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檢行政法
『壹』 邊檢對外國人採取的處罰種類有哪些
我們在處理外國人在中國違法犯罪所堅持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平等的法治原則。我國實行依法治國,既保護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的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不受侵犯,又要求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必須遵守中國法律,不得危害中國國家安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社會公共秩序。違反中國法律的,中國執法機關將依法處理,追究違法當事人的行政、刑事法律責任;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的,還應承擔民事責任。
在刑事犯罪方面,我國《刑法》第6條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使用本法。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6條第2款規定:「對於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中國是法治國家,對外國人在中國犯罪的處理,必須適用中國法律。凡在我國領域內犯罪的,不論犯罪人是我國公民還是外國人,也不論被侵害的是我國公民的利益還是外國人的利益,都應依照我國刑法追究刑事責任。
值得提別提出的就是,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通過外交途徑解決。所謂外交特權和豁免權,是指使、領館及外交人員在履行職務期間享有的不受駐在國法律管轄和其他待遇的權利。聯合國1961年《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1963年《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和我國的《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中對外交人員的范圍及有關特權與豁免都作了具體規定。
這些人犯罪後採取外交途徑解決的人,具體包括:(1)來訪的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外交部長及其他具有同等身份的官員;(2)外交代表,包括大使、公使、代辦、參贊、武官、秘書、隨員等;(3)與外交代表共同生活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4)使館的行政技術人員和與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5)途經我國的駐第三國的外交代表和與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6)持有中國外交簽證或者持有外交護照(有協議互免簽證)來中國的外交官員;(7)經我國政府同意給予特權與豁免權的其他來中國訪問的外國人士;(8)依照我國已加入的國際公約和我國與有關國際組織簽訂的協議應享受外交特權與豁免的來中國參加國際會議的外國代表以及臨時來我國的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的官員、專家和派駐我國的代表機構的人員。
依照我國《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外國人在中國犯罪的,由市級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偵查,由該外國人入境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審理。
我國《刑法》第35條規定:「對於犯罪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凡是外國人在我國境內犯罪的,如果人民法院認為他繼續居留我國將會對我國國家和人民利益產生危害,就可以(不是一律)適用驅逐出境,以消除其在我國境內再犯罪的可能性。附加判處驅逐出境的,必須在所判處的主刑執行完畢之後,再執行驅逐出境。人民法院一般是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並兼顧我國與其所屬國之間的關系,以及國際斗爭的形勢等,綜合考慮是否適用。
在行政違法方面,外國人可能出現的違法,主要有非法出入境、非法長期居留、非法攜帶槍支彈葯管制刀具、賣淫嫖娼、非法就業、交通肇事、非法集會遊行示威等行為。根據我國現行法律,除了享有特權的外國人之外,一般的都按照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集會遊行示威法》等進行行政處罰。
對於重大的或者可能引起外交交涉的外國人犯罪案件,執法機關要執行逐級報告制度,並將進展情況等及時通知我國駐外使、領館。
『貳』 中國邊檢的履行職責
(一) 對出境、入境的人員及其攜帶的行李物品、交通運輸工具及其載運的貨物實施邊防檢查;
(二)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出境、入境的交通運輸工具進行監護;
(三) 對口岸的限定區域進行警戒,維護出境、入境秩序;
(四)執行主管機關賦予的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任務。
『叄』 邊檢是干什麼工作的
開展全國出入境邊防檢查業務。
對出境、入境的人員及其行李物品、交通運輸工具及其載運的貨物實施邊防檢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出境、入境的交通運輸工具進行監護;對口岸的限定區域進行警戒,維護出境、入境秩序;執行主管機關賦予的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任務。
職業能力簡介:
掌握部隊管理基本知識,具備管理、組織、指揮基層部隊的能力;掌握從事公安邊防工作必備的政治理論知識,具備軍人應有的政治鑒別能力;掌握從事公安邊防工作應具備的軍事共同基礎,具有強健的體魄和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
掌握從事出入境邊防檢查工作必備的服務素養和法律知識,具備規范、科學、文明執勤執法的能力;掌握邊防檢查勤務、出入境人員檢查等專業理論知識,具備適應公安邊防工作崗位輪換任職能力。
主要面向全國公安邊防部隊,在出入境邊防檢查崗位,從事出入境證件鑒別、出入境人員檢查、出入境交通運輸工具檢查、出入境邊防檢查行政執法辦案等工作。
『肆』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邊防檢查條例的第一章 總 則
邊防檢查站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社會秩序,履行下列職責:
(一)對出境、入境的人員及其行李物品、交通運輸工具及其載運的貨物實施邊防檢查;
(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出境、入境的交通運輸工具進行監護;
(三)對口岸的限定區域進行警戒,維護出境、入境秩序;
(四)執行主管機關賦予的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任務。 出境、入境的人員和交通運輸工具,必須經對外開放的口岸或者主管機關特許的地點通行,接受邊防檢查、監護和管理。出境、入境的人員,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行政法規。
第六條 邊防檢查人員必須依法執行公務。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妨礙邊防檢查人員依法執行公務。
『伍』 「邊檢」到底是干什麼的
邊檢就是邊防檢查的簡稱,工作就是:開展全國出入境邊防檢查業務。
一、邊防檢查
邊防檢查是指對出入國境人員的護照、證件、簽證、出入境登記卡、出入境人員攜帶的行李物品和財物的檢查。交通運輸工具及其運載的貨物等的檢查和監護, 以及對出入國境上下交通運輸工具的人員的管理和違反規章行為的處理。
二、邊檢履行職責
(一)對出境、入境的人員及其行李物品、交通運輸工具及其載運的貨物實施邊防檢查;
(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出境、入境的交通運輸工具進行監護;
(三)對口岸的限定區域進行警戒,維護出境、入境秩序;
(四)執行主管機關賦予的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任務。
三、邊檢的內容
因私出國人員到達出境口岸時, 首先要填寫一張《出境登記卡》並將自己的護照、身份證、簽證等一並交給邊防檢查人員, 由邊防檢查人員進行逐項檢查;邊防檢查人員對持照人的證件進行核查(包括護照是否真實有效, 簽證是否真實有效,護照和身份證內容是否一致等)後在護照上加蓋驗訖章(該章內包括出境口岸的名稱、編號、「出境邊防檢查」字樣和年月日等),並將出境登記卡留存於邊防檢查站;上述手續完畢後, 將護照當面交給持照人。
擴展材料:
邊檢職業標志
從2008年2月26日開始,全國所有對外開放口岸陸續統一使用專有邊檢職業標志。據悉,這是我國邊檢系統首次統一使用職業標志。
新啟用的中國邊檢職業標志為藍底白字,從上至下由三部分組成,最上面的一行為「中國邊檢」四個大字,由已故書法家啟功題寫;
中間為中國邊檢職業徽標,最下邊一行是英文字樣。中間的中國邊檢職業徽標主體標志為多組線條構成的地球圖案,地球內部的人形圖形由中國邊檢的英文首字母縮寫組成,與地球組合象徵中國邊檢面向世界,以人為本、便利人員友好往來的職業特徵;人形上方的線條組成漢字「公」,代表邊檢民警立警為公、執法為民以及公平、公正、公開的執法理念;警徽的盾形表示為國家對外開放保駕護航的職業追求。
『陸』 雲南省邊境地區公安邊防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規范邊境地區公安邊防管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邊境地區穩定,促進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邊防檢查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公安邊防部門對進出本省邊境地區和從本省邊境口岸或者邊境通道出入國境的人員以及交通運輸工具,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本規定實施管理。
對違反本規定的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公安邊防部門舉報。第三條本規定所稱邊境地區,是指本省沿國界線一側的縣(市)行政區。
本規定所稱邊境口岸,是指設在本省邊境地區的國家級口岸和省級口岸。
所稱邊境通道,是指由公安邊防部門管理的供邊境居民出入國境探親訪友、求醫治病、從事商品交易以及參加傳統民族節日聯誼等活動的道路和渡口。第四條公安邊防部門負責邊境地區出入境邊防檢查、進出邊境地區檢查和邊境地區治安管理等行政執法工作。
省公安邊防部門主管全省公安邊防管理工作。
邊境地區州(市)、縣(市)公安邊防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公安邊防管理工作。
邊防檢查站、邊境檢查站、邊防派出所負責所管轄區域的公安邊防行政執法工作。第五條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省公安邊防部門在進出邊境地區的交通要道設立邊境檢查站,下列職責:
(一)對進出邊境地區的人員及其行李物品、交通運輸工具及其載運的貨物實施邊防檢查;
(二)查控、制止違法犯罪活動;
(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六條進出邊境地區的人員須持合法有效證件,並接受邊境檢查站的檢查。
境外邊境居民從本省邊境口岸或者邊境通道入境後前往其他地區的,須持合法有效證件。第七條進出邊境地區的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邊境檢查站應當阻止其進出邊境地區:
(一)未持本人證件的;
(二)持用無效證件的;
(三)持用他人證件的;
(四)持用偽造、塗改證件的;
(五)拒絕接受邊防檢查的。
進出邊境地區的人員有前款(三)、(四)項所列情形之一的,邊境檢查站可以扣留或者收繳其證件。第八條經上級主管機關批准,省公安邊防部門在邊境地區的國家級口岸、省級口岸、邊境通道分別設立邊防檢查站。
國家級口岸邊防檢查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邊防檢查條例》和本規定履行職責。
省級口岸、邊境通道邊防檢查站履行下列職責:
(一)對出境、入境人員及其行李物品、交通運輸工具及其載運的貨物實施邊防檢查;
(二)對出境、入境的交通運輸工具進行監護;
(三)對邊境口岸或者邊境通道限定區域進行警戒,維護出境、入境秩序;
(四)查控、制止違法犯罪活動;
(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第九條經上級主管機關批准,省公安邊防部門在邊境地區設立邊防派出所,履行下列職責:
(一)負責所管轄區域的治安管理;
(二)核發邊境地區出入境通行證;
(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十條持邊境地區出入境通行證或者其他出境、入境證件的人員,應當從指定的邊境口岸或者邊境通道出境、入境,並接受公安邊防部門的檢查。第十一條出境、入境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邊防部門應當阻止其出境、入境:
(一)未持出境、入境證件的;
(二)持用無效出境、入境證件的;
(三)持用他人出境、入境證件的;
(四)持用偽造或者塗改的出境、入境證件的;
(五)拒絕接受邊防檢查的;
(六)未從指定邊境口岸或者邊境通道出境、入境的;
(七)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通知不準出境、入境的;
(八)法律、法規規定不準出境、入境的。
出境、入境人員有前款(三)、(四)、(七)、(八)項所列情形之一的,公安邊防部門可以扣留或者收繳其出境、入境證件。第十二條交通運輸工具應當從指定的邊境口岸或者邊境通道出境、入境。
交通運輸工具離、抵邊境口岸或者邊境通道時,應當向公安邊防部門申請辦理機動車輛查驗卡或者船舶查驗卡,並接受公安邊防部門的檢查。
公安邊防部門對交通運輸工具進行檢查時,船長、機長、列車長、押運人、駕駛人等交通運輸工具負責人或者代理人應當到場協助檢查。
『柒』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出境入境管理,維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安全和社會秩序,促進對外交往和對外開放,制定本法。第二條中國公民出境入境、外國人入境出境、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停留居留的管理,以及交通運輸工具出境入境的邊防檢查,適用本法。第三條國家保護中國公民出境入境合法權益。
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應當遵守中國法律,不得危害中國國家安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社會公共秩序。第四條公安部、外交部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有關出境入境事務的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館、領館或者外交部委託的其他駐外機構(以下稱駐外簽證機關)負責在境外簽發外國人入境簽證。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負責實施出境入境邊防檢查。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及其出入境管理機構負責外國人停留居留管理。
公安部、外交部可以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委託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門受理外國人入境、停留居留申請。
公安部、外交部在出境入境事務管理中,應當加強溝通配合,並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密切合作,按照各自職責分工,依法行使職權,承擔責任。第五條國家建立統一的出境入境管理信息平台,實現有關管理部門信息共享。第六條國家在對外開放的口岸設立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
中國公民、外國人以及交通運輸工具應當從對外開放的口岸出境入境,特殊情況下,可以從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批準的地點出境入境。出境入境人員和交通運輸工具應當接受出境入境邊防檢查。
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負責對口岸限定區域實施管理。根據維護國家安全和出境入境管理秩序的需要,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可以對出境入境人員攜帶的物品實施邊防檢查。必要時,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可以對出境入境交通運輸工具載運的貨物實施邊防檢查,但是應當通知海關。第七條經國務院批准,公安部、外交部根據出境入境管理的需要,可以對留存出境入境人員的指紋等人體生物識別信息作出規定。
外國政府對中國公民簽發簽證、出境入境管理有特別規定的,中國政府可以根據情況採取相應的對等措施。第八條履行出境入境管理職責的部門和機構應當切實採取措施,不斷提升服務和管理水平,公正執法,便民高效,維護安全、便捷的出境入境秩序。第二章中國公民出境入境第九條中國公民出境入境,應當依法申請辦理護照或者其他旅行證件。
中國公民前往其他國家或者地區,還需要取得前往國簽證或者其他入境許可證明。但是,中國政府與其他國家政府簽訂互免簽證協議或者公安部、外交部另有規定的除外。
中國公民以海員身份出境入境和在國外船舶上從事工作的,應當依法申請辦理海員證。第十條中國公民往來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中國公民往來大陸與台灣地區,應當依法申請辦理通行證件,並遵守本法有關規定。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第十一條中國公民出境入境,應當向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交驗本人的護照或者其他旅行證件等出境入境證件,履行規定的手續,經查驗准許,方可出境入境。
具備條件的口岸,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應當為中國公民出境入境提供專用通道等便利措施。第十二條中國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準出境:
(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證件或者拒絕、逃避接受邊防檢查的;
(二)被判處刑罰尚未執行完畢或者屬於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三)有未了結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決定不準出境的;
(四)因妨害國(邊)境管理受到刑事處罰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業被其他國家或者地區遣返,未滿不準出境規定年限的;
(五)可能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決定不準出境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準出境的其他情形。第十三條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要求回國定居的,應當在入境前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館、領館或者外交部委託的其他駐外機構提出申請,也可以由本人或者經由國內親屬向擬定居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僑務部門提出申請。
『捌』 邊檢的工作內容、崗位職責是什麼求教!
邊檢的工作內容包括護照檢查、證件檢查、簽證檢查、出入境登記卡檢查、行李物品檢查、交通運輸工具檢查等。
崗位職責是:
1、對出境、入境的人員及其行李物品、交通運輸工具及其載運的貨物實施邊防檢查。
2、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出境、入境的交通運輸工具進行監護。
3、對口岸的限定區域進行警戒,維護出境、入境秩序。
4、執行主管機關賦予的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任務。
(8)邊檢行政法擴展閱讀:
邊檢的內容
1、因私出國人員到達出境口岸時, 首先要填寫一張《出境登記卡》並將自己的護照、身份證、簽證等一並交給邊防檢查人員, 由邊防檢查人員進行逐項檢查。
2、邊防檢查人員對持照人的證件進行核查(包括護照是否真實有效, 簽證是否真實有效,護照和身份證內容是否一致等)後在護照上加蓋驗訖章(該章內包括出境口岸的名稱、編號、「出境邊防檢查」字樣和年月日等),並將出境登記卡留存於邊防檢查站。
3、手續完畢後, 將護照當面交給持照人。中國居民出入境不須填寫<出入境登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