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公安訴訟法

公安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0-12-25 16:06:04

㈠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下述哪些判決應當由公安機關執行

根據抄我國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襲下述哪些判決應當由公安機關執行?
A. 管制
B. 有期徒刑的緩刑
C. 拘役
D. 剝奪政治權利
選項:A、C

相關法律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罪犯被交付執行刑罰的時候,應當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在判決生效後十日以內將有關的法律文書送達公安機關、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
對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依法將該罪犯送交監獄執行刑罰。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餘刑期在三個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對被判處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

㈡ 公安偵查辦案 對於《刑事訴訟法》第139條和第140條的運用

《刑事訴訟法》第139條和第140條規定了:刑事證據的偵查扣押,它是指偵查人員在勘查、搜查的過程中,對於能夠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物品和文件,依法予以提取、留置、封存的一項偵查措施。提問中的扣押決定書以及扣押清單,二者關系是:任何一次扣押必須持有有效的法律文書,即扣押決定書;任何一次扣押行為,必須列明所扣押的物品,即扣押清單。扣押清單不能替代扣押決定書。可以這樣說:沒有扣押決定書的扣押,是非法的;沒有扣押清單的扣押,是有瑕疵的。

扣押物證、書證和視聽資料的目的是為了提取和保全證據,以求准確認定案情。刑事證據的偵查扣押是一種強制性的證據收集行為,一般是建立在證據持有人拒絕交出相關證據的前提下。在司法實踐中,應當注意刑事證據的偵查扣押與搜查和刑事證據偵查調取的區別與聯系。


一、扣押與搜查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第一,它們都是強制性的偵查措施。搜查是指偵查人員為了發現犯罪人和犯罪證據對有關的場所、物品和人身進行搜索、檢查的一種偵查行為,而扣押是指偵查機關發現與案件有關的物品(包括物證、書證、視聽資料)依法留置和控制的偵查行為。

第二,扣押通常發生在搜查的過程中,扣押是搜查的目的。


二、扣押也不同於調取。

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調取是偵查機關已經了解到某個單位或者某個公民持有與案件有關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通過簽發《調取證據通知書》,使其協助偵查機關「主動」交出證據。扣押則缺乏這種特點,大部分在勘查、搜查中偵查人員依法取得。但持有人拒絕交出應當扣押的物品、文件時,偵查機關可以強行扣押。因此,扣押的強制性比調取更為明顯。

㈢ 公安局違反訴訟法去那裡告他們

刑事案件可以向檢察院反映,行政案件可以復議或訴訟

㈣ 在刑事訴訟法中,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都有權決定適用的強制措施有什麼

刑事訴訟法中的強制措施包括法定的五種,分別是:拘傳、取保候專審、監事居住、拘留、逮捕屬。
其中拘傳、取保候審、監事居住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都有權決定適用,拘留只有法院不能適用,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都有權決定適用;逮捕由公安機關執行,檢查院有權決定和批准逮捕,法院有權決定逮捕。

㈤ 民訴法關於移送公安機關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

第三十六條 人民法院發現受版理的案件不屬於本院權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5)公安訴訟法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規定:

第一條 被告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管轄權異議,認為受訴人民法院違反級別管轄規定,案件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或者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受訴人民法院應當審查,並在受理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裁定:

(一)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二)異議成立的,裁定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

第二條 在管轄權異議裁定作出前,原告申請撤回起訴,受訴人民法院作出准予撤回起訴裁定的,對管轄權異議不再審查,並在裁定書中一並寫明。

第三條 提交答辯狀期間屆滿後,原告增加訴訟請求金額致使案件標的額超過受訴人民法院級別管轄標准,被告提出管轄權異議,請求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本規定第一條審查並作出裁定。

㈥ 刑事訴訟法中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的職責各是什麼

根據《刑事復訴訟法》規定,公制安機關、檢察院、法院三部門分別履行以下職責,做到分工合作、相互制約:
1、公安機關:負責刑事案件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

2、檢察院:負責對執行法律的檢察、對犯罪嫌疑人的批准逮捕、提起公訴,以及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

3、法院:負責刑事訴訟案件的審判。

《刑事訴訟法》

第三條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㈦ 公安機關凍結銀行賬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哪個條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規定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

㈧ 其他行政單位移交公安機關的案件立案依據刑事訴訟法哪一條款

看看這個吧:
《行抄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第八條規定,公安機關應當自接受行政執法機關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之日起3日內,依照刑法、刑事訴訟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立案標准和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的規定,對所移送的案件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依法決定立案的,應當書面通知移送案件的行政執法機關;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依法不予立案的,應當說明理由,並書面通知移送案件的行政執法機關,相應退回案卷材料。

㈨ 刑事訴訟法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的區別

《刑事訴訟法》由全國人大制訂、修正,是一部法律,規定的是公安機關回、檢察院、答法院辦理刑事案件應該履行的職責及遵守的程序;《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由公安部制訂,是部門規章,規定的是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應該遵守的程序。

㈩ 根據中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安機關是主要的刑事案件的( )

根據《刑法抄》、《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安機關擔負的刑罰執行工作的是短期有期徒刑執行 、假釋執行 、剝奪政治權利執行。
公安機關或公安部門,簡稱公安,作為術語指中國管理公共安全事務的行政執法部門和刑事司法部門,其職能和「警察局」相近,但也行使部分非警務的行政許可和危機管理職能,如消防救援、特種行業管理等等。公安機關是人民政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的行政機關,同時它又擔負著刑事案件的偵查任務,因而它又是國家的司法機關之一。公安機關是政府的一個職能部門,依法管理社會治安,行使國家的行政權,同時公安機關又依法偵查刑事案件,行使國家的司法權。公安機關的性質具有雙重性,即既有行政性又有司法性。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7天內立案 發布:2025-10-14 03:44:00 瀏覽:654
誠實信用原則在經濟法中案例 發布:2025-10-14 03:38:53 瀏覽:661
淘汰老舊船船法規 發布:2025-10-14 03:29:39 瀏覽:961
武漢市工資支付條例 發布:2025-10-14 03:04:44 瀏覽:697
有權進行司法解釋的是 發布:2025-10-14 03:04:42 瀏覽:853
2016法律碩士報考人數 發布:2025-10-14 03:04:00 瀏覽:347
經濟法做假賬案例 發布:2025-10-14 02:58:28 瀏覽:73
合同法知識體系 發布:2025-10-14 02:56:16 瀏覽:643
招投標中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4 02:49:34 瀏覽:396
勞動合同法哪裡有賣 發布:2025-10-14 02:45:49 瀏覽: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