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制

行政法制

發布時間: 2020-12-24 23:55:28

⑴ 行政監督與行政法制監督(監督行政)有什麼不同

行政監督與監督行政的區別:

1、性質不同。行政監督是行政權的一種形式,又稱行政監督檢查;監督行政是對行政的監督。行政監督檢查是行政主體依照法定職能所實施的一種具有法律效力並能影響行政相對人權利、義務的具體行政行為。而監督行政具有一定的廣泛性和社會性,有的具有法律意義,有的不具有嚴格的法律意義。

2、監督的主體不一樣。行政監督是對政府和行政人員進行監督;監督行政是對行政機關的行政管理活動及其工作人員員是否遵守法律進行監督。行政監督檢查的主體只能是行政主體,而監督行政的主體主要是行政主體以外的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

3、監督的對象和客體不同。行政監督檢查的對象是行政相對人,其客體是行政相對人的守法行為和執行行政決定、命令情況等。而監督行政的對象是行政主體,其客體是行政主體及其公務員所實施的行為。

4、監督內容不同。行政法制監督,是指享有監督權的國家權力機關、司法機關、專門行政機關以及一般公民依法對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行使職權和與行使職權有關的行為實施的監督;是指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群眾組織、民主黨派、公民等對行政機關的行政管理活動及其工作人員員遵守法律,執行法律的情況進行監督的活動。

(1)行政法制擴展閱讀:

監督是即對現場或某一特定環節、過程進行監視、督促和管理。使其結果能達到預定的目標。

行政監督可根據不同的標准進行分類。通常由:

1、以行政監督的對象是否特定為標准,可以分為一般監督與特別監督。

2、以行政監督的內容為標准,可以分為公安、工商、海關、資源、環境保護、審計等行政監督。

3、以其實施的時期為標准,可以分為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後監督。

4、以其主體的任務為標准,可分為依職權的監督與依授權的行政監督。

參考資料:網路-行政監督

⑵ 行政法制的構成要素

1.兩要素說。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學者都持此觀點,當然,在要素的具體涵義上存在較大差異。如英國的依法行政由越權無效和自然公正組成。越權無效的核心內容是:越權的行政行為不具有法律效力。這既約束行政實體行為,也約束行政程序行為。自然公正則指:一方面,任何人或團體在行使權力可能使別人受不利影響時,必須聽取對方的意見,每個人都有為自己辯護和防衛的權利。無論在行政上,還是司法上,任何人不能未經審問就受處罰,行政裁判官和司法官必須聽取對方意見才能作出判決。另一方面,避免偏私,「不能自己作自己的法官。」(註:參見王名揚:《英國行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151~177頁。)美國的依法行政構成兩要素表現為基本權利和正當程序。前者指一切組織和個人都必須服從法律,但這種法律必須旨在保護而不是摧殘人類固有的基本權利。後者指法律的實施必須通過正當的法律程序進行。 (註:參見王名揚:《美國行政法》, 中國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116頁。)台灣學者則主張依法行政的基本內容包括法律優越和法律保留。(註:參見翁岳生:《法治國家之行政法與司法》,台灣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225~229頁。)中國大陸也有學者認為依法行政的基本內容有兩項:(1 )行政活動必須根據法律;(2)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律。 (註:轉引自胡建淼:《行政法學》,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71頁。)

2.三要素說。認為依法行政由三方面的因素構成。如日本有學者提出依法行政的三項內容為:(1)法律保留。建立議院內閣制、 議會制的民主主義,通過國會對行政進行政治限制。(2)法律優先。 行政立法、行政裁量和行政手續中存在著立法權優先的要求或者立法的統治問題。(3)司法救濟。通過法院對行政進行司法方面的事後救濟。(註:參見〔日〕和田英夫:《現代行政法》,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3年版,第27~28頁。)法國的依法行政也包含了三項內容:行政行為必須根據法律;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機關必須採取行動來保證法律規范的實施。(註:參見王名揚:《法國行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205~207頁。)

3.四要素說。依法行政構成的四要素說主要見諸中國學者的著述中。如有的學者歸納為:(1 )任何行政職權都必須基於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2)任何行政職權的行使都必須依據法律、遵守法律;(3)任何行政職權的委託及其運用都必須具有法律依據,符合法律要旨;(4)任何違反上述三點規定的行政活動,非經事後法律認許,均得以宣告為「無效」。(註:參見羅豪才主編:《行政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58頁。)有的學者歸結為:(1) 所有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都必須嚴格遵守並執行行政法律規范;(2 )任何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都不得享有行政法律規范以外的特權;(3 )一切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行為,都屬於行政違法行為,自始無效;(4 ))一切行政違法主體,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註:參見應松年主編:《行政法教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第40~42頁。)還有學者認為,依法行政就是要使一切行政管理活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有法可依是使行政管理活動合法化的前提條件;有法必依,是要求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依法辦事;執法必嚴,是要求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執行憲法和法律的過程中,必須保持高度的嚴肅性,不許有任何的任意性,行政活動都必須符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違法必究,在行政法范圍內,主要是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對其違法行為向國家權力機關和人民群眾承擔應有的責任。(註:參見侯洵直主編:《中國行政法》,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頁。)

4.五要素說。台灣學者張載宇對依法行政提出了五個方面的要素,即:(1)行政權之作出,不得與法規相抵觸。 不問法規規定之形式如何,均有拘束行政權的效力。行政權的行使必須遵守法規,不得與法規相抵觸。(2)行政權非有法規依據, 不得使人民負擔義務或限制其權利。人民與國家的一般權利義務關系,並非權力服從關系,而為行政法規所規定,人民對國家的義務與權利,自以法規所規定者為准。行政機關不得濫用其權力,使人民負擔義務或限制人民權利。且因行政權之作用為人民設定權利或免除其義務後,行政機關自身亦應受其拘束,不得任意更改。(3)行政權非有法規依據,不得為特定人設定權利, 或減免其義務。行政機關對於法規在同一情形下應為同一的適用。即對於人民權利的設定或義務的免除,均應依據法規為同等的措施,不得有例外的歧視。若無法規的依據,對於特定人賦予超過一般規定的權利,或免除一般規定所課之義務,均屬違法。(4)行政得自由裁量, 須受法規之限制,並符合公意。裁量不得超越法規所定之界限,如裁量超過其界限,則為違法。另外,裁量須適合於社會公意,如不合公意則為不當。(5)行政法規之適用,由行政機關本其職權主動為之。 如社會秩序不良,行政機關應主動適用治安或交通等法規,以維護或整飭秩序,而無須等待人民之請求。此與司法官適用法律采不告不理原則不同。(註:參見張載宇:《行政法概要》,台北漢林出版社1970年版,第99~ 101頁。)

⑶ 政府的法制部門是干什麼的

政府法制工作機構通俗地說是政府的法律參謀、助手和法律顧問。專業地說政府法制部門回承答擔著行政復議、行政應訴、文件審查、法制審核、執法監督等市政府的各項法制工作職能。同時,法制部門承擔著推進所管轄行政區域內的任務。服務的對象是政府領導、部門鎮鄉和普通群眾。
另外,政府法制機構在我國法治政府建設中起著協調、推進、指導的重要任務。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一方面政府法制機構特別是在基層,人少事多,政府對法制工作的重視力度不夠;另一方面政府法制部門存在專業性強,涉及面廣的特點,人員不多事情多,權力不大責任大,地位不高位置高,需要營造更加有利於法制機構及其人員成長的環境和人才培養的機制,才能進一步推動政府法制工作和依法行政工作的發展,從而有助於法治政府的早日實現。

⑷ 法制辦是干什麼的

法制辦是由一級政府設立的負責本級政府法制工作的辦事機構。主要職責:

(一)調查研究依法行政和政府法制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推進依法行政的具體措施和工作建議。協助總理辦理法制工作事項。

(二)承擔統籌規劃國務院立法工作的責任,擬訂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安排,報國務院批准後組織實施,督促指導。

(三)承擔審查各部門報送國務院的法律法規草案,以及需要由國務院批準的重要涉外規章、部門聯合規章的責任。負責從法律角度審查部門報送國務院審核的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

(四)負責起草或者組織起草有關重要法律草案、行政法規草案。負責對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行政法規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五)承擔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和國務院部門規章的備案審查責任,審查其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是否抵觸以及它們相互之間是否矛盾,根據不同情況提出處理意見。

(六)研究行政訴訟、行政復議、行政賠償、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收費、行政執行等法律、行政法規實施以及行政執法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向國務院提出完善制度和解決問題的意見,擬訂有關配套的行政法規、文件和答復意見。

(七)負責承辦行政法規的立法解釋工作。承擔協調部門之間在法律法規實施中的爭議和問題的有關工作。承辦申請國務院裁決的行政復議案件,指導、監督全國的行政復議工作。

(八)負責及時清理、編纂行政法規,編輯國家出版的法律、行政法規匯編正式版本。指導規章清理工作。負責組織翻譯、審定國家出版的行政法規外文文本和民族語言文本。

(九)開展政府法制理論、政府法制工作研究和宣傳,開展對外法制業務交流。

(十)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4)行政法制擴展閱讀:

法制辦從上至下,分為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正部級),省政府法制辦公室(絕大多數為正廳級),市政府法制辦公室(正處級),縣政府法制辦公室(正科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以下簡稱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是協助總理辦理法制工作事項的辦事機構, 其前身是國務院法制局。

1954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置國務院法制局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1959年6月撤銷。1980年5月和1981年7月,國務院先後設立了國務院辦公廳法制局和國務院經濟法規研究中心。

1986年4月,為了加強政府法制工作,更好地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國務院決定,將原國務院辦公廳法制局和國務院經濟法規研究中心合並,重新成立了國務院法制局,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1988年10月,國務院法制局被確定為國務院的辦事機構。1994年3月又被確定為國務院的直屬機構。1998年3月,根據《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設置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作為國務院辦事機構。

⑸ 法制行政和行政法制是一樣的嗎!如果有區別,其區別在哪裡

當然不一樣。文字順序不同含義完全不一樣。法治行政,一般是指依法行政,在法律許可范圍內行使公共權利;行政法治,一般是指行政法規定的基本原則,是指行政違法應該承擔的後果。僅供參考。

⑹ 行政法制監督的概念、特徵和分類

【行政法來制監督的概念】源也叫監督行政,是指依法享有監督權的國家機關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是否依法行政和正確行使行政職權所進行的監督。

【行政法制監督的主要特徵】①行政法制監督主體的廣泛性;②行政法制監督對象的特定性;③行政法制監督內容的全面性。

【行政法制監督的分類】是指依照不同標准對行政法制監督所作的劃分。如依照監督機關的不同,可以將行政法制監督分為權力機關的監督、司法機關的監督與行政機關自身的監督;如依照監督機關與被監督機關的關系的不同,可以將行政法制監督分為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等。

⑺ 市政府的法制辦公室是做什麼的

1、市政府法制辦的主要職責是:

(一)統一規劃市政府的立法工作,組織編制市政府制定行政規章和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地方性法規的項目規劃和年度計劃,報經市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二)負責推進本市依法行政工作,指導區、縣政府和市政府工作部門開展法制工作,並督促檢查落實依法行政有關規定的情況。

(三)負責為市政府重要決策提供法律意見;研究提出本市貫徹實施國家重要法律、法規的方案或意見;研究涉及政府行為共同規范的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實施以及行政執法中帶普遍性的問題,向市政府提出完善制度和解決問題的建議。

(四)負責審核市政府工作部門報送市政府審議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起草或組織起草重要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承辦規章的立法解釋和地方性法規規定由市政府負責的應用性解釋工作;承辦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草案徵求意見工作。

(五)負責審查、確認行政執法主體的資格。

(六)承辦市政府行政復議、行政賠償案件;協調解決行政復議管轄爭議事項;組織承辦市政府行政訴訟的應訴代理工作;承辦市政府交辦的行政處罰決定的審查和市政府決定的重大行政處罰的聽證工作;負責本市行政處罰、行政復議、行政賠償、行政訴訟統計工作。

(七)辦理區、縣政府和市政府工作部門行政措施等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工作,根據不同情況提出處理意見。

(八)負責本市行政執法監督工作;協調市政府部門之間在實施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中的爭議。

(九)負責指導區、縣政府和市政府工作部門開展法制工作;組織、指導行政執法隊伍的法制建設。

(十)負責市政府規章公布事項;承辦市政府規章的清理和編纂工作;編輯本市地方性法規、規章匯編;組織翻譯、審定市政府規章外文譯本。

(十一)開展政府法制理論、政府法制工作研究和交流,負責本市地方性法規、規章資料庫的信息管理工作;組織對外法制業務交流活動。

(十二)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2、在裡面工作穩定,是公務員,工作有沒有前途看自己的作為了。

(7)行政法制擴展閱讀:

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設 7 個內設機構。

(一)秘書行政處

負責機關政務活動的組織協調和對外聯系; 負責機關財務、後勤管理等工作;負責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機構編制、人事及國有資產管理工作;負責綜合文稿審核工作;負責離退休幹部管理服務工作;聯系南京仲裁委員會辦公室。

(二)綜合處

1、負責市政府法制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負責起草重要文件、講話稿和綜合材料;負責政府法制信息工作、政府法制網站建設,以及政府法制辦公自動化建設;調查研究政府法制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 新問題;。

2、組織開展政府法制理論和實踐的研究,以及對外業務交流;負責政府法制宣傳和培訓工作;承擔法律咨詢服務工作;負責本市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匯編工作; 負責組織翻譯、審定、出版本市重要的政府規章英文文本。

(三)法規處

1、承擔統籌規劃市政府立法工作的責任;負責組織安排政府立法工作,擬訂市政府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報市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負責起草或者組織起草有關重要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

2、承擔政府立法的審查修改、協調論證工作;承辦相關法律、法規、規章草案的徵求意見工作;承辦市政府規章的立法解釋工作;負責組織市政府規章的定期清理工作。

(四)文件審查備案處

負責市政府規范性文件或者經市政府批準的市級部門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工作;負責區縣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門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負責市政府規章的備案工作;負責組織市政府規范性文件的定期清理工作。

(五)行政執法監督處

1、負責行政執法監督工作;組織或者協助做好對法律、法規和規章執行情況的檢查和行政權力陽光運行網上執法案件的監督檢查;組織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研究涉及政府行為共同規范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實施以及行政執法中的問題。

2、起草有關配套規章、文件和答復意見,提出改進建議;負責行政執法證件核發工作;承擔協調部門之間涉法爭議的相關工作;負責重大行政處罰案件備案審查工作;組織開展市政府規章實施情況的評估工作。

(六)行政復議處

1、制定和組織實施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制度;受理向市政府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承辦以市政府或市級部門為被申請人的行政復議案件,處理或者轉送對有關規范性文件的審查申請;代理或者協助做好市政府行政應訴事務。

2、協調市政府涉訟法律事務;處理涉及行政復議、 行政應訴的來信來訪事項; 承辦向市政府申請的行政賠償案件;辦理全市行政復議、行政應訴案件統計和重大行政復議決定備案事項;負責全市行政復議、行政應訴人員的培訓考核和資格管理;指導、 監督全市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賠償工作。

(七)法制協調處

1、統籌規劃、綜合協調、督促指導全市依法行政工作;擬訂全市依法行政規劃和年度計劃,落實依法行政年度報告等制度;調查研究依法行政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具體指導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有關工作。

2、協調、指導全市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承擔牽頭會同市有關部門開展行政權力清理的具體工作;協助有關部門開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行政權力陽光運行機制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和行政效能建設工作;承擔市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具體工作。

⑻ 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

部門如下: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專,即中央人民政府屬,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組成。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
國務院秘書長在總理的領導下,負責處理國務院的日常工作。國務院設立辦公廳,由秘書長領導。
二、國務院辦公廳 :

⑼ 區政府法制辦是干什麼的

區政府法制辦工作職責 :

1、編制區政府系統階段性規范性文件規劃和年度規范性文件,組織有關部門實施;

2、審查和協調各部門上報市政府的地方性法規草案;

3、組織起草關系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區政府規范性文件;

4、承辦區政府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工作和解釋、清理及編纂工作;

5、指導全區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賠償工作,承辦區政府行政復議案件的受理工作;

熱點內容
香港的交通法規 發布:2025-10-15 05:11:38 瀏覽:896
審計與司法會計 發布:2025-10-15 05:07:19 瀏覽:987
婚姻法前沿 發布:2025-10-15 05:03:33 瀏覽:643
勞動法對裁員的 發布:2025-10-15 05:02:59 瀏覽:173
雲南紅河律師 發布:2025-10-15 04:59:13 瀏覽:95
勞動合同法喪假婚假規定 發布:2025-10-15 04:38:47 瀏覽:818
開立獨立法人 發布:2025-10-15 04:37:27 瀏覽:935
餐飲服務法規 發布:2025-10-15 04:31:44 瀏覽:633
臨潼律師 發布:2025-10-15 04:20:27 瀏覽:655
私人調解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15 04:13:30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