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勞動法
⑴ 吉林市周姐法律咨詢搬家了電話號多少
首先你還是征就下員工的議建吧.如果不原去就辭退吧
《勞動合同法》第40條規定:在以下三種情形下,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時,應支付經濟補償金:
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公司搬遷不屬於非因勞動者主觀性的過錯,而是由於用人單位自身的原因,導致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1個月工資後,方可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需要向勞動者給予經濟補償
女員工懷孕是不能辭退她們的
事在人為你可以和她們勾通下讓她們自願辭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九條: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四條:不得在女職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者解除勞動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條:任何單位不得因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職工的工資,辭退女職工,單方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但是,女職工要求終止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十一條: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見《女職工禁忌勞動范圍的規定》中第五、六、七條規定)的勞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哺乳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十三條:不得安排女職工在哺乳未滿一周歲的嬰兒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其他勞動,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勞動部關於女職工生育待遇若干問題的通知第一條、女職工懷孕不滿4個月流產時,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意見,給予15天至30天的產假;懷孕滿4個月以上流產時,給予42天產假。產假期間,工資照發。
女職工妊娠不滿12周(含)流產的產假為15天; 12周以上16周(含)以內流產的產假為30天;16周以上28周(含)以內流產的產假為42天。懷孕28周以上終止妊娠的享受正常生育產假90天,其中包括產前休假15天。
懷孕期:產前檢查時間也算作勞動時間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七條:懷孕的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應當算作勞動時間。
分娩期:90天(產前15天)+難產15天+多胞胎15天(每多生一個加15天)
晚婚晚育夫妻雙方中有一方可申請加30天產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十二條: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九十天的產假。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八條 女職工產假為90天,其中產前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北京市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規定》第十四條 女職工正常生育的產假為90天;難產的增加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15天,晚育的增加30天。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九條:有不滿一周歲嬰兒的女職工,其所在單位應當在每班勞動時間內給予其兩次哺乳 (含人工喂養)時間,每次30分鍾。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個嬰兒,每次哺乳時間增加30分鍾。女職工每班勞動時間內的兩次哺乳時間,可以合並使用。哺乳時間和在本單位內哺乳往返途中的時間,算作勞動時間。
勞動部關於女職工生育待遇若干問題的通知第二條、女職工懷孕,在本單位的醫療機構或者指定的醫療機構檢查和分娩時,其檢查費、接生費、手術費、住院費和葯費由所在單位負擔,費用由原醫療經費渠道開支。(根據各地政策,報銷范圍有差異)
再次歸納:
現在絕大多數的孕媽咪都是職業女性,所以,懷孕生產常是就業或復職時面臨的難題之一。好多媽媽都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我們總結了以下經驗,希望准媽媽們保護好自己,了解自己在懷孕時應享有的權利。
懷孕婦女的權利須知
身為職業婦女,一旦懷孕,常在工作中收到某種約束,有些單位也會出現以懷孕作為理由辭退女職工的情況,從而導致懷孕婦女在工作職場上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那麼,懷孕婦女應享有的權利是什麼呢?
一、孕婦享有不被辭退的權利
一般而言,懷孕婦女在妊娠期間可能發生的勞資問題,大約分為下列幾種:
1、懷孕解僱
這可以分為依約定解僱,未依約定解僱兩種。前者是指在女性上班就職時,僱主會要求職員簽署一份只要懷孕就自動辭職的協議書。而未依約定解僱者,則是並未簽署任何協議書,僱主卻自行解僱懷孕婦女。
2、產後解僱
是指懷孕婦女在產後再回到工作職場,卻遭受解僱。
事實上,即使勞工依合約簽署了妊娠期自動離職的協議書,但在法律上來說,仍然是無效的。
權利須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任何單位不得以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為由,辭退女職工或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法》第29條規定: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勞動法》第26、27條的規定(見下)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法》第26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①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②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③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勞動法》第27條: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要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後,可以裁減人員。
另外,女職工在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應自動延續至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滿為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
二、女職工的勞動保護
1、孕婦享有不被降低工資的權利
在我國,工資分配實行男女同工同酬,不得在女職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資。(《女職工勞動保護條例》) >>>全職媽媽重入職場成本分析
2、女職工在孕期禁止從事鉛、貢、苯等有毒物質濃度超過國家衛生標準的作業,制葯作業中從事抗癌葯物及乙烯雌酚生產的作業,作業場所放射性物質超劑量的作業,人力進行土方和石方的作業,強體力作業,伴有全身強烈振動的作業、工作中需頻繁彎腰、下蹲、攀高的作業和高處作業等。(《女職工禁忌勞動范圍的規定》勞安字[1990]2號)
3、關於女職工的勞動時間安排,《女職工勞動保護條例》規定:
女職工懷孕期間不得延長勞動時間,一般不得安排其從事夜班勞動。懷孕女職工不能勝任原勞動的,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予以減輕勞動量或者安排其他勞動。
懷孕7個月以上的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應當安排一定的休息時間和適當減輕工作。
懷孕女職工在勞動期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應算作勞動時間,即按出勤對待,不能按病假、事假、礦工處理。對在生產第一線的女職工,要相應地減少生產定額,以保證產前檢查時間。
三、關於產假
·產假時間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八條第一款規定:「女職工產假為九十天,其中產前休假十五天。
難產的,增加產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十五天。」
·流產產假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八條第一款規定:「女職工懷孕流產的,其所在單位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給予一定時間的產假。」具體時間可以根據各地各行業的規定或由所在單位酌情考慮。
·上班期間哺乳假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九條:「有不滿一周歲嬰兒的女職工,其所在單位應當在每班勞動時間內給予其兩次哺乳(含人工喂養)時間,每次30分鍾。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個嬰兒,每次哺乳時間增加30分鍾。女職工每班勞動時間內的兩次哺乳時間,可合並使用。哺乳時間和在本單位內哺乳往返途中時間,算作勞動時間。」
·丈夫休護理假
丈夫休護理假受是否是晚育及所在省份的規定。大多數省份《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條例》中都規定了晚育者丈夫休護理假的時間,一般在7到10天左右,有的地方如河南省可長達一個月呢!
·晚育者產假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二十五條:「公民晚婚晚育,可以獲得延長婚假、生育假的獎勵或者其他福利待遇。」各地規定不一,具體參照所在省份的《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條例》。
·懷孕期間工作安排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七條規定:「女職工在懷孕期間,所在單位不得安排其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不得在正常勞動日以外延長勞動時間;對不能勝任原勞動的,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予以減輕勞動量或者安排其他勞動。懷孕七個月以上(含七個月)的女職工,一般不得安排其從事夜班勞動;在勞動時間內應當安排一定的休息時間。」
·產前檢查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七條規定第三款規定:「懷孕的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應當算作勞動時間。」單位不應當以此為理由扣發工資。
職業准媽媽如何請產假?
對上班族准媽媽來說,首先要面對的是處理產假與工作的關系,因為只要事先做好職場上的准備,才能讓產假無後顧之憂。
規劃產假計劃
既能照顧好孩子又能在職場佔得一席之地是最好的結果,但不是每個媽媽都有那麼好的機遇。
因此,我們在此想提醒您,雖然休產假是法律賦予您的基本權利,但在行使這些權利時還要多加考慮,尤其是對那些不想放棄工作的媽媽,更需要提前規劃一份產假工作計劃。
掌握「5W1H」原則
所從事工作的不可替代性越高,交接准備工作就越復雜。您可以掌握「5W1H」原則,先將每一項與自己相關的工作細節仔細記錄下來,之後列出工作明細表,例如「例行事務表」、「專題任務表」、「即將開始實施任務表」等等,這樣代理人會根據表中的安排很快接手工作。
·WHO:每一項工作涉及的相關人員有哪些?需要向誰匯報工作?
·WHY:為什麼要做?涉及到這項工作的目的等方面。另外,工作中遵循的原則是什麼?要保持怎樣一個工作狀態和態度?有了這些內容作參考,代理人才能在面臨重大變動時,做出正確判斷。
·WHEN:每一項工作執行的日期,例如具體到某日、某周,是否有固定規律。
·WHERE:可以從哪裡得到資源或協助。
·HOW:該如何執行你的工作,有何技巧。
確認工作代理人
在列出工作明細表後,與主管領導溝通,及早確定工作代理人。由於職務和職位的不同,你的工作代理人可能是一個人,也可能是分給不同的人負責不同的工作項目。
交接工作
與工作代理人交接工作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在產假前,讓代理人了解你工作的脈絡與流程,並提前進入工作狀態,萬一你出現早產症狀,可輕松離開。同時,讓代理人同與工作有密切聯系的同事熟悉,並告知同事,代理人將在產假期間接替你的工作。產假期間與公司保持聯系
在產假期中可以與代理人通電話,關心一下他的工作狀態,雖然有時會比較麻煩,但不吝嗇這點時間與耐心,才是以後在職場生存的長久之道。
假期結束前的准備工作
當你還沉浸在與寶貝快樂相處的產假時,會突然發現產假要結束了,所以假期結束前的一兩周媽媽要收心了!您可以與同事,尤其是工作代理人聊聊工作進展的程度,現階段有哪些工作是迫在眉睫,也可以拿出那張工作明細表,讓代理人詳細說明每件工作的最新狀況。這樣,你一回到公司就可以迅速找回原來的感覺!
請產假6大重點
請產假請多久?除了國家法律規定,公司安排,還有許多具體的個人情況。
在你做出決定之前,不妨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家庭經濟方面:如果是雙薪家庭,突然失去部分收入,又增加了寶寶的開銷,能負擔得起嗎?有沒有買房、買車的貸款壓力?
情緒管理方面:你身兼二職,既要照顧家又要在職場上打拚,本已身心俱疲,但寶寶是天使般的魔鬼,當他鬧情緒時,你是否有足夠的EQ與IQ來面對?
家庭支持方面:你的愛人、父母、公婆對你請產假的態度如何?
職場競爭方面:產假越久,對工作會越感到生疏,回到職場出現的落差越明顯,你是否有能力彌補這一落差?如果不能,你又有什麼解決方案?
公司運營方面:公司運營狀態如何,對員工的各種福利待遇會有所不同,所以這也是考慮請產假時需謹慎拿捏的一個重點。
親子關系:除了你自己之外,有無合適的人選照顧寶寶?交給保姆放心嗎?為了工作,肯定要失去許多與寶貝相處的快樂時光,你能捨得嗎?
四、哺乳期女職工享有的權利
對哺乳未滿1周歲嬰兒的女職工,其所在單位每班工作時間內應給予兩次授乳(含人工喂養)時間,每次授乳時間單胎為30分鍾,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個嬰兒,每次哺乳時間增加30分鍾。如路途較遠,可將兩次授乳時間合並使用(含人工喂養)。哺乳時間和本單位內哺乳往返中的時間,算作勞動時間。
有未滿1周歲嬰兒的女職工,不得安排上夜班及加班加點。女職工哺乳期內,不得接觸鉛、汞、砷、苯、三硝甲苯等有毒物質。
各種相關法律都規定,對違反規定的單位責任人及直接責任人,除責令其改正外,還要視其具體情況承擔相應的法律及行政責任。
五、如發生爭議,解決的辦法
如果孕媽媽或哺乳媽媽在勞動權利受到了侵犯,可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⑵ 吉林市松花江電廠給合同工買的工傷保險每月3o元誰知道是那種險和勞動法里的工
應該是商業險
⑶ 吉林市昌邑區人事仲裁裁定:違反中央規定、違反《勞動法》法院枉法裁判;追責地方哪個部門都不管!怎麼辦
仲裁委,三級法院加檢察院,五家不同單位,從區里到省里,都針對你?你也太高看自己了,內你多大的案子?
這種容情況,更多的只是你自己不服,想要利益最大化,但並不符合法律規定,所以不能支持。
你說的那些法律,恐怕根本不適用於你的情況,是你誤解或者想要曲解以套用,來爭取利益吧。
⑷ 吉林市關於勞動法的咨詢。
《吉林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規定》已經2003年11月3日省政府十屆八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省長 洪虎
二○○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第一條 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根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以下稱《條例》)和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關聯法規:
第二條 本省境內的各類企業、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條例》的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僱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擁有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參加工傷保險的具體步驟和實施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規定。
第三條 工傷保險基金在設區的市實行全市統籌。具備條件的市州應實行市州統籌,暫不具備條件的,也可以實行縣(市)統籌,具體統籌層次由市州人民政府確定。
第四條 工傷保險基金當年結余部分作為儲備金存入工傷保險基金財政專戶,單獨列賬管理,用於統籌地區重大事故的工傷保險待遇支付;儲備金不足支付的,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墊付。
使用儲備金應由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報當地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備案。
第五條 工傷保險基金實行縣級統籌的,市州可以從所轄統籌地區工傷保險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費用作為調劑金,用於統籌地區工傷保險基金發生支付困難時的調劑。調劑金占統籌地區工傷保險基金的比例不超過5%,具體比例和使用辦法,由市州人民政府確定,並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市州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等應加強對工傷保險調劑金的管理,做到專款專用,不準截留和挪用。
第六條 以市州為單位建立調劑金的,統籌地區重大事故的工傷保險待遇支付,先使用統籌地區儲備金;儲備金不足支付的,由市州調劑金進行調劑支付;調劑金仍不足支付的,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墊付。
第七條 縣級以上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設立的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負責承辦本行政區域內工傷保險事務。
第八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還應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繼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九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同時終止工傷保險關系。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
第十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同時終止工傷保險關系。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4個月的本人工資。
第十一條 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和生活護理費支付標准,由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根據本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每3年調整一次,具體調整方案經當地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並報上一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備案。
第十二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十級傷殘,在1996年9月30日前發生工傷,已按月領取傷殘補助金的,本規定實施後,繼續由原渠道按月支付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55元,二級傷殘為50元,三級傷殘為45元,四級傷殘為40元,五級傷殘為35元,六級傷殘為30元,七級傷殘為25元,八級傷殘為20元,九級傷殘為15元,十級傷殘為10元。
由用人單位按月支付傷殘補助金的,《條例》和本規定實施後,用人單位因關閉、破產、撤銷等情況不能按月支付傷殘補助金,應當一次性支付;用人單位雖能按月支付傷殘補助金.但願意一次性支付的,可以一次性支付,其標准為:1996年該統籌地區職工月平均工資乘以《條例》規定的不同傷殘等級人員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月數,減去已領取的傷殘補助金總額。
第十三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十級傷殘,在1996年10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間發生工傷,已按規定領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不再重新計發。未按規定領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由用人單位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支付有困難的,用人單位應在2005年12月31日前分期完成支付。標准為: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乘以《條例》規定的不同傷殘等級人員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月數。
第十四條 本規定實施前,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已參加省級養老保險社會統籌,並按照養老保險辦法享受傷殘津貼的人員,其傷殘津貼的標准不變,繼續從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補足。上述人員中享受生活護理費的,按照《條例》和本規定的標准,仍由養老保險基金支付。
屬於本條第一款規定,但已由統籌地區原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的,本規定實施後至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前,繼續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按照《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十五條 本規定實施前職工因工緻殘,在本規定實施後被鑒定為或者經復查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在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前,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按照《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 本規定實施前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由養老保險基金支付相關待遇的人員,在本規定實施後死亡的,其直系親屬按照《條例》規定的標准應享受的喪葬補助金,由養老保險基金按照原標准支付,差額部分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補足。供養親屬撫恤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
第十七條 用人單位依照本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未參加工傷保險期間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條例》和本規定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准支付費用。
第十八條 用人單位中斷繳納工傷保險費1個月以上,又重新繳費的,須將中斷繳費期間欠繳的工傷保險費及滯納金補齊,其工傷人員從重新繳費的次月起開始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中斷繳費期間工傷人員的工傷保險待遇,由用人單位支付。
第十九條 對違反規定截留或挪用工傷保險調劑金的,由有關部門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條 本規定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自己首先得有個基本的了解,不要光吧希望寄託在律師身上啊 自己了解點 不吃虧
⑸ 為什麼一些公司一年到頭都在招聘是缺人還是找不到人
企業一年到頭都在招聘說明缺人和招不到人的可能性同時存在,另一則就是企業需要做常規人才儲備。另外,也間接地表明了該企業的人員流動非常大,同時由於行業的一些原因,職位過於冷門,培訓周期過長,招募的人員無法快速進入工作崗位,因此極度容易導致青黃不接的現象。
因此,這類的企業除了要有穩定的團隊人數外往往也需要額外的人才儲備,避免出現多位員工離職時影響項目進度與交接。畢竟一旦簽訂了合同,甲方不會因為你的員工離職就寬限合同期限,而造成的損失如果很大則得不償失。