有指定的參考書,所以在此我向大家推薦一些參考書目。 A 卷部分: 憲法 : 《憲法學》,北大出版社,魏定仁等著,第二版 《憲法》,高教北大版,周葉中主編,第二版 《憲法的司法化》《選擇憲法》王磊 《憲法學導論》張千帆。 我推薦周葉中的《憲法》,知識體系非常好。答題模式也可參照此書。如果有空,應該看一看《憲法學導論》,但這本書比較難。 行政法: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北大高教版,姜明安主編,第二版 我看的是這本書,但是並不覺得特別好,據說姜老師有本自考教材很好。 刑訴: 《刑事訴訟法學概論》北大版,汪建成著 《看得見的正義》或者《問題與主義之間》陳瑞華老師的書 刑法 《中國刑法論》北大版第三版,雙楊著,郭自力老師參與修訂。 《刑法案例教程》,中國法制出版社,陳興良著 國際法 《國際法》人大版遠程教育系列,白桂梅,朱麗江主編。 白 老師去年有出新書,應該關注一下。 B 卷 法理 《法理學》北大版遠程教育系列,周旺生著。 《法理探索》周旺生著(有時間翻一翻) 經濟法 《經濟法學》北大版,張守文主編(必看) 《經濟法》楊紫煊,北大高教版第 2 版,反壟斷部分這本書稍好 《企業與公司法》北大版,甘培忠著,第四版 《財政稅收法》,法律出版社,劉劍文主編,第三版 《經濟法理論的重構》,人民出版社,張守文著 《稅法基礎理論》,北大版,劉劍文,熊偉著 《金融法概論》北大版,吳志攀 民訴 《民事訴訟原理》北大版,潘劍峰著 民法: 《民法》北大高教版,魏振瀛主編 一套九五計劃藍綠皮的民法教材,梁慧星《民法總論》,梁慧星陳華彬《物權法》,張廣興《債法》 國經: 《國際經濟法》北大高教版第二版,余勁松,吳志攀主編 邵景春的遠程教育的內部教材《國際經濟法》 還可以拿王傳麗的教材做參考,任選。 2 資料的選擇: 凱程的《內部沖刺百題》無論是答題方法還是押題方面都很好。 在上北大英華的輔導班時,陳永生老師(刑訴)給總結了一些專題,非常好,有機會可以把這個筆記復印一下。 《北大法學考研十門核心課》,為北大的研究生總結,內容有好有壞,經濟法,國際經經濟法,民法這些內容過多的科目,看這個筆記可以省比較多的時間。 如果民法能找到王軼老師的課堂筆記,也非常不錯。 國際經濟法王慧老師的講課錄音。 3 關於輔導班: 輔導班在暑假的個人經歷中已經提及。主要有兩個,北大英華和凱程。北大英華更重基礎,持續時間較長,如果基礎好的同學可不必參加。 凱程的應試性針對性很強,在大家知識掌握程度相同時,參加這個輔導班容易讓你勝出。我參加凱程的真題講解班,我從中學到的最重要的是答題方法,老師也講了些復習策略,很有啟迪性。 我還參加了凱程的百題沖刺班,百題沖刺講義,我個人認為非常的好,在最後一個星期里,我把凱程的百題沖刺班講義認真地看了三遍,並且把其中所列的自己不是很熟悉的知識點又查漏補缺,非常幸運的,這本講義押中了好多題。尤其今年的 A 卷部分,本來是比較難的,但刑訴部分刑法部分還有國際法等本分均有押中題目,我便順利通過初試。 4 復習方法: 主要注意三點: ( 1 )北大的書目多,看書不能看得過細過慢,要先從宏觀上對整個學科的體系脈絡有個很好的把握,然後仔細的看每年的重點,深入理解。我認為應該至少把知識看 4 遍。 ( 2 ) 我比較喜歡框架性記憶。。比如經濟法總論部分,框架性非常明顯,如果在記憶時畫出框架圖,有個整體框架在腦子里,答題的思路就非常清晰。尤其是在答「某某的體系」這一類體型時,作用尤為明顯。民法的重點我也會整理成一個個專題,(內容不用特別詳盡,有框架即可)按照考試時的答題模式整理,有助於最後的記憶。 ( 3 )反復研究歷年真題,找出重點和出題規律。 小結: 考研這一路走來,我認為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信心和毅力。在這一路,選擇北大,尤其是跨專業,也有人說過我考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自己總是一笑了之,既然做了決定,這些話對自己毫無意義。在這一路,有很多人中途放棄了考研,他們不是不聰明,而是沒有毅力。一些人雖然參加了考研,但成績不理想,我想,在復習中珍惜時間非常重要,決定去考卻不努力,只是浪費時間。而在考研中還想找工作想出國更是不可取,我們的能力與精力都是有限的,努力做好一件事,成功地可能性才會更大。 對於有些人一開始就准備考兩年的,我也奉勸大家先放棄這個念頭,我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其一次成功,人有退路有借口,有時就會鬆懈,破釜沉舟,一舉中的在我看來最可取。 在考研期間的心態調整也很重要,我們要放鬆自己的心情,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光緊張是沒有用的,倒不如快快樂樂的准備考研。

『叄』 刑事諒解書出自刑事訴訟法嗎

您好,
刑事諒解書,一般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與嫌疑人或其家屬之間,就刑事案件專的結果達成和解,而屬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質的書面文件。諒解書一般在提起公訴至法庭質證環節完成,其在刑法上有著酌定減輕,從輕的效力。

『肆』 誰知道新刑訴法提請批准逮捕書的法條是什麼,就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XX條提請批准逮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公安機關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時候,應當寫出提請批准逮捕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並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必要的時候,人民檢察院可以派人參加公安機關對於重大案件的討論。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條規定,公安機關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時候,應當寫出提請批准逮捕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並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

因此,提請批准逮捕書是公安機關提請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法律憑證,是公安機關行使訴訟權利並嚴格依法辦案的一種表現形式。

(4)刑事訴訟法書擴展閱讀:

應該逮捕的情形包括以下三條:

一、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採取取保候審尚不足以防止發生下列社會危險性的,應當予以逮捕:

1、可能實施新的犯罪的;

2、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現實危險的;

3、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的;

4、可能對被害人、舉報人、控告人實施打擊報復的;

5、企圖自殺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決定逮捕,應當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質、情節,認罪認罰等情況,作為是否可能發生社會危險性的考慮因素。

二、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或者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曾經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應當予以逮捕。

三、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伍』 刑事控告書應該交給公安機關還是法院

刑事控告書應該交給公檢法哪一個機關,是按照案件的性質,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管轄來決定。

但也可以交到公檢法任何機關。

因為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

(5)刑事訴訟法書擴展閱讀:

按照《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五條的規定,控告可以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提出。屬於口頭控告的,接待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後,由控告人簽名或蓋章。接受控告的工作人員應當告知控告人:控告應實事求是,不得誣告陷害他人,並說明誣告應負的法律責任

按照《刑事訴訟法》第八十六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應當依照管轄范圍,及時審查被告人的材料。如果認為有刑事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應當提起訴訟;應當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嚴重不足,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案件未提交,原告被告知不提起訴訟的理由。如果原告不滿意,他可以申請復議。

『陸』 刑事訴訟法中關於證據的規定有幾條

刑事訴訟法中關於證據的規定有十六條:

1、《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全款

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證據包括: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鑒定意見;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2、《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全款

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自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自訴人承擔。

3、《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全款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

必須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除特殊情況外,可以吸收他們協助調查。

4、《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全款

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人民檢察院起訴書、人民法院判決書,必須忠實於事實真象。故意隱瞞事實真象的,應當追究責任。

5、《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四條,全款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證據。

行政機關在行政執法和查辦案件過程中收集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等證據材料,在刑事訴訟中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凡是偽造證據、隱匿證據或者毀滅證據的,無論屬於何方,必須受法律追究。

6、《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全款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7、《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全款

採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採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時發現有應當排除的證據的,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為起訴意見、起訴決定和判決的依據。

8、《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七條,全款

人民檢察院接到報案、控告、舉報或者發現偵查人員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的,應當進行調查核實。對於確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應當提出糾正意見;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全款

法庭審理過程中,審判人員認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應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法庭調查。

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人民法院對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證據依法予以排除。申請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證據的,應當提供相關線索或者材料。

10、《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全款

在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法庭調查的過程中,人民檢察院應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證明。

現有證據材料不能證明證據收集的合法性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提請人民法院通知有關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出庭說明情況;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有關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出庭說明情況。有關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也可以要求出庭說明情況。經人民法院通知,有關人員應當出庭。

11、《刑事訴訟法》第六十條,全款

對於經過法庭審理,確認或者不能排除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對有關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12、《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全款

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質證並且查實1以後,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的時候,應當依法處理。

13、《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二條,全款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14、《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全款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證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

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15、《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全款

對於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證人、鑒定人、被害人因在訴訟中作證,本人或者其近親屬的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採取以下一項或者多項保護措施:

不公開真實姓名、住址和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採取不暴露外貌、真實聲音等出庭作證措施;禁止特定的人員接觸證人、鑒定人、被害人及其近親屬;對人身和住宅採取專門性保護措施;其他必要的保護措施。

證人、鑒定人、被害人認為因在訴訟中作證,本人或者其近親屬的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請求予以保護。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依法採取保護措施,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

16、《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全款

證人因履行作證義務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費用,應當給予補助。證人作證的補助列入司法機關業務經費,由同級政府財政予以保障。

有工作單位的證人作證,所在單位不得剋扣或者變相剋扣其工資、獎金及其他福利待遇。

(6)刑事訴訟法書擴展閱讀

證據種類:

1、書證、物證

是以物品或者文字為表現形式的實物證據。物證是用於犯罪或與犯罪相關聯的,能夠證明犯罪行為和有關犯罪情節的物品或痕跡,如作案工具、贓款贓物、血跡、指紋、腳印等。

書證是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文件或其他文字材料,如毒品犯罪分子進行聯絡的往來書信;貪污犯罪分子塗改的單據、賬本等。

物證的特點是,不具有任何主觀的東西,而只以其客觀存在來證明案件的事實。對物證必須妥善地加以保管,以保持物證的原有的形態。如果不能保持原來形態或者物證有可能滅失的,行政機關必須採取措施予以保全。

2、證人證言

是知道案件真實情況的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況,向司法機關或有關人員作的陳述。民事訴訟法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

刑訴法對知道案件真實情況的人向司法機關作證規定了義務,即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證人不能隨意指定,也不能由他人代替。

行政處罰法規定,在行政機關對行政處罰案件進行調查時,「被調查人應當如實回答詢問」。這是因為,行政機關在處理行政處罰案件時,必須以事實為根據。因此,在行政機關調查時,被調查人必須據實陳述所了解的真實情況,不作偽證。

3、當事人的陳述

是指當事人向執法人員所作的關於案件真實情況的敘述和承認。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

因此,當事人的陳述與申辯,行政機關必須認真聽取,並製作詢問筆錄;同時,行政機關對於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成立的,才能作為行政處罰的證據。

4、「被害人陳述」

是直接受到犯罪行為侵害的人,就受害情況及案件的有關其他情況向司法機關或有關人員所作陳述。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與辯解」

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本人的犯罪行為向司法機關所作的供述,或稱口供,或者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否認自己有犯罪行為或者承認犯罪,但認為應當減輕處罰、免除處罰所作的辯解。

6、視聽資料

是指能夠作為證據的錄音、錄像、電腦儲存的數據等,是一種被固定、被保全的證據。它比較可靠,更接近於真實情況。但是視聽資料必須經過審查,才能認定作為證據。

7、鑒定意見

是鑒定人運用自己具有的專門知識對案件中專門性問題所進行的分析、鑒別和判斷。它是一種獨立的證據。如法醫鑒定、指紋鑒定、筆跡鑒定、化學物品鑒定、精神病鑒定等。

8、現場筆錄

是書證的一種,是指行政機關執法人員在現場,對當場實施行政處罰的現場情況的記錄。如交通民警對違反交通管理的司機進行罰款,交通民警開具的罰款單據。

又如工商管理人員對這反工商管理的個體商販進行處罰時,現場記明其違法事實、沒收商販的違法物品的數量、質量等情況。

現場筆錄上應當有執法人員和當事人的簽名。現場筆錄可以證明案件的真實情況,行政訴訟法將其規定為一種獨立的證據,以防止在訴訟中出現「事出有因,查無實據」的情況。

9、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筆錄

是指行政機關的執法人員或者專門人員為了解案件的事實,對事實發生的現場或者物品進行勘驗、檢查。如查處非法出版物,執法人員對該出版物的印刷場所進行勘驗、檢查,對印刷的非法出版物或者印刷工具進行勘驗、檢查等。

勘驗應當製作筆錄,勘驗筆錄是對客觀事實的反映,能夠證明案件的真實情況,是一種獨立的證據。

10、電子數據

是電子化技術形成的文字,數字等等,如電子郵件、聊天記錄等等;2015年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4日發布的一份司法解釋顯示,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簡訊、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可以視為民事案件中的證據。

11、視聽資料

是以模擬信號的方式在介質上進行存儲的數據,例如錄像、錄音資料等等。

『柒』 開不予立案通知書,用的刑事訴訟法一百一十條合法嗎

如果不符合立案條件就不能立案,不能立案就開不予立案通知書。使用刑事訴訟法一百一十條是合法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規定: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

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7)刑事訴訟法書擴展閱讀

《不立案通知書》只是發給控告人

公民發現了犯罪事實或者犯罪線索,每個人都應當報案。法律沒有規定對報案人發《不立案通知書》。

因自己受到犯罪侵害不能指出誰是犯罪人的,叫事主或者被害人。法律沒有規定給被害人發《不立案通知書》。

因自己受到犯罪侵害,並能確定犯罪人是誰,指名要求追究某人刑事責任的叫控告人。只有控告人才有開能得到《不立案通知書》。

《不予立案通知書》的內容是說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如:「反映的問題不屬於犯罪。」 「指控的人不具備作案時間。」等等。

控告人如果不服,憑《不予起訴決定書》可以到法院起訴他堅持認為的犯罪嫌疑人。

其他舉報人對犯罪人沒有起訴的權利,偵查機關沒有必要給他們發《不予立案通知書》。

『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調取證據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條 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第三十六條 辯護律師在偵查期間可以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代理申訴、控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關情況,提出意見。

第三十九條 辯護人認為在偵查、審查起訴期間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收集的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或者罪輕的證據材料未提交的,有權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調取。

第四十二條辯護人或者其他任何人,不得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隱匿、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不得威脅、引誘證人作偽證以及進行其他干擾司法機關訴訟活動的行為。

第四十三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必須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除特殊情況外,並且可以吸收他們協助調查。

第四十四條 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人民檢察院起訴書、人民法院判決書,必須忠實於事實真象。故意隱瞞事實真象的,應當追究責任。

第四十五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證據。

對於涉及國家秘密的證據,應當保密。凡是偽造證據、隱匿證據或者毀滅證據的,無論屬於何方,必須受法律追究。

(8)刑事訴訟法書擴展閱讀:

1、根據訴訟的內容和形式不同,訴訟活動可以具體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三部分。其中,刑事訴訟是指審判機關(人民法院)、檢察機關(人民檢察院)和偵查機關(公安機關含國家安全機關等)在當事人以及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被追訴者刑事責任問題的訴訟活動。

2、證據的保全,是指由司法機關依法收存、固定證據資料以保持其真實性和證明力的措施。當訴訟上可作為證據的資料有消失或日後難以取得的可能時,司法機關可依訴訟參加人的申請或依職權,預先採取保全措施,以保證證據的真實性。中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司法機關有權採取各種措施收集、調取證據,對於扣押的物品、文件要妥善保管或者封存。

『玖』 刑事訴訟法中,書證能否適用非法證據排除規則

不能,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的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只有最高院的刑訴解釋61條和回最高檢的刑訴規則第265條,答只限於於言詞證據(且不包括被告人供述),對其他的證據雖然都做了形式、程序等方面的要求,但都沒有明確規定違反這些形式、程序的證據「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熱點內容
清華法學考博 發布:2025-10-15 16:58:27 瀏覽:754
法官的決定權 發布:2025-10-15 16:46:42 瀏覽:935
經濟法責任的意義 發布:2025-10-15 16:24:37 瀏覽:710
經濟法的含義 發布:2025-10-15 16:24:23 瀏覽:40
廣東傑科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10-15 16:23:05 瀏覽:723
司法制度試題 發布:2025-10-15 16:17:15 瀏覽:490
專利法經濟法 發布:2025-10-15 15:50:42 瀏覽:210
條例共幾編 發布:2025-10-15 15:45:21 瀏覽:10
中級會計經濟法多少分及格 發布:2025-10-15 15:37:54 瀏覽:188
勞動法怎麼請病假 發布:2025-10-15 15:36:21 瀏覽: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